多家航空公司宣布停飞中国航线,还要撤出中国市场,连锁效应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这是有大事要发生了吗?到底是不是外国公司故意针对我们?对我们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早在今年8月9日,英国航空公司就官宣,要从10月26开始,停飞从伦敦到北京的国际航线,先停一年,后面很可能还要接着停。这件事情在航空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有两点:
英国航空是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从1980年开始就开通了伦敦到北京的航线,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见证人,这样的一家公司,它的决策有一定的代表性,甚至在欧洲能产生标杆作用。
其次,疫情过后,英国航空刚刚才从2023年6月重启了北京和伦敦之间的航线,这才坚持了一年多,突然又要宣布暂停,真是太蹊跷了。
无独有偶,英国另一家大航空公司维珍西洋航空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而且是无限期关闭。同时退出的还有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再往前看,澳大利亚航空、荷兰皇家航空也先后取消了飞往中国内地的所有航班,只保留了和香港往来的部分航线。
事出反常必有妖,网上对此有很多猜测,有的人说,中西对抗越来越焦灼,这是要有大事发生了。一些所谓的专家甚至振振有词说道,这是中国没有跟风制裁俄罗斯带来的后果,别人不带你玩了。还有的人据此认为,我们的经济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老外都不来了,还怎么和我们做生意?冷风阵阵吹,吹得人心拔拔凉。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大量欧美航空公司停飞中国,确实事出有因,和俄罗斯也有关系,但根本来说,还是因为不赚钱,第一个原因,就是大幅增加的航空成本。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欧洲国家齐刷刷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其中措施之一就是互相关闭领空,这导致欧洲的航班要到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必须得绕道,飞行时间增加了,飞行成本也上去了,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航线为例,以前穿过俄罗斯到北京,飞9小时也就到了,现在绕一大圈,要11个小时才能到,各种成本随之增加,最直接的就是燃料,还有机组人员的成本。以英国的航空公司为例,飞中国的航班从3名机长增加到了4名,大家都知道,机长的工资是很高的。
第二个原因,是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国际旅游业低迷。疫情过后,各个国家都是摩拳擦掌,准备了大量中国航班,以为世界经济能够快速恢复,生意又能做起来,结果呢,这两三年之后,很多人的兜比脸还要干净,消费者对于出国旅游的兴趣更是大大减退了。
根据民航部门的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国际航线的旅客运输量是535万人,虽然同比去年上涨了111.9%,翻了一倍多,可比起2019年12月的632万人的规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有些航空公司原本准备的航线,结果压根就坐不满,很多航线是半仓去,半仓回,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为了缩减成本,只能压缩一些不赚钱的航线,甚至出现了航空公司自愿托管的现象,实际上也就是破产程序。
有人可能要说了,不是有144小时的免签政策吗?来中国旅游不是大热吗?为什么这些国际航班还会坐不满?中国热确实带动了一部分航班的经济效益,但和整体需求不足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在这些来中国的外国游客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旁边的日韩绕道来的。
导致外国航空公司退出中国市场的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公司太厉害了。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英国航空飞北京不是要从俄罗斯绕道吗?可中国航空公司不用啊,省下的两小时飞行时间,不仅是成本,更导致乘客在选择航空公司的时候也会用脚投票,谁会愿意白白在天上多飘两个小时呢?
再比如中国和澳洲之间的航班,今年6月,中澳关系破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开始陆续恢复,中国航空公司大量启动中澳航班,国航、南航和东航,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航空公司都想要来分一杯羹,对于中国人来说,同样是到澳洲去,选择中国的航空公司肯定是更加亲切,这就给外国的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此外,中国企业的卷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公司的航班在价格上更具有优势,外国航空公司就更加竞争不过了。
比如最近宣布取消中国航线的汉莎航空公司,直接点名道姓的说,中国航空公司能飞越俄罗斯领空,这等于是削减了汉莎航空的收益。红眼病都要犯了。
外国航空公司急流勇退,中国企业却要逆势而上,看到中国航空公司崛起,这些国家自然是一百个不高兴。比如东航想要开通到维也纳的航线,直接就遭到了奥地利方面的反对,理由也是一样的,中国公司可以飞越俄罗斯领空,对奥地利航空公司构成了不公平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退出中国航线的主要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航空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些国家却在积极开展和中国的航线。比如泰国,已经官宣要在2026年开通新的中泰航线,越南的越捷航空也在今年7月开通了导线的航线,今年6月,国有三大航空公司和中东两家航空公司也签订了合作协议,要在一带一路上形成更密切的航空联系。
说到这里你懂了吗?欧美航空公司要退出中国市场,这是属于被我们给淘汰了,他们留下的市场空缺,中国企业很快就会补上,这么看来,我们不仅不应该担忧,还应该欢欣鼓舞,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终于也轮到西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