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广东】村民屋前的无碑“蚝壳坟”,竟是“国母”杨淑妃墓

天成谈旅游 2024-06-16 16:48:42

发现最广东之十二

《慕遇城迹·文旅行》出品

作者 \ 郑望学

在当今中国,宋庆龄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国母”。无‬巧不成书的‬是‬,700多年前就‬有一位万民敬仰的“国母”——南宋最后一位皇太后杨淑妃。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广东新‬会‬等‬地‬沿海民‬众‬会隆重举行“五邑第一诞”——国母诞,以‬纪念这‬位在‬新‬会‬‬崖山‬赴‬海‬殉国‬的杨‬太‬后‬。本‬期‬【发现最广东】介绍杨‬太后陵,它是广东唯一的中原正统王朝皇陵,也是历史上唯一采用蚝壳为‬建‬材的皇‬陵‬。

村民屋前的杨太后陵

村民家门口的“无碑蚝壳”孤坟

杨太后陵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宋元崖山海战文化旅游区”,建于南宋末年,交椅墓,无碑无坟头,由蚝壳制成,十分简陋。

该墓坐西北向东南,面向崖门,占地不大,宽8.3米,深11.9米,约74平方米,由垄环、享堂、山手、月池组成,主要以蚝壳筑成。

蚝壳墓

享堂为圆形,直径6.9米。封土堆(坟头)约高0.2米,宽1.2米,顶有竹笠状石帽盖,以鸭屎石雕刻,呈八角形(经作者考证,八‬角‬形‬封‬土‬为宋末元初时期的墓葬形制)。

杨太后陵坟头

二级拜台,直角踢靴,三面用蚝壳夯土砌筑高0.8米的护墙和山手。1986年重修时墓面铺混凝土。

杨太后陵介绍

杨太后陵是“忠、义、慈”国母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崖山历史的重要文物,是新会现存身份最高的古墓,也是广东唯一的中原正统王朝皇陵,还是历史上唯一采用蚝壳材料建成的皇陵。

杨太后陵

1979年杨太后陵被列为新会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杨太后陵入选第一批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

南宋杨太后陵

伫立在这座简陋的“国母墓”前,作‬者思绪万千,700年的那一幕“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历史,仿佛浮现在眼前……

南宋杨太后陵

宋末代皇太后崖山之战后殉国

杨太后(1245-1279)闺名杨巨良,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出生于南宋祥祐五年四月廿七日,其父杨瓒官至司农卿,赠少师,是浙江严陵(今桐庐)人,出身官宦世家,门庭显赫,还是皇家外戚,杨瓒祖父杨次山是宋理宗的重臣。

南宋杨太后像

咸淳三年(1267年),天生丽质的杨巨良23岁时被选为美人而入宫。她是一位有才有德的贤妻,不仅容貌端庄、气度宽容、知书达礼,而且还弹得一手好古琴,深受宋度宗的宠爱,被晋封为淑妃。

南宋杨太后像

咸淳五年(1269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杨淑妃诞下儿子赵昰。

1274年,宋度宗驾崩,其帝位由赵昰之弟赵㬎继位,是为宋恭宗,改年号咸淳为德祐。

1276年三月,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宋恭宗和谢太后及众宋官被俘降元。

南宋二帝

而早在之前的正月,杨淑妃已携儿子赵昰及其异母弟弟赵昺(俞修容所生)逃出临安,在陆秀夫、张世杰等一批文武大臣的护卫下,转战浙闽等地,顽强地抵御元军的进攻,后在福州拥戴年仅9岁的赵昰即位,即宋端宗,改德祐二年为景炎元年。

丞相陆秀夫

赵昰即位后,晋封其异母弟弟赵昺为卫王,册封其母为皇太后。杨太后毅然肩负起辅助幼帝赵昰同朝听政,指挥抗元的重担。

半年后,元军进逼福州。杨太后与宋帝昰在文武大臣和众官兵和民军的护卫下,由海路走泉州、厦门,转战至广东汕头的南澳岛、惠州甲子门(今陆丰县甲子港)。次年四月又转移至珠江口的官富场(今香港九龙) ,1278年再转战至湛江雷州湾的硇洲岛上。

南宋流亡路线

在海上流亡期间,年幼的宋帝昰因遭遇台风从船上失足堕海,被救起后因惊吓过度而一病不起,不幸于景炎三年四月十五日驾崩(葬在今崖山官冲村一带,称永福陵,但具体位置至今成谜),杨太后痛失亲儿,悲痛欲绝。

在元军强大的攻势下,尽管南宋朝廷已岌岌可危,但杨太后不甘大宋就此灭亡,在陆秀夫、张世杰等军民的支持下,拥立并非亲生、时年仅7岁的卫王赵昺继任帝位,是为南宋祥兴皇帝,改景炎三年为祥兴元年。

杨太后垂帘听政

杨太后再次受命于危难之时,坚强地肩负起辅帝教帝,垂帘听政,抵御元军,力图光复赵宋江山的重任。她每天起早贪黑地辅助宋帝昺署理朝政,并督促少帝昺学习文化和治国经略。

崖门古炮台

为了开辟进可反攻、退可自守的抗元根据地,1278年夏,杨太后 、宋帝昺带领南宋流亡朝廷从硇洲迁往新会崖山(今古井镇官冲村),建立慈元殿行宫30间,驻跸于此临朝议政,以图光复大宋江山。

宋元崖山海战

在元军水陆夹攻之下,已无路可逃的南宋军民决心与元军决一死战。1279年农历正月至二月上旬,南宋十多万军民与紧追到此的元军进行了历时23天,历史上著名的“宋元崖门海战”。大战异常惨烈,宋军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把年仅8岁的宋帝昺背在身后,与众大臣和军民跳海殉国。

陆秀夫负少帝殉国

崖海大战之役,南宋官、军、士、兵,浴血奋战,残骸遍野,浮尸塞流。他们中有跟二王从临安出走的官兵;有张世杰带来的江淮水师;有南下沿途集结的勤王志士;有福建,潮汕等地的畲族队伍;有当时新会各地的义勇乡兵;有崖海一带的“島蛩船”船民;有后宫侍宦、军官眷属。他们千里奔随,出生入死,慷慨赴难,或伏剑、或蹈海、或绝食、或狱死、亮节高风,英烈煌煌。

宋元崖山海战

数天后,率十六艘战船突破元军重围的宋帅张世杰待元军撤走后,返回崖门,在乌猪洋的大虎乌沙滩上寻获被冲散走失的杨太后。

当杨太后得知宋帝昺已殉国的消息后,痛不欲生,抚胸仰天长泣说:“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坨肉尔,今无望矣!”其意为:我不顾生死,万里跋涉转战至此,为的就是宋朝还有这两个(指宋帝昰和宋帝昺)赵氏嫡传皇裔,试图光复大宋江山,现在无望了!

杨太后像

她拒绝了张世杰要她再选赵家后人立君,继续抗元的请求,万念俱灰地投海殉国,懿寿36岁,上尊谥号曰:仁慈圣节皇太后。

张世杰匆匆把杨太后葬在崖山向海的一处叫寿星塘(今‬官‬冲‬村‬永‬安‬里一带‬,‬宋‬端‬宗‬赵‬‬昰‬的‬“永‬福‬陵‬”附近‬‬)的‬坡地,就地取材修筑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蚝壳为建材的皇陵。因当时环境特殊,安葬得很仓促、很简陋,不敢立碑,立坟头。

杨太后陵位置

两百多年后的明弘治四年(1491年),当地人感念杨太后不畏艰难险阻,先后拥立南宋两个幼帝,抗击元军的忠贞顽强精神。由岭南大儒陈献章(陈白沙)与广东右布政使刘大夏向期廷奏请并获准,于1494年在崖山慈元殿旧址上建成慈元庙(俗称“国母殿”,现今“崖山祠”),供世人凭吊。

崖山祠内的慈元庙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深受南方百姓认可的一个封建王朝,具有很强的汉民族凝聚力,素有“崖山之后无中华”之称。

杨太后陵

杨太后慷慨赴海殉国,其“忠、义、慈”气节令人动容,深受民众爱戴,每年清明节及“国母诞”期间,附近村民、杨氏后人、各地赵氏宗亲、忠臣义士后人都会自发组织前来崖山祭拜。

杨太后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杨太后诞辰之日,宋室赵氏及忠臣义士的后人从各地到新会崖山祠参加“国母诞”纪念活动,现已发展为“南宋文化旅游节”。

江门新会崖山祠

除崖山祠外,古井镇霞路村的帝王庙、龙母庙均供奉有杨太后。福建省晋江东石镇塔头村刘厝建有“慈元行宫”,每年举办慈元皇太后生辰庆典,即“慈元文化节”。

“国母”杨太后神龛

此外,杨太后在越南被奉为“海上圣娘”,是海神(乾海神)的化身,越南沿海地区的村落普遍都建有杨太后庙。

位于深圳南山的宋少帝陵墓

作者简介:郑望学,笔名慕遇城迹,号清风居士,湖北汉川人,80后文旅作家,资深策划人,专注文物古迹保护多年,风水堪舆之道略知一二。

0 阅读:2

天成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