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其弟周携王和其子周平王争位,使得周朝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而周携王合法性远高于周平王,又得到多数诸侯的支持,为何会输掉二王之争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王室
姬余臣出身周朝王室,为周宣王之子,周幽王之弟,所以他并非宣王的嫡长子,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继承王位的,但成年后会获封诸侯,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臣民。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其子周幽王即位。此时姬余臣应该早已受封为诸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就国。然而史书对姬余臣的记载极少,所以我们并不清楚他的封国在哪。
二,成为周王
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及其子伯服,于是废掉了申后及王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然而废长立幼严重违背宗法制,所以周幽王此举使得其岳父申侯十分不满。随后姬宜臼逃到外祖父申侯那里求助,而周幽王为了替伯服以后即位扫清障碍,便出兵攻打申国。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周朝,杀了周幽王和伯服。随后申侯拥立外孙姬宜臼为王,这就是周平王。而周平王是弑君逆臣申侯拥立,自然被诸侯怀疑有弑君夺位的嫌疑,导致周平王只被申国、鲁国、许国等少数诸侯承认。
姬余臣是周幽王的弟弟,继承王位的合法性本来不如侄儿周平王。但是周平王曾被周幽王废黜而失去太子之位,所以按宗法制周平王已经丧失了王位继承权,是不能即位为王的。况且周平王有杀父嫌疑,所以虢公翰就拥立姬余臣,这就是周携王,使得周朝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携王即位后得到大多数诸侯的支持,然而史书中只提到了虢国一个诸侯。这可能是由于周平王最后取得二王之争的胜利,所以史书为尊者讳,就把许多关于周携王的事迹抹去,导致我们并不清楚到底有哪些诸侯支持周携王。
三,对抗平王
周携王继位的合法性超过周平王,获得的诸侯支持也超过周平王,按理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他获得胜利,成为东周的首任君主。然而奇怪的是,晋文侯在周携王二十年(前750年)杀掉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使得周平王成为无可置疑的周朝天子。虽然史书并未记载周携王是如何输掉这场对他来说优势很大的二王之争,但我们可以从支持周平王东迁的诸侯推断出来。而平王东迁依靠的主要是晋国和郑国两个诸侯,而晋文侯杀周携王,郑武公担任周平王的卿士,可见晋郑是春秋初年的两个大国,对当时的周朝局势有较大影响力。
晋文侯是在周携王即位二十年后才动手杀的携王,要是晋文侯早些动手,说不定周携王当不了二十年的周王。可见晋文侯在早年是支持周携王,只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倒向了周平王。晋国地处黄河中游的汾河下游流域,要想成为强国,就需要吞并附近小国,掌控整个汾河下游。而春秋前期,晋国就是靠着吞并汾河乃至黄河沿岸的多个诸侯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最强诸侯。
周礼注重上下有序的阶级秩序,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周携王的正统性高于周平王,自然不可能同意晋国吞并临近诸侯这一严重违背礼法的行为。因此晋文侯背弃周携王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周平王同意晋文侯可以代替天子征讨那些不恭顺的诸侯,默认了晋国吞并诸侯的合法性。郑武公是郑桓公之子,而郑桓公是周幽王的卿士,死于犬戎攻周之战。因此郑武公与周平王有杀父之仇,肯定在一开始是支持周携王的。然而郑武公也在后来背叛了周携王,成为了周平王的卿士。
郑武公投靠周平王的原因当与晋文侯类似,因为郑国原来的封地是在镐京东部的华县一带。然而周幽王昏庸无道,使得郑桓公深感不妙,就决定把家族东迁到洛邑东部的新郑一带。可新郑一带早就被周王分给了虢国和郐国两个诸侯,所以郑桓公便靠着重金赎买的方式向它们买了一部分土地。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整个渭河流域受到犬戎威胁,郑国于是选择东迁到新郑。然而郑国所买的新郑土地有限,想要壮大自身实力,就必须吞并虢国和郐国。所以郑武公为了扩大郑国,不惜与杀父仇人周平王讲和,吞并了虢郐二国,背叛了周携王。
周携王是在巡视虢国时被晋文侯偷袭而死,是周朝姬姓的一个丑闻,因此要尽力掩盖,但非姬姓诸侯保留了相关记载。[吃瓜]
周携王的继位缺合法性,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他的被杀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
周平王能赢,主要是舍得,虽然很多是空头支票,但给了秦,晋,郑政治上的大义,这在春秋时期很重要
周王需要诸侯支持,就看那个给好处多,两兄弟把祖宗攒下的家业卖了二十几年,也差不多卖完了,该决出胜负了
周王室衰落,自从几次大战过后就一直是个中等诸侯的实力,幽王大乱更是诸侯喜闻乐见的,彻底使周王室没有了任何实力,只能做个吉祥娃娃
在古代要想逆袭上位。难度非常大。春秋战国时候田家取代姜家成为齐国主宰靠收买人心用了近百年时间。又花了五六十年最终得到天下承认,而更早以前周平王平什么花了20年就从弑君夺位的人变成天下之主,没有付出重大代价,怎么可能做到?要知道当时天下还没有进入乱世礼崩乐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周平王舍弃大量直辖领土换取诸侯支持。周携王却没开出这么好的条件,不是周平王继位更合理合法,而是他给的太多。诸侯没法拒绝。
因为他没有为诸侯许下他们想要的利益
既然史书只提到了虢国一个诸侯,那小编是如何知道周携王得到了大多数诸侯支持的?
小编认为:晋文侯一开始没有杀掉周携王就是支持周携王。那么既然他是支持周携王的,为何不杀掉周平王?小编文中的介绍只能证明大多数诸侯是支持周平王的。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的六世只是虚指,意思是秦国人积累了很多代人的力量。就好比六师移之的六师并不只是指六支军队而是指多支军队王室军队
主要是周平王承认诸侯国分食土地
说白了就是看谁给的利益大,谁能把大部分人绑在利益链条上
伯服的伯,说明伯服是嫡长子的
拳头够硬管你合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