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出身于普通家庭,人也不是特别聪明,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在他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
一、光秀才就考了7次。
秀才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第一关,普通读书人只有通过这一关,才能继续考举人、进士,三关都过了才能步入仕途。
曾国藩14岁时第一次参加科考,当时他年纪小、没经验,考不中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之后他又连考5次,结果次次落第,场场铩羽。
不过,曾国藩还不是当地最尴尬的赶考人,最尴尬、成为当地人笑柄的是他的父亲。
曾父也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场场不中,一直考了16次都没考中,等到他终于考中秀才时,已经是43岁高龄,科考生涯至此画上句号。
曾父考了17次才考中,所以曾国藩考了6次都没考中并不是特别尴尬,让他觉得尴尬的,是第6次考试后被作为反面典型:放榜的时候,主考官专门在榜单旁设了一张告示牌,当众批评曾国藩写文章“文理欠通”。
按时当时考试文章的标准,“文理欠通”属于很严厉的批评。
曾国藩受这个批评也难怪,因为他的学习很长时间都是由父亲指导的。曾父考17次才考中秀才,可见除了智商不高之外,学习方法也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由他来教授年幼的曾国藩,多多少少都容易误导孩子。
二、重要的自我反省
好在曾国藩是个百折不挠的性格,他受了这次严厉批评后马上进行自我反省,找到接连失利的原因后马上着手改进。
曾国藩的反省和改进很见成效,第二年,1833年,23岁的曾国藩第7次参加科举,这次他终于成功考中。
通过秀才这一关后,曾国藩接下来的考试异乎寻常的顺利:第二年他成功考中举人,5年后高中进士。
高中进士这一年,曾国藩28岁,比当时进士的平均年龄38岁年轻10岁。
通过进士考试的曾国藩被道光亲自选进翰林院,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之职。
曾国藩终于步入仕途。和在考场上接连失利不同,曾国藩在仕途上异乎寻常的顺利。同时,因为曾国藩严格克己,注重修身,所以在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境界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从而能够成为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
三、听别人的意见
除了能够及时自省、改正自己之外,曾国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听进别人的意见。
1839年,曾国藩进京城任职之前,请求爷爷嘱咐他两句,他爷爷这样说道。
“如果你能改掉这个傲慢的毛病,那就更好了!”
这时曾国藩29岁,考中进士后被授予翰林院的官职。翰林是天子的文学侍从,平时的工作就是读书,还有更多升迁机会,地位十分清要,所以身为翰林一般都很骄傲,曾国藩同样如此。
曾国藩的爷爷虽然一辈子都在湖南务农,也不识字,但是他看人却很准,看出曾国藩被点为翰林后流露出的傲慢之气,所以这样对他说道。
曾国藩不仅把爷爷的话牢记在心,进京后还广交朋友,向他们学习改进提升的方法,经常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言行,找出缺点并自我督促改进。
四、自己找缺点
曾国藩找出自己的第一个缺点就是浮躁、贪玩。
刚到翰林院就职后,因为工作清闲,所以曾国藩每天就是出去找朋友玩,聊天喝酒,没干什么正事。
对此,曾国藩十分自责,认真地在日记中记录下来,以督促改正。
曾国藩的第二个缺点就是他爷爷给他指出的,傲慢。
这一点,曾国藩的好朋友也对他直言不讳,认为他“无处不着怠慢之气”,而且还特别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第三个就是虚伪。在社交场合,人们都难免顺人情说好话,违心地夸奖别人,曾国藩也不例外。
但是,曾国藩每每反省到自己的这一点,却总是非常自惭。
有了这些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再加上京城之中人才济济,身边优秀出众的人很多,曾国藩逐渐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自我完善与追求完美。
30岁这一年,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新的人生目标:立志学做圣人。
一个人总是会有各种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曾国藩与众不同、也尤为难得的一点,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勇于改进它,一旦开始改进,还会时刻督促自己坚持下去。
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本文参考历史学者张宏杰的作品《曾国藩传》。作为历史系博士后,张宏杰写得最多的历史人物就是曾国藩,收集掌握了大量详尽的研究资料。
在《曾国藩传》中,作者不仅记述了曾国藩在每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还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性格成长、自我完善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这对于很多追求上进、希望不断提升完善自我的读者更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