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钦文日本夺冠,我们聊一聊中年人的“鸡娃”

丹丹聊趣事 2024-10-29 18:14:34

昨天晚上的两项赛事,一个是郑钦文职业生涯首次夺得WTA500东京站冠军;一个是张本智和张本美和兄妹俩,双双夺得WTT蒙彼利埃冠军赛亚军。

首先恭喜他们,尤其是郑钦文,国人的优质偶像。

这三个人是20出头的年轻人,张本美和只有16岁,在激动和羡慕之余,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中年人的鸡娃。

努力肯定是正能量,但在学习这件事儿上,天道酬勤真的可以吗?

别看现在全国一年都招一千多万大学生了,实际上211学校招生不到5%,985高校的招生大约也就是同龄人中1%这样。

高校学生数量在十年间增长了将近30%,而这115所名牌大学的招生人数,几乎没怎么增长。

大学扩招,绝大多数的考生被普通本科和专科学校吸纳了,其中贡献录取率的主力军是大专院校。

尤其是像北大、清华这种学校,近十年来招生名额几乎没有波动,而且一大半的名额分配给了这计划那计划的人,这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

很明显,读书考学这条路,90%的孩子其实都是不适合的。

这条路是失败率极高的一条路,尤其是发现孩子不是那块料的时候,很容易会把孩子给练废喽。

与此同时,像衡水中学这些意见资本化的教育集团,会不断在社会上给大众缔造一种幻觉:

就是只要你的孩子能够努力苦读,天道酬勤,就一定能够考出好成绩上名校,进而“改变命运”。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让人眼红的“名校”他们考出的好成绩,几乎都是通过“优质生源”+“优质教师”+“军事化管理”而取得的。

各大名校通过掐尖,把能考试、会考试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用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给他们做重复的考试训练,提高他们考高分的几率。

然后,这些好学生,就成为了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然后,很多家长们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行。

经过一茬又一茬的鸡娃后,大家会发现,孩子读个普通大学非常容易。

但是大概率,对于就业没啥直接的作用。

说到就业,大家就会联想到考公,这几年太火了。

考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收入和福利稳定、有保障,关键是不用担心裁员。但问题也是有的,就是当一个行业所有人都认为它好,都想往里面挤的时候,它的红利一般就开始消退了。

很明显,岗位竞争会比之前更激烈,录取难度更大。

再就是体制内人员的收入福利来自财政,而财政源于税收,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体制内的收入福利同样会受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就需要寻求那种,确定性强、能够自食其力还有发展空间的路径,而不是盲目的单纯拼概率。

针对鸡娃我有三个建议:1,学技术、2,学英语、3,锻炼好身体。

这三条能搞好,不需要孩子有太高的智商,但需要有毅力。

人到中年,大家会发现毅力这种东西,其实是人最宝贵的东西。

毅力才是真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三点能搞成的普通人家孩子,对就业的帮助,大概率会比鸡娃做题要大得多。

接受自己的平庸,重新获得快乐,很多中年人已经很容易做到,但在对儿女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所以,我再重申一下我的观点,目前大多数人的鸡娃,要么找一条新的路径,要么就鸡家长自己,要么就直接躺平吧。

0 阅读:0

丹丹聊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