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蓝婆300年不拜佛祖,如来却不敢动她,打不过?还是另有隐情?

长公子扶小 2024-04-07 18:48:58

毗蓝婆菩萨300年闭门不出,不去西天灵山参拜佛祖,把如来的请柬视同废纸。毗蓝婆够嚣张,如来佛祖也真够能忍的。

如来在西游世界中是什么样的存在?可以和玉帝掰手腕,三清都得做啦啦队,给如来献花。如来制定西天取经计划,仙界各方大佬都会给足面子,配合默契。天帝和道祖都有出手记录,各路神仙亲力亲为。佛门一派更无须多讲,佛祖一个指令下达,佛菩萨们就会秒懂,落实到位。

然而,毗蓝婆却成了唯一一个另类。作为西天灵山一系的菩萨,却自称“万花洞中佛”,对佛祖的敕封不满;非但如此,毗蓝婆还当着大雷音寺众仙的面给如来难堪,继而不去灵山参拜佛祖。贵为灵山至尊的如来也请不动她。时间长达300年之久。

那么问题来了,毗蓝婆如此离经叛道,为什么如来不对她给予惩戒?连象征性的警告都没有?真是如来实力不济,打不过毗蓝婆吗?

如来广大智慧,慈悲为怀——原来毗蓝婆身上隐藏着多重神秘身份,佛祖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法相真身:毗蓝婆美丽妖娆的表象之后,是她的罗刹道“恶鬼”本色。

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西游记》

如来举办兰盆会,诚邀诸佛菩萨。毗蓝婆作为菩萨,自然也在邀请之列。然后两人产生了矛盾,心有罅隙,不能调和。毗蓝婆很生气,回去后整整300年不再去灵山参拜如来。

佛祖和菩萨,如来和毗蓝婆为什么会闹掰?老板不像老板,员工不像员工?

神奇的300年魔咒。毗蓝婆300年不出门,红孩儿正好也是300岁。西游中300岁数字能对上号的,也就这俩人。

说明什么?红孩儿的出生和毗蓝婆有着莫大的关系。和如来产生不愉快,秘密就在红孩儿身上。

红孩儿的身世可谓是西游中最为诡异的一个谜团。种种迹象表明,红孩儿虽然明面上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冠名叫作“牛圣婴”,却不是他们的亲生子。红孩儿被观音菩萨带走,儿子被人欺负了,当爹妈的却做了缩头乌龟,躲起来瞎叫唤,这符合基本的人性吗?儿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天王老子欺负他也不行啊!

真相了,红孩儿只能是老牛和铁扇公主领养的别人家的孩子。三昧真火来自火焰山,和八卦炉,和道祖似乎有着莫名其妙的关系。其实你真冤枉他老人家了,太上老君也很无奈,暗中做了背锅侠。

女儿国子母河故事泄露天机。铁扇公主原名“罗刹女”,罗刹家族的公主。红孩儿与子母河暗示罗刹女乃是传说中的“鬼字母”。小说作者吴承恩妙笔生花,构思奇妙,用艺术手法把“鬼字母”归结为罗刹女,罗刹一族。

罗刹女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西游记》

罗刹女最终皈依西天佛祖,修成正果,也得了个菩萨果位。“经藏中万古流名。”而且罗刹女的待遇还相当好,名声极高,被永载史册,记载在佛家经典中。

西游中有两个冠名“圣贤”的人,一个是罗刹女,另一个即是毗蓝婆菩萨。两位什么关系?

所谓经藏中万古流芳,指向的对象即是“十罗刹”,修成菩萨道果的十个人,包括罗刹女,还有个“毗蓝婆”。毗蓝婆和罗刹女同根同源,本体法身乃是“恶鬼”。

根据相关神话故事的设定,罗刹家族有个显著特征,女子极其标致漂亮,男子则正好相反,非常丑陋。西游原著的说法,红孩儿是个粉嘟嘟的漂亮小宝贝,其相貌之俊美,盖过了李天王家的哪吒三太子。可见红孩儿真不是罗刹女的亲生子。

红孩儿是怎么成为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的?

300年前,毗蓝婆和铁扇公主这对好闺蜜,联手从不知名的地方抱走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红孩儿。圣婴大王这个称号,看起来是不是非比寻常,有点令人惊悚?难怪红孩儿300岁只有三斤多重。

毗蓝婆和罗刹女为什么要抱别人家的小孩?

一个故事说,某天诸多善男信女去西天灵山参佛,求福报。某个女子半道上难产,求助于人。成千上万的人,却没一个肯出手帮忙。婴儿不幸夭折,女子性情大变,以抱走别人家的小孩玩弄为乐趣,报复这段孽债。这个女子就是罗刹女,后来的铁扇公主。

罗刹女的遭遇令她很失望,失去了对灵山的信心与信仰。

罗刹女和毗蓝婆联手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如来过问,毗蓝婆恼羞成怒。这就是如来和毗蓝婆不对付的原因所在。

从佛陀的本意与道德制高点上讲,罗刹女和毗蓝婆都需要拯救,获得救赎。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由此,毗蓝婆的真身乃是一只“恶鬼”。

救赎之名:毗蓝婆被赋予了更多更复杂的身份,显示的是慈悲为怀的如来佛祖的大智大勇与实力担当。

毗蓝婆故事的背后,另有故事。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有条不紊,精准惊艳。

如来和观音菩萨都承诺过,唐僧穿了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七佛随身,不堕轮回,不惧大鹏,各种好处。取经路上却并未有实际效果。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佛祖与七佛之师是不可能说谎的。

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西游记》

观音菩萨对唐王李世民夸赞两件宝贝,捎带了这样一句诗词。“罗卜寻娘破地关”,这是个什么故事?

“罗卜”是个人名,音译,指的是“目犍连”尊者。目犍连是个伟大的佛子,却有个不争气的母亲。其母生前作恶多端,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成为恶鬼,在九幽地府受尽凌辱与磨难。

母子连心。子不嫌母丑。母亲再不好,也是自己的亲妈。目犍连尊者舍身下地狱,赴汤蹈火,做了很多善事替母亲弥补过失。大孝子一枚。目健连孝感天地,母亲被度化,被解救,脱离苦海,往生极乐。这就是“破地关”的故事。

唐僧穿上锦襕袈裟,拿上九环锡杖,有多惊艳?气场有多强大?

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西游记》

长安城中百姓称他为活菩萨,活罗汉。

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西游记》

唐僧所在的洪福寺中和尚都误认为他是“地藏王菩萨”——唐僧所穿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原来是地藏王菩萨的两件随身佛宝。

地藏王菩萨的宏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要度尽地狱,实在伟大!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心愿。

故事雷同,和目犍连尊者的遭遇高度相似。地藏王也有地狱救母,超度母亲脱离苦海的善举。

从艺术手法上讲,故事的人设的复杂性,人物的可塑性无疑是个亮点,精彩的加分项。所以四大名著等各种经典能不断被重新诠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吴承恩陛下的毗蓝婆,身上被糅合,被暗喻了目犍连尊者和地藏王母亲的“饿鬼”的某种身份特征。换言之,毗蓝婆是一个被拯救者,而不是如来要消灭的对象。佛陀不杀生,佛陀只有一颗度化众生的慈悲心。

如来要超度,要拯救的对象还有谁?

唐僧,唐僧的母亲。唐僧母子相见,父子重逢,一家团圆。母亲殷温娇悲喜交加,羞愤难掩。所谓一女不侍二夫,彼时的世俗观念令她难以释怀,悬梁自尽。母亲堕入了恶鬼道,作为儿子的唐僧需要救母亲于苦海。

当然,还有唐王李世民,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唐王游地府,为的就是促成西天取经计划的开启。

西游故事讲的是什么?西天拜佛求经是明线任务,通篇讲的“救赎”才是暗线中的主体,也是这100节故事的宗旨与终极人文关怀。金蝉子也需要佛祖的度化,需要自我救赎,取经团五人组全部都是。

毗蓝婆敢300年不参拜佛祖,为什么如来还惯着她,不给予一定的惩戒?

不是如来法力不高,修为不深,神通不够广大,打不过毗蓝婆,而是如来另有想法。

毗蓝婆以十罗刹的“恶鬼”底色呈现,曾经是西天和如来的死对头婆罗门一派中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毗蓝婆“恶鬼”的面目,又同时隐喻了目犍连尊者、地藏王菩萨乃至唐僧的“母亲”、唐王的三位至亲的含义。当然,还包括铁扇公主罗刹女。

300年前如来举办的那场“兰盆会”是个什么宴会?

兰盆会在民间被视作“鬼节”,是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的一种追思与美好祝愿。与此同时,也是神话传说中佛陀超度往生的慈悲善举。其宗旨即是地藏王菩萨所说的度尽芸芸众生,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夙愿,成就一个完美的极乐世界。

所以,尽管毗蓝婆一言不合就拂袖而去,300年都不见如来,如来却不会加怒于人,怪罪她,惩戒她。相反,如来要用大慈悲大智慧来“度化”毗蓝婆,给予出路。毗蓝婆出手帮悟空降服蜈蚣精,最终还是想通了。罗刹女一家也被接到了西天如来如此善举,这么大度,这样的好主公,好老板,从哪里找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来临,有所思,有所忆。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来路空无一人,唯有阔步前行!

0 阅读:3

长公子扶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