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实际执掌大清帝国48年的慈禧太后和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在2天内相继病逝,根据慈禧生前的政治安排,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次年改元宣统,大清帝国进入最后的宣统时代。由于溥仪年幼,无法处理政务,当时大清帝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载沣是光绪的亲兄弟)手里。
载沣执政后,加快了预备立宪的步伐,一时间蒙骗了许多心怀立宪的人的拥护。清廷的“障眼法”自然瞒不过在海外坚持革命的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志士。于是,同盟会在两广地区连续发动多次反清起义,特别是黄兴将军,更是率领200革命党人,从广东杀到广西,一时间名动天下。但是,毕竟是众寡悬殊,同盟会领导的起义皆被清军的绝对优势兵力镇压,同盟会也是损失惨重,许多精英党员纷纷罹难,同盟会在两广地区无法打开局面,反清革命运动一时间陷入了低潮。
与此同时,清廷加大了对同盟会的舆论攻势,清廷利用收买的媒体诋毁同盟会忽悠别人送死,自己则躲在海外遥控指挥,一时间同盟会的声望遭到大大的削弱。为了挽回同盟会的声望,同盟会决定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刺杀,即刺杀大清国摄政王载沣,以正视听。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行动,在清廷的心脏刺杀清廷一号人物,且不说成功与否,执行者必是必死无疑。面对这样一个任务,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同盟会的骨干成员、也是孙中山属意的接班人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以下称其汪精卫)自告奋勇接过了这个任务。
稍作准备后,宣统二年(1910年)初,汪精卫与同盟会员黄复生、喻培伦组成“刺杀三人组”秘密潜入北京。当年2月,汪精卫等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摸清了载沣的行动规律,并在载沣上下班的必经地什刹海甘水桥下安装好了炸弹,一切都按预定计划进行,载沣似乎在劫难逃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汪精卫等人的谋划无意中被什刹海的一个车夫撞破,车夫为了赏银向清军汇报了此事,清军根据车夫的情报在甘水桥下起获了汪精卫等人安放的炸弹,并活捉了在甘水桥下“守株待兔”的汪精卫、黄复生、喻培伦三人,并将其押捕入狱。在狱中,汪精卫写下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并做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准备。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正如《慷慨篇》所言,此时的汪精卫何其慷慨激昂,如果在清军狱中舍生取义了,那汪精卫给人留下的背影又将多么完美,可惜上天又和他开了个玩笑。因为汪精卫刺杀载沣虽然没有成功,但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一时间同情革命党的舆论上扬,再加上此时清廷急于树立文明的形象,载沣特意下令免除汪精卫三人的死刑,只是判处终身监禁。就在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汪精卫三人也就从狱中被释放出来。谋刺摄政王载沣也成为汪精卫人生中重要的政治资本,后来汪精卫更是跻身同盟会(包括后来的国民党)的核心圈,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情况的革命志士,却在抗战时期投降了日本人,真是可悲可叹,倒还不如当时死在清军牢中来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