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里借调干部的众生相:酸、辣、苦、甜,冷暖谁人知?

钱定谈职场 2024-04-01 23:07:05

在中国的体制内,有着一个十分独特的机关现象,那就是,许多机关里,生存着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借调”干部。

“借调”,顾名思义,就是:你还是原单位的人,你的行政关系还在原单位,你的工资仍由原单位发放。只是因工作需要,上级机关先把你借来使用,等有了机会,再正式把你调过来;如果没有机会,你就回到原单位工作。

因工作上有些交集,我曾与多位借调干部打过交道,见识了他们为了生存,在“狭缝”中小心翼翼的心路历程,见证了他们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心酸,在希望和失望中的“煎熬”,彷徨中等待结束“借调”生活的苦楚与无奈、成功与喜悦……他们所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令人同情!

01酸

大多被“借调”到上级机关工作的“借调”干部,借调的理由很多,但最终归究为一条:工作需要!

被“借调”的干部,大部分身上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要么某项工作能力出众,要么文字功底较好,一律都是较为年轻的干部。

2018年,陈仪(化名)从一个乡镇被借调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工作,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撰写机关里的各种文字材料和宣传报道。刚来上班那天,办公室主任就把一大堆的材料交到陈仪的手上,有当年的,更多的是历年的资料;有各种总结、汇报、报表、简报之类的东西,美其名曰让她熟悉熟悉情况,以便更快地进入角色!

上班不到一个星期的一个下午,办公室主任就把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交待她要撰写一份领导讲话稿,字数控制在6000字左右。第二天早上10:00前要交给他审核后,递交主要领导会上用。

接到主任的发话,陈仪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忙活了起来:她翻阅历年来的领导讲话稿、查找有关资料,快速草拟讲话提纲,几次推倒重来后,直到下班前,才初步确定讲话的一个主题。然后,急忙向家里打个电话,报备要加班!说完,就赶紧放下电话,火速地外出购买两桶方便面,便投入到紧张的赶稿中……

给领导写材料,首要的前提是要考虑领导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并且写出的材料要“体现”出“领导的意图和水平”!

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手来说,的确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领导的意图是什么呢?这需要你要从繁多的平时领导讲话“风格”中自己去“领悟”! 如果你天真冒昧地去向主任或者领导询问意图,大概率会被训斥一顿!

整个晚上,陈仪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天亮,她的讲话稿也修改了好几次。等自己认为材料写得较为满意的时候,同事们也陆陆续续地开始来上早班了。这时的陈仪,两眼布满血丝,脸色蜡黄蜡黄地,好像大病一场!

……

几年过来,陈仪的脑神经就像一根弹簧,时刻绷紧着!她不知道,下一个材料什么时候正在路上等着她呢!她感叹,自己的“借调”,注定要面对着做牛做马的命运,她就像是一部写稿的机器,“被”布署着做永远没完没了的任务!

她也知道,机关里的正式人员,不是不会写材料,就是不愿去干这种苦差事!虽然自己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地接受每个领导所交办的任务,谁让她们是“借调”干部呢?

借调干部干的工作是“起的比鸡还要早,干得比牛还累,下班比小姐都要晚。”然而,其所受的待遇却令人心酸!

由于她们这些人是被从各个单位“借”调到上级机关来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地位也“差强人意”,关系更是非常微妙!

由于不是“正式”人员,每年的年终奖,他们仍要回到原单位来领取。因为不在原单位实际工作,原单位只象征性给他们最差的那一档次(几年前,乡镇和县直机关的年终奖相差不只一个档次),看着“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她们心里就无形中产生无来由的心酸!

更令人尴尬的是,“借调”的干部大多是原单位的骨干,许多人还是即将提拔的后备干部人选。原认为能借调到上级机关,有更多的进步机会,然而,在漫长的等待中,行政关系未能真正调入,借调的单位一般都不考虑把他们列为提拔的人选,因为机关里的那么多正式人员都还未能得到提拔呢!

原单位的领导走马灯似地调换,新来的领导就对他们的能力不认可。原来那些能力不如他们的同事,因“山中无老虎”而很快得到提拔,而他们在借调单位还是“布衣”百姓。当初,他们被借调时是何等的“风光”啊!现在呢,是进不能,退也不甘心,真的是骑虎难下!

点评:人生,真的谈不上什么对与错,只是想要的不同,选择不同而已,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成年人的世界,他人难捂,唯有自渡;只要熬过人生低谷,未来注定就有灿烂的阳光!

02辣

在中国的体制内,存在着一种“论资排辈”的现象,一些正式在编的人员,官大的可以指挥官小的,先来的可以指挥后来的。

“借调”干部,除了接受机关领导和主任科长等级别的中层管理干部调遣外,其他的正式人员也可以对他们指手画脚、吆来喝去……

借调干部是机关里的“弱势群体”,地位低微。正式在编的人员一般都看不起借调干部:因为我是正式的,你是借调的。这种优越感让正式人员在“借调”干部面前显得昂首挺胸、派头十足!

机关领导和主任科长等级别的中层管理干部,在下派工作任务后,正式人员很快就把自己的任务“转嫁”到借调干部头上。工作完成得好的,劳动成果归正式人员;工作失误的话,则由借调人员来扛!

在机关里,借调人员活得很“窝囊”:他们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过得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又做错!没有人心痛他们的辛苦付出,在许多人眼里,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干活工具。“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梦想着能早一日成为机关正式人员的“欲”,让他们挺不起自己的腰杆,只能忍辱负重地活着!

点评:搞定领导是捷径!体制内,领导对个人的命运,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遇到一个欣赏你的伯乐,可能就是一生的贵人。即便没有提携到你,但如果能相处融洽,起码会让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过得惬意些。

03苦

许多借调干部看重的是上级机关的这个平台才愿意借调过来的,他们以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干精神,很快引起领导的赏识,一有机会就能正式调入借调机关,不久之后就能混个一官半职!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粉碎了他们的美梦:自己的辛苦劳动,许多时候仅仅能得到科长主任们轻描淡写地表扬。由于自己的“地位”十分尴尬,很少能和机关里的大领导有机会“亲密”接触!有的在机关干了好几年,领导根本不认识他(她),平时和领导只是个“点头”之缘,其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也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借”而不“调”了。

借调干部工作辛苦、加班加点,也许早已在他们的意料之中,这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异地恋、思家之苦!

当年,黄莺(化名)为了解决两地分居,她找了好多的路子,托了很多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借调到现在这个市直机关单位来。

然而,借调了8年,她依然还是个“借调”人员。想能正式调进机关的日子还是遥遥无期,因为调进市直机关的难度系数很大,除非出现一个大人物来帮忙解决!

现在,摆在黄莺前面的路就只有两条:如果不能调进机关,就只好回去原单位,但她心有不甘!毕竟现在已经“借”而不“调”了8年,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如果不回去,那只好就这么“借调”着,反正过一天算一天!

点评:杨降先生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坚强,于是乎,在假装坚强中,就真的越来越坚强。”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哪个人的生活是不委屈的。你伤口中的伤痛,或许在别人眼里无关痛痒,只是徒增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在成长的路上,唯有独自扛起所有的苦难,咽下所有的委屈,才能宠辱不惊!

04甜

借调到上级机关工作,这是一个很能锻炼人的平台。不少人通过借调工作,不仅个人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更有益于自身作风养成的塑造,眼界开阔了,增进了才干,严谨、务实、上进的作风植入了他们平时的行事规范之中,个人不想进步都难!

全国脱贫攻坚决胜决战的那一年,同一批借调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孙聪(化名)和莫勇(化名),借调结束后,两人都实现了“皆大欢喜”的不同结局:

孙聪如愿以偿、顺利地调进了县乡村振兴局(原为县扶贫办,现由县直几个部门合并而成);莫勇调回原单位。因为有着这个“借调”机会的加持,莫勇很快就被提拔为乡镇的副乡镇长,成了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由于有了上级机关的这段“历练”,他的组织协调能力见长,文字功底更扎实,看待问题视野更宽阔,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回到乡镇工作更是得心应手。

点评:有句话说得很现实,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去过苦尽甘来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支持作者的观点,欢迎关注、留言、点赞,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0 阅读:0

钱定谈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