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瓷器:超越“按图索骥”的鉴赏之旅

信瑞聊文化 2024-07-05 07:35:08



在收藏界,有一种普遍但错误的看法,即认为去博物馆看标准器仅仅是“按图索骥”,即简单地对照书本或图录来识别和评价瓷器。然而,这种看法忽略了博物馆藏品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以及它们在历史和工艺上的复杂性。我想和大家谈谈如何正确的看待博物馆所收藏的瓷器,旨在纠正这一误解,并引导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如何深入地欣赏和理解博物馆中的瓷器。

器型:瓷器的灵魂

每一件瓷器的器型都是其时代精神和审美理念的体现。从唐代的丰满圆润到宋代的简洁流畅,再到明清的精致繁复,器型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风尚和工艺技术的演进。在博物馆中,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每件瓷器的轮廓、线条和比例,体会它们所蕴含的时代气息。而且每个朝代的器型都有相应的传承,都是美的最好体现。我们既不要按照博物馆的器型去找所谓藏品,更不能把臆造品当成是博物馆都没有的东西,博物馆有一部分藏品也是来自于民间,但是能够被博物馆收藏的,必定是经过专家学者都认定的东西,才会公开展示出来,如果博物馆的专家也打眼了,买了不对的东西,博物馆是不会公开展示出来的!

胎釉:瓷器的皮肤与衣裳

胎釉是瓷器的基础,也是其美学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瓷器的胎质,我们可以了解其原料和烧制工艺。釉色的变化,如青花的深沉、釉里红的艳丽,都是制瓷工艺的直接体现。在博物馆中,我们应该细致观察胎釉的质感、色泽和透明度,感受它们所传达的艺术效果。

彩料与发色:瓷器的表情

彩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其在瓷器上的发色效果,是评价瓷器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彩料,如青花(釉下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釉上彩)等,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审美特点。在博物馆中,我们应该欣赏彩料的运用和发色,理解它们如何增强瓷器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纹饰布局与绘画技巧:瓷器的语言

纹饰是瓷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和绘画技巧直接影响瓷器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到复杂的花鸟人物,纹饰的设计和绘制都需要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博物馆中,我们应该分析纹饰的构图、主题和绘画手法,体会它们所传达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情趣。

圈足与款识:瓷器的身份证明

圈足和款识不仅是瓷器的实用部分,也是其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圈足的形状、大小和装饰,可以反映瓷器的制作工艺和使用功能。款识的字体、位置和内容,可以提供瓷器的年代、产地和作者等信息。在博物馆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圈足和款识,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如果你看不到博物馆中所藏瓷器的底足和款识,那就应该购买博物馆出版的藏品图录,相互对应来观察和学习,这也是我们需要进行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属于必要的投资。

老化痕迹与制瓷工艺:瓷器的历史印记

老化痕迹是瓷器经历时间洗礼后的自然现象,如釉面的磨损、色彩的褪变等。这些痕迹不仅记录了瓷器的使用和保存状况,也反映了其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制瓷工艺的复杂性和精湛程度,决定了瓷器的质量和价值。在博物馆中,我们应该关注瓷器的老化痕迹和制瓷工艺,理解它们对瓷器价值的影响。

总之,去博物馆看标准器,不仅仅是“按图索骥”,更是一种深入的学习和欣赏过程。我们应该超越表面的模仿和对照,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欣赏瓷器的美学特征、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博物馆瓷器的魅力,体验到收藏和鉴赏的乐趣!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 2024-07-20 04:28

    我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瓷器行家说:你要学会看懂瓷器的新或老你就要经常到博物馆看瓷器。到博物馆看到的瓷器虽然是真品。但是都是隔着玻璃窗看的,根本就不能让你上手细看。试问这样就能学会如何看懂瓷器了吗?所以我认为要学会看懂瓷器首先要看耿宝昌大师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以及其它有关瓷器方面书籍和资料。在基本掌握其精髓要点,然后结合实践活动,经过时间和实践的冼礼后,慢慢的就会看懂瓷器的新和老的问题了。

信瑞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