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甘肃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力促进产业转型,积极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
近年来,甘肃大力推动强工业行动,紧盯新能源“风口”,布局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体系,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5%,工业经济增速跻身全国前列。
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作出哪些探索?西部省份如何借助能源资源优势,在国家新型能源体系中突围?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信厅副厅长黄宝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在当地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产业转型升级还面临动力不足、机制不全等诸多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信厅副厅长黄宝荣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他建议,在进一步支持黄河上游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西部省份要利用能源资源富集优势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使其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优化布局,加快黄河上游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在科技创新和数智融合上持续发力。”黄宝荣表示,甘肃依托“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的模式,在氢能和新型储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同位素、核用新材料及装备等领域,陆续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未来产业聚集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不过,黄宝荣也坦言,甘肃作为老工业基地,当前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占比较高,仍然是支撑全省工业发展的基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成为优化产业布局、重塑竞争优势、抢占发展高地的关键所在。
在他看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然面临诸多困难,集中表现为动力不足、机制不全和人才不够等,这也是黄河上游区域省份面临的共性问题。
以甘肃为例,当地传统产业规模庞大、基础雄厚,创造着大部分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企业“愿意改”“主动改”的动力不足。与此同时,西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也成为企业“不会改”“不敢改”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情况,黄宝荣提交了《关于加快黄河上游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力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的提案。其中提及,支持甘肃沿黄兰白段设立国家黄河上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创新试验区,加快推进石化、冶金、有色、煤炭、装备、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三化”改造动力。
与此同时,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快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支持重点培育冶金有色、石化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聚集度和竞争力。
抢抓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2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释放出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积极信号。
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在黄宝荣看来,要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在此背景下,能源资源富集的西北省份将迎来重要机遇。
“甘肃立足能源资源优势,抢抓‘双碳’机遇,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黄宝荣说,目前,甘肃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四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十四五”以来,甘肃年均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490万千瓦,占全省电源装机容量61.27%,占比居全国第二位,已初步形成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比较全面、完整的风光电装备制造业体系。
更进一步,黄宝荣指出,要加强能源技术规划布局,依托新能源重大技术研发,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
为此,他建议,支持河西走廊设立新能源试验示范区,试验新型核能和新型储能构建电网平衡和智能调节技术体系。在其看来,西部省份拥有良好的风、光资源和土地资源,在核燃料循环利用、钍基熔盐堆、高温熔盐、高温制氢和源网荷储制氢等方面已开展一批试点示范和中试转化,要进一步在电价、氢价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支持,为大规模推广创造条件。
黄宝荣还提到,当前西部省份新能源发电能力存在阶段性过剩,储存新能源发电量较好的途径是制氢。“建议尽快把绿氢制备和用氢纳入国家碳汇交易平台资源,采用自愿减排机制等交易方案,对绿电制氢和用氢产业链给予支持。”他说。
发挥优势,积极谋划布局氢能未来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将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写入其中。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深度脱碳的重要手段。”黄宝荣认为,氢能将是西部能源资源富集省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2022年12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陇东地区,以庆阳为核心,基于多种能源富集的优势,布局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
甘肃庆阳是革命老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其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富集,风光氢等新能源潜力巨大,氢能与多种能源互补耦合发展有着独特优势和良好运用场景。
黄宝荣介绍,目前庆阳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甘肃龙源6万吨/年新能源制氢、30万吨/年绿色合成氨、20万吨/年硝酸铵等零碳产业园项目、五凌电力新能源与氢醇等绿氢化工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热电联供、天然气管道掺氢、“多能互补+氢”“源网荷储+氢”等多种示范试点项目逐步落地。根据规划,到2025年,庆阳要力争建成加氢站5座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达到100—300辆,推动在油田产能建设区块及宁正、沙井子煤炭矿区的应用。
不过,黄宝荣也注意到,目前庆阳氢能发展一定程度上还面临规划布局定位不突出、氢能推广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
他建议,要支持庆阳加快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创建绿色低碳化工示范园区以及优化氢能产业发展布局等,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发展多能互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每日经济新闻。访问yuanben.io查询 【4QI4T491】获取授权信息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