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在《隐秘的角落》里的几小只,已经长成一米八多时,
四年多来,这座中国大陆南端的小城,每年火爆一次。
这里的孩子,跟南方的炽热的烈阳一样,生猛顽强,肆意生长。
海风吹不走老井油条的流量,
婵妹的水花消失术,分分钟点燃「粤西之光」。
湛江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让人念念不忘的,是这座城浓厚的旧时光的滤镜。
红砖房、水泥路,一面面历经沧桑的破墙,一条条缝隙下肆意生长的绿植……
大多数建筑色调,也是上世纪留下的痕迹。
1898年,湛江成为法国在华的唯一一个租借地。
从“广州湾”时期开始,
法国人就在湛江留下了许多个“第一”:
第一个现代化城市规划、第一个栈桥码头、第一个西医医院、第一个银行、第一个发电厂。
我们的walk就是从这个并不在广州的「广州湾」开始。
走湛江很古老的街道——赤坎,去看文化遗产下的旧城保护;
看霞山的法国遗风,聊聊城市文脉发展更迭;
去特呈岛看近五百年的红树林,探讨生态保育;
也去看生猛的海风暴打沙滩,
走进渔人码头,听海鲜市场的始末;
和万万不能错过的湛江海鲜大餐。
那些隐秘的和不隐秘的角落,
与湛江在地的小伙伴——南州文化、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合作,
走读湛江,我们终于来了。
读懂湛江,从广州湾开始
湛江 赤坎 霞山 特呈岛
红树林 海鲜市场
打卡《隐秘的角落》拍摄点
系统认知湛江主城区的文脉
了解广州湾法式建筑遗产
感知赤坎古商埠的沧桑变迁
了解湛江非遗
制作海味鸡仔饼
逛海鲜市场
了解霞山渔市发展始末
探秘海上森林“红树林”
沙滩烧烤听海浪,环游海岛追晚霞
遍尝湛江海鲜
01
从法式遗风开始,老街寻梦
行走重点:
探霞山法式建筑遗产+知赤坎古商埠发展文脉
湛江,坐落在粤西最西段雷州半岛的一座小海港城之上。
这里是中国大陆南端的海滨城市,也是全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但相比起搭载“大湾区快车”的珠三角城市,粤西的城市多少被人感觉是「被遗忘的角落」。
但其实,湛江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其实很优越,
距离海南自由贸易区,也仅有一海相隔。
也是少数能在广东省内体验出“真正在旅行”的城市。
生活节奏很慢,饮食文化十分丰富。
现在不只有老人才会留在这里,反而越来越多年轻人留下来,或者回来。
湛江曾是法国租借地,从来不缺浪漫,喝咖啡的习惯被人们保留了下来。
走在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一家在地的青年开的新式咖啡厅。
和他们聊天,他们说,是回来老城寻梦。
我们的行走,也是从寻梦开始,
—
从霞山,开始。
这里有着鲜明的海滨城市的风情,亦有着湛江八景之一的「法国遗风」。
有人说,湛江的城市雏形是从沦为法国租借地后才开始的,这不是虚言。
法国管治广州湾时期,西方建筑广泛传入。
西营(今霞山区)先后出现一批外廊式和新古典主义的近代欧式建筑,部分融入中式建筑风格,折射出多元的社会风貌。
在霞山的Walk,我们从法式建筑遗产入手,
原法国租借地广州湾的政治军事中心——
西营(Fort-Bayard)邮电局旧址,要去。
1898年遂溪县海头汛被法国人占领后,殖民管治深刻影响了城市建设。
外廊式兵营构成了早期风貌,1910年西营成为租借地首府后,新古典主义建筑进一步强化殖民主义的象征。
广州湾总公使署旧址,要去。
这里有鲜明的近代西式建筑风格,是广州湾——湛江市百年历史的见证物。
天主教堂,要去。
维多尔天主教堂,是1900年法籍神父在这里主持教务期间,提出兴建。
双尖石塔,大厅能容纳千人,是粤西南颇具规模的哥特式教堂,一度成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区域中心。
还有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八角市场旧址……
我们将徜徉于历史图片与建筑旧址中,聊聊城市文脉的发展更迭,以及文化保育的现状和前景。
—
赤坎老街,也是此次City walk的重中之重。
赤坎,位于高雷通衢。
这里的老街是湛江出名的古街,是古商埠,也是海上之路的停靠点之一。
据碑刻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开始,赤坎商埠因为客商的到来,逐渐繁荣。
五大会馆共同建设港沟促进贸易,潮州会馆、广州会馆、闽浙会馆、高州会馆、雷阳会馆从清代至新中国初期持续存在。
五大会馆共同开发港埠,土洋百货南来北往。
1899年赤坎被划入广州湾租借地,1916年赤坎实行市政自治,次年广州湾商会正式成立。
20世纪20年代,商界填平港沟,扩展市区面积,随之兴起的文化、娱乐、印刷业让这里的民众生活发生大变化。
我们这一次,带大家认识赤坎,从清代到民国的交通运输和商埠风貌的沧桑变迁。
广州湾商会旧址,要去。
外墙、拱门、百叶窗和女儿墙宝瓶式装饰等诸多西式建筑元素,使这座建筑颇具异域风情。
当时《隐秘的角落》关于警察局的戏份就是在里面取景的。
会址旁边的那条大众路,就是人们纷纷打卡的的水井头油条早餐店。
△ 图/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
静园,也要去。
这是湛江很美的法式建筑之一,参照18世纪法国巴黎常见的拱廊街建造。
走在老街,仿佛走在时光穿梭的漫步道上,真正的“一眼三观”。
阳光洒下来,倒影斑驳,轻轻地落在地上。
投射出湛江的往日时光,不惊不急,悠悠扬扬。
在老街,美食亦必须尝试,除了水井油条,我们也推荐肠粉。
街上有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肠粉店,每桌必点的招牌是麻蓉肠粉。
用麻蓉做浇头,肠粉里什么都没有,再稍微撒上一些白芝麻,能吃得满口油香。
其他店铺的肠粉也很有特色,统一地的不裹馅儿,淋上每个老板秘制的酱汁,再倒一些酱油和芝麻油、灵魂蒜蓉……
湛江的老味道,这才对。
本地人来老街,大部分是为了吃牛腩粉。
对于湛江孩子来说,特别的味道,一定是来自牛腩粉的。
只需几块钱一碗的牛腩粉,铺满了牛腩,炖得软烂入味,加入熬制好几个小时的大骨汤底……
每次街上的粉店开门,牛腩香都飘满街。
是情怀,也是舌尖上的记忆。
02
特呈岛,探秘红树林
行走重点:
走近红树林+探讨海洋的生态保育
高铁可以直达之后,
很多小伙伴终于发现,湛江的海,是整个广东极大的惊喜。
这里有“中国第一长滩”;
有联合国认证的“天然年鉴”、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湖之一;
中国第一大火山岛;
世界上最大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玛珥湖;
……
而我们这一次,要抵达的,则更为独特且珍贵。
特呈岛。
特呈岛位于湛江港湾开阔处,从霞山主城区乘船前往,
可以眺望麻斜军港、湛江港、南三岛和东海岛。
“特呈”是古越语,“特”即地方,“呈”是和谐吉祥的意思。
岛上陈姓聚居,信奉冼太夫人,有着深厚的渔业传统。
而更为特别的是,
特呈岛的生态资源丰富,海水清澈,沙滩洁净,有近百棵参天古榕和断续分布的热带灌丛。
沿岸还有 1000 多亩树龄近 500 年的国家重点保护红树林。
郁郁葱葱,异常茂盛。
在21世纪初,红树林被联合国列为“滨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
成为名副其实海洋的宝石。
红树林,生长在海岸的潮间带附近,造型独特,根系盘根错节。
涨潮时,海水没过树根,只见树干和树枝,仿佛海上绿色岛屿;
落潮时,树根露出,交错的树根,支撑着树干和树枝,又是另一番美景。
我们将漫步这7.44 公里的海岸线,看不同的海岸地貌景观。
探秘红树林,探讨海洋的生态保育,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可持续。
03
逛渔市,享受海鲜大餐
行走重点:
走海鲜市场+探知渔市发展始末
来湛江,要体验“旧时光”,海鲜也要吃到饱。
对于海鲜,湛江人有一份与生俱来的傲娇。
在他们眼里,死掉的、冰柜里的、或者是在水箱里经过长途运输的,都不能进入海鲜的名录,顶多只配称为“海产”。
小伙伴说:“只为了吃生蚝,都值得去一趟湛江。”
因为它也许会成为你吃过兼具便宜和好吃于一体的生蚝——
产自原生态海域,鲜嫩肥美,口感极佳。
有人说,湛江只用一只生蚝,就撬动了整个南方的宵夜圈。
真的不是夸张。
作为产蚝大区,湛江有各种常见的生蚝。
讲究的湛江人,吃蚝则要吃官渡蚝,肉质够弹,也有嚼劲。
做法也有超级多,鲜蚝煮汤、铁板烧蚝,酥皮炸蚝、白灼生蚝、蛋煎蚝脯、蒜茸蒸蚝……
更受欢迎的,还是各大宵夜摊上的炭烤生蚝。
炭烤过的生蚝肉质饱满,开盖就能闻到淡淡海洋气息,搭配蒜蓉和小米辣,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是不是已经看饿了。
要知道,生蚝只是湛江海鲜类别里的沧海一粟。
我们,就是要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的海鲜渔市。
从渔人码头的水产买卖,
走到东堤路的旧东风市场。
广州湾总公使官邸建成前原为海头汛,毗邻之处形成了一个小型商业聚落——
也就是说早在清中期,这里可能已经存在一个海边的市场。
广州湾时期以及现在我们看到的霞山海产市场,就很可能发源于此。
在饕餮海鲜之前,我们会在海鲜市场、东堤路、汉口路,探知渔市发展始末。
会发现,除了生蚝以外,
湛江的海鲜,数不胜数。
看着戴着斗笠的渔女和船家上岸,
看着市场里的琳琅满目——
发觉,
这里才是“海鲜之都”的,心跳和脉搏。
所以,还在犹豫啥。
走,下周六,
和我们去这个年年爆火的大湛江吧。
走老街,感受风情,了解文脉,饕餮海鲜。
海风吹起,时光都停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