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英石卧峰
年代清
尺寸21×11×19 cm. (8 1/4×4 3/8×7 1/2 in.)
英石赏石,石色如墨,底部白色石筋,若积雪莹润洁白,黑白二色,相辅相成。石表似风吹云动,皱云簇簇,又若火焰撩身,苍逸劲健,极具动势。案头陈设,游目骋怀,颇有自然中苍莽辽远的雄浑之感。 曾丰有诗《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曰:“飞篷今始转广东,英石不与他石同。”《云林石谱》又记:“此石处海外夐,人罕知之”,以故喻良能有《伯琬明府年兄》诗叹:“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力致。 “飞篷今始转广东,英石不与他石同。” ——曾丰《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
明 “六如”款太湖石山子
年代明
尺寸21×11.5×14 cm. (8 1/4×4 1/2×5 1/2 in.)
赏石,大者置于园,小者陈于案。此太湖孔穴石,当纳灵气于书案。其黄褐色,包浆浓郁,纯熟油润,表面布核桃皴。遍生孔穴,凹凸有态,细观如夏云奇峰,又如灵岩古穴,幽深不可探究。此类孔洞遍生之石,古人称为“通穴”,盖云石穴如人之“窍”,其穴越多,则灵气畅行;闲来于石下焚香,香烟遂于石穴中盘桓缭绕,如云似雾,令人如入灵山胜境之中。 阴刻“六如”篆书二字款,镌刻精妙,篆法古雅,当非俗工所能为之。查及“六如”款,应为明四家之一的唐寅,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擅诗文,精于书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能,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诗文上则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人风雅至明代成为巅峰,对于造园、制器、家具、书画乃至花草虫鱼无不讲究,唐寅的好友沈周、文征明就是文人造园的始作俑者,此石或曾陪伴过唐寅书案。配随形素座。
明早期 灵璧石卧峰
年代明早期
尺寸15×12.5×7.5 cm. (5 7/8×4 7/8×2 1/2 in.)
卧峰赏石,三锥形落足于地,中部腾空,以增空灵之感,上部如苍云华盖,秀逸奇峻。石色厚重苍润,表面多沁,石理丰富。 按《云林石谱》,灵壁石产於宿州灵壁县磬石山。《云林石谱》记灵壁石成物状、峰状、质朴、妙有婉转之势。《洞天清禄集》所记略不同,言灵壁石“不起峰,亦无岩岫,佳者如菡萏,或如卧牛,如蟠螭”。
明早期 灵璧石山子
年代明早期
尺寸16×11×15 cm. (6 1/4×4 3/8×5 7/8 in.)
灵璧赏石,石表披麻皴之褶皱肌理,交错纵横,上部双峰对峙,高矮相异,峻峭挺秀,中心玲珑嵌空,恰锁一轮满月,伴于书案之上,随日月之光,而洒下不同影子。 《宋史》卷八十六宿州灵壁注云,元祐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壁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灵壁石之欣赏到宋代已达普遍,饶节《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云:“灵壁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灵壁石的开采规模到宋代已经十分庞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