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问题你有被问到过吗?
或许没被别人问,但是父母心里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设想,这些设想有模糊的、有具体的。以前都说孩子就是生命的延续,对一些父母来说孩子更是自己梦想的延续,或者换句话来说,父母有意无意之间借助孩子的成长道路,来维持或者弥补自己内心渴望的某种理想状态。
《超级演说家》里,选手黄泗维曾在演讲中分享自己的故事,说自己6岁便开始接受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只因爸爸在年轻时有这样的一个梦想,但自己并不喜欢,每天都想着如何逃离,多次哀求爸爸都未曾松口,直到有一天他崩溃地说出那句:”我真不想活了,就想回家。”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父母能够听清他们想说的话。
父母最初的本意都是想要成就孩子,但行动上往往却成了让孩子成就父母的梦想,父母的私心有时是比较隐蔽的,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却在孩子心里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
02父母心里的理想状态(梦想)常常会被映射到教育之中比如希望孩子成功,在行动上就会拼命“鸡娃”;
希望孩子快乐胜于一切;那么就更倾向于“散养”;
一位妈妈遗憾自己不会弹钢琴,就可能希望孩子能弹得一手好琴;
一个爸爸自己从小到大都人缘很好,便觉得孩子理所应当开朗外向,如果孩子是偏于安静的,也同样是打破了”好人缘“的理想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内向性格的优点就会被忽视,爸爸只想不停的塑造改变孩子,让他回归到爸爸心里的理想状态上来。
有一个关于亲子关系的理论叫做“家庭派遣”,就是指父母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一项使命交给子女去完成,这些任务往往是父母尚未实现的追求和需求。
在家庭之中精神上的交接和传承,大多体现了家庭价值观,也起到延展家庭关系的作用,但仅从家庭之中某一个人的角度愿望出发,还要通过控制和强制的方式让孩子视为自己的追求时,不可避免的会引发权利之争和自我维护上的冲突。
03孩子在继承父母梦想的路上有两种人生一些孩子在父母的梦想里失去了自己人生的航向,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孩子在父母为他们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若孩子只是在迎合父母的要求,即使这些选择在父母眼里是最好的选择,孩子也只是被强压着头往前走,委屈求全的努力是疲惫和痛苦的。
这类孩子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成就父母,只因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力量去反驳,再倔强的孩子也怕被父母没收了关爱。
可作为”自我“的这个主体内部是空的,再多的技能也不会让他们成为自己心中更好的人。
但另一种情况是,虽然继承的是父母的梦想,但孩子在其中发现了乐趣,感受到了成就,或者在某一点上这些需要去完成的梦想与孩子心理的需求产生了重合,孩子自觉地愿意去接受这种目标或实现方式,那么与父母梦想的碰撞、交接、延续、更替才会激发孩子内心的自驱力,让他们即使经受了辛苦,在成人以后也会反过来感谢父母“逼”自己成才。
04父母的梦想值不值得孩子继承,关键在于孩子是否认同。该不该让孩子继承父母的梦想?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跳出父母的角色,都会说当然“不”,但身在角色之中时又往往做出了另一番答案。
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心血和希望,想要把好的都给孩子,梦想是父母心里的乐园,自然期待孩子进入。
加上父母会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上一辈的教养方式,并在孩子身上进行修正。
可有时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偏了,在言行之间弥补着自己的童年缺失的部分,以为能让孩子的童年变得完满,却反而让孩子正当经历的童年出现了新的缺憾:孩子不得不把自己的生活让渡给父母去实现他们的愿望,而自己真正的渴望却无人倾听,无处安放。
可以说,要让父母一下子从“派遣关系”之中抽离出来,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是困难的,他们需要在养育这件事上投入热情,也有重任压在身上。
其实“理想状态”本身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就像“学钢琴”、”学芭蕾“、“转变内向的表现”等,单独来看,没有标准评判它好还是不好,关键还是在于孩子能不能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否在行进的路途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对这条路产生认同。
对父母来说与其强推着孩子前行,不如多试些方法,看能否在”理想状态“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让内部力量发挥作用,孩子和父母彼此之间都会轻松很多。
可如果经过多次再尝试,孩子在其中仍然处于”迷雾“之中,那么既然孩子做过了牺牲、给过了父母梦想的支持,当“此路不通”又无力突破时,父母为何不能允许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呢?
不管是继承梦想还是换条路走,孩子的”认同“才是打开他们自己人生大门的钥匙,那扇门后面才会是孩子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