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轰动全国的豫章书院事件爆出,揭开了多少家庭的表面和平,王伟就是曾经被暴力鞭打,电击虐待,被迫自杀的学生之一。
这些年,“被父母单方面认为有病,骗到所谓的学院”这类事情层出不穷。孩子和父母的冲突也逐渐升级,越来越多的亲人反目成仇。2024年,山东的莫楠(化名)也有类似的遭遇。事件:一家三口就诊之路事件报道出来时,莫楠已经开始正常上班了,今年他只有24岁,但是脸上却写满了沧桑麻木。他看似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也承认自己的心里却始终有阴影。事件的起因,是在莫楠高三那年,因为学习的压力,他经常跟父母争吵,晚睡晚起,有时候也不想说话。这被莫楠的父母定义为有精神疾病,于是就带他去看医生,还强迫他吃精神类药物。莫楠始终认为自己没病,但是,不论他好声好气,还是愤怒爆发,他的父母看他情绪不稳定,就认为他犯病了。他的父亲很暴躁,母亲一味的哭泣,而且“有病”可以让他获得短暂的休息,所以莫楠选择了顺从。当时他只有17岁,因为经常吃药,激素让他越来越胖。更可怕的是,莫楠感觉自己精神状态不对了,他时常感觉到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一直到他上了大学,情况都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这不是结束,真正的阴影来自于,莫楠被他的父母骗到了精神病院。后来莫楠回忆在精神病院的83天,简直是生不如死,他先后遭到了镇定剂、电击、强行喂药等各种手段的“治疗”。他当时恨透了自己的父母。等莫楠出院,就立刻用同样的方法,骗自己的父母一起去看病。结果,他的母亲被诊断出“抑郁症”,他的父亲也被确诊患有“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反而是莫楠,没有检查出任何精神病症。但这样却被认为是精神病院治好了他的病。其实,这一家三口的精神病诊断之路,在所有人眼里是非常荒谬的,也透露出亲人反目的根源问题。第一,精神病诊断十分随意;第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十分的简单粗暴,给了精神病院草率确诊的机会。根源:简单粗暴的沟通如果说,医院对于精神病的确诊过于草率,是社会问题。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教育沟通,就是造成这类事情频发的根源问题。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主导位,对于孩子有掌握和支配的权利。所以就很难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就像莫楠的父母,莫楠一旦有反抗的动作,或者情绪上的变化,他们不会问其原因,而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定义为“有病”。单一程序化的解决方法,给父母教导孩子提供了一个简易教育模板。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太累,父母没有耐心,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而简易的教育方式,可以最高效,最快速的解决现有问题。尤其是当他们在这种粗暴的解决方式中,看到效果,他们就会更加依赖。但其实,简易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情感解离。情感解离是一种人格解体的症状,表现为对美好事物不感动,记忆力低下,感到空虚,缺乏动力和决心等。人类正常的情感是会随着各种事情而产生变化的,是复杂多变的。
孩子出现情感变化,父母单一的解决方式,就会让孩子感觉到无论自己怎么想,父母的想法都是不变的。
那么,孩子也会逐渐出现情感麻木,以至于到最后情感解离,对生活和亲人无感。无论是之前的豫章书院,还是后来的女子培训学院,这类“学院”打着为家长提供教育方式的名义,号称自己可以教导孩子。其实本质上也是给父母提供一种简易的教育方法。让父母从教导孩子方面中脱离出来,把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塑造孩子三观等责任,移交给“学院”或“他人”,自己感觉到“省事”。但是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味的简单粗暴,只会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警示:别拿权利当权威总能听到有父母抱怨:“这孩子越长大越难管”;“长大了翅膀硬了,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承认可能有这种孩子,天生反骨,但也并不是全部。孩子逐渐与父母离心,不服从父母的管教,本质上是没有安全感,是他对父母缺乏信任感的表现。这个是如何造成的?有些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孩子相应的信任和安全感。在莫楠事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的父母不信他说自己没病,只相信医生的话,甚至把莫楠骗到精神病院。相比于他们的孩子,他们反而更相信外人的判断。而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不信任中,彻底缺失了安全感。父母不再是孩子的后盾,也就失去了部分孩子赋予的,作为“父母”身份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的与孩子离心,孩子不服从管教。可能会有人认为,医生、老师、警察等人,是世界上最具有权威的人群。但其实他们只是一种职业,有着给病人治病、教育学生、抓捕犯人的权利,别把权利当权威。人有好有坏,他们也一样,不可否认,他们对于社会有巨大的贡献,但也只是这个职业之中的部分人群。出现豫章书院、黑恶势力保护伞、违法代孕医院这类事情,就意味着我们该对这些职业祛魅,承认他们之中也有不法分子。相信自己的孩子,耐心与孩子沟通,出现问题究其根源去解决。教育没有简易之路,别随意的把孩子交到所谓的“权威”手里,最后和孩子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