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在这个时节,大自然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天气虽然还带着夏日的余温,但早晚已能感觉到丝丝凉意。田间的农作物逐渐成熟,金黄的稻穗、饱满的果实,仿佛在诉说着辛勤劳作后的丰收喜悦。
对于农民伯伯来说,立秋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是他们一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展现。而对于我们每个人,立秋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夏日的热烈渐渐褪去,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反思过去的日子,为未来制定新的计划。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传统习俗的形成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依靠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和生活,立秋标志着季节的转换,为了庆祝和适应这个变化,形成了一系列的习俗。
啃秋:在立秋这天,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即将过去,迎接凉爽的秋季。
贴秋膘:在民间,立秋之日有一项独特的习俗——“贴秋膘”,这一传统活动通过悬挂秤具来称量人们的体重,并将其与立夏时的体重相对比。夏日炎炎,人们往往食欲不振,饮食偏向清淡与简约,历经两三个月的夏日时光,不少人的体重都会有所减轻。而当秋风渐起,不仅带来了凉爽,也唤醒了人们的食欲,渴望通过美味佳肴来滋养身体,弥补夏日里因饮食清淡而可能造成的营养流失。
于是,“贴秋膘”便成了这个季节里的一种饮食文化,寓意着通过增加营养来恢复并增强体力。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准备丰盛的肉类佳肴,无论是慢火细炖的炖肉、外焦里嫩的烤肉,还是色泽诱人的红烧肉,都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人们相信,通过这些富含营养与热量的肉类食物,能够有效“以肉贴膘”,即利用肉类的滋养作用来补充体力,增强体质,为接下来的秋冬季节储备能量。这一习俗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节日氛围。
晒秋: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崇山峻岭之中,村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势和稀缺的平地资源,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他们巧妙地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每一寸空间,包括窗台、屋顶等高处,搭建起晾晒架,将丰收的农作物如玉米、辣椒、南瓜干等一一铺展其上,进行晾晒。这一行为,在时间的流转中,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特而富有韵味的传统农俗现象——晒秋。
晒秋,不仅是村民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一种对丰收的庆祝与珍视。每当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农作物成熟,村民们便忙碌起来,将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家中温暖的食物储备。五彩斑斓的农作物在阳光下晾晒,不仅为山间小屋增添了几分生动的色彩,更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这一传统习俗,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也承载着村民们对家的依恋与对未来的憧憬。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满晾晒的农作物,整个山村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那份宁静与美好,让人心生向往。晒秋,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与朴素情感的生动体现。
祭祀土地神:立秋时节,庄稼即将成熟,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立秋时节的应季美食也不少。莲藕就是其中之一,它口感清脆,无论是凉拌还是煲汤都十分美味。茄子也正当季,红烧茄子、蒜泥茄子,营养丰富又下饭。玉米香甜可口,煮上几根,满屋都是清香。还有南瓜,做成南瓜饼或者南瓜粥,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个节气里,不妨和家人一起品尝这些美食,感受季节的馈赠;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在凉爽的秋风中漫步,畅谈人生。
立秋,承载着收获的希望,也孕育着新的梦想,让我们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迎接这个美好的时节。
都是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