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常被叫错的6个名字,没点文化张口就错,你认识几个?

读史十二年 2023-08-05 21:15:1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其中的一朵珍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仓颉造字以来,汉字一路发展至今,已经自成体系,甚至影响了不少其他东亚国家。

现有汉字大约有十万个,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汉字仅有几千字。对于普通人来说,读错那些古籍里的生僻字、多音字等简直是家常便饭。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字也不例外。

古人取名与现代人还是有所区别的,时至今日,有些姓氏与名字已然很少使用,也就造成了一些误解。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六个名字,没有文化张口就会读错。

第一位,曹操帐下的主要谋士政治家荀彧

出身于颍川荀氏的荀彧乃荀子之后,早年就因为出色的治国才能被誉为“王佐之才”。

在董卓掌管政权之后,原本就职守宫令的荀彧便弃官回乡,很有远见地带领着宗族一起迁移到冀州避难。当时冀州已在袁绍手中,袁绍看重荀彧,封他为上宾,荀彧看出他并非有才之人,不愿久留。

之后,荀彧找准了机会,离开袁绍投奔了“乱世之枭雄”曹操,时年二十九岁的他被任命为司马。此后荀彧极大的发挥了自己的谋略才能,妙计频出,在曹操麾下十分受重视。

如此出名的历史人物,荀彧的名字为许多人知晓,但这两个字的确不太常用,如果不仔细辨别,常会被误认为“苟”和“或”。

实际上,“荀彧”音同“寻玉”,“彧”有“文采繁盛”的意思,就像他本人一般,文采斐然,谋略过人。

第二位,东汉末年名将朱儁

朱儁出身寒门,年少时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家境贫寒,但朱儁品行高尚,从不贪财失义,深知品行端正的重要性,这为他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朱儁从郡中小官一步步做到兰陵县令,随后又参与了剿灭梁龙、讨伐黄巾、击败张燕等多次大战,有勇有谋,声名在外,颇有将领之才。

中平六年,董卓掌管了政权,他知晓朱儁的才能,若是能将其收至麾下,对自己大有益处。但朱儁知道董卓拉拢自己是为了方便控制,因此拒绝了董卓抛来的橄榄枝。

相比起董卓,朱儁始终忠于天子。正是因为这点,随后掌权的李傕听从手下的计策,成功以天子诏书召他入朝做官。

可朱儁奉召回京不过短短三年,就在变乱中被扣为了人质。性格刚烈的他难以接受,因过于愤怒引发疾病,最终离世。

朱儁的名字确实是个不常见的生僻字,但在古代,“儁”与“俊”含义与读音均相同,意指才智超群的人。这也与朱儁其人相符,有勇有谋,是流芳百世的一代名将。

第三位,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阚泽

少时的阚泽也与朱儁一样家境贫穷,但他格外喜欢读书,没有钱买书,就替别人抄书。抄写的过程中,那些书也被他记在了脑海中,因此博览群书,渐渐有了名气。

最初,阚泽因学富五车被举为孝廉,随后官位步步高升。作为孙权手下知名的大儒,阚泽德行出众,在历法、数学方面也颇有研究。阚泽还曾借古文劝诫过孙权,为孙权治国贡献颇多。

孙权十分看重阚泽,在阚泽去世之后,失去如此英才的他痛心不已,乃至多日未进食。

阚泽的姓氏较为少见,在百家姓中“阚”排于第380位。许多人会将这个字读作“敢”,但它的读音与“看”相同,同时这个字本身也有“望”的意思。

第四位,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臣步骘

步骘原本出身于步氏大族,但汉末时期天下动乱,步骘只得迁居到江东避难,过上了困苦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勤奋读书,也养成了宽厚温和的性子。

建安五年时,步骘进入孙权麾下,做了主记。凭借着自己的学识与能力,步骘一步步稳定了交州,之后又平定了叛乱,随着军功增加,在吴国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公元247年,步骘逝世。在他带兵期间,将士们信服于他的仁厚宽和,对他十分敬重,是吴国极为重要的一名能臣。

步骘的名字也是一个并不常见的字,与“制”同音,意为公马。步骘其人也像他的名字一般,有着雄马的意气风发与凛凛威风。

第五位,东汉末年袁绍手下的谋士逄纪

董卓势力庞大,袁绍在逃离董卓的途中,身旁相伴的人里便有逄纪。

在辅佐袁绍的过程中,逄纪提出过不少良策。譬如前文所说,荀彧逃到冀州时,此地已被袁绍占领,而献计帮助袁绍占领冀州的正是逄纪。

逄纪很早便看出,在乱世中拥有强大的属地,才是做大的根基,因此建议袁绍利用公孙瓒打败韩馥,反客为主拿下冀州。由此可见,此人很有大局观念。

在袁绍去世后,立谁为继承人变成了一个问题。袁绍死前并没有正式表过态,众人便想立他的长子袁谭为继承人。但逄纪素来与袁谭不和,为了避免袁谭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他篡改了袁绍的遗命,拥护袁绍生前疼爱的三子袁尚即位。

可即使这样,他仍旧没能逃过被袁谭针对的结局。未能即位的袁谭自称将军,要求配兵却被袁尚拒绝,一怒之下,受命跟随袁谭的逄纪就成了出气筒,最终为袁谭所杀。

逄纪的姓氏确实罕见,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逢”字。事实上,“逄”的确是“逢”的古体字,作为姓氏时,读音同“旁”。

最后一位,东汉末期名士蒯越。

年轻时的蒯越极具声望,善于计谋。当时的刘表对于局势没有把握,无法做出精准判断,因此请来一些名士共商大事,其中就有蒯越。

蒯越认为乱世之中权谋极为重要,因此建议刘表诛杀残暴宗贼,安抚平民百姓,得到军民的忠心才是平定动乱、站稳地位的根本。

刘表听后大为称赞蒯越,并采用了他的计谋。在他的献计下,刘表一举拿下荆州的支配权,蒯越也因此声名大噪,官至章陵太守。

之后,曹操的势力逐渐变强,蒯越便成为了亲曹派的一员。在刘表病逝后,得到机会的蒯越便归降于曹操。获得如此名士,曹操也十分欣喜,大肆封赏了他。

但在投奔曹操之后,蒯越便没有了什么过人的表现,只安心做着自己的官职,之后因病而终。

蒯越的姓氏很罕见,或许很多人见过这个字,但并不知道具体读音。“蒯”音同“快”,但声调为三声,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

结语

以上六位是三国中最常见的、容易被读错名字的名人。除此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存在不少名人,名字里自带不少生僻字,阅读之前要做好功课,才不至于闹出笑话。

时至今日,人们的名字都已经逐渐简化为各种常用字,或许有喜欢古籍的人想给孩童取生僻字作为姓名,但为了书写顺利、社交方便,并不建议这种取名方式。

毕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美好寓意的常用字也有很多。汉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也要随着时代发展,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0 阅读:21

读史十二年

简介:在这里聊聊历史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