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大部分文武双全的人,都不精,换句话来说,就是文采出众,但武道不行,体质差,武道修为很高,连个大字都不认识,能够文武双全的人,寥寥无几,至于年轻时就有一股豪情,后来改为文,最后声名远扬,更是少之又少。可是在南宋这短短百余年中,就出现了许多文武双全,忠心耿耿,发誓要讨伐北方的豪杰,只是奈何,世事无常,最后都是抱憾而死。而在这些人物之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辛弃疾了。
辛弃疾,号“稼轩”,字“幼安”。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南宋时期,河北被金人占领,河北的百姓和百姓,都在抵抗,而官府却是犹豫不决,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一片混乱”。他的父亲辛赞虽然在金国当官,可是他却一心想要逃回南宋,躲避大金,所以辛弃疾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一起去看风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他是一个汉人,他要对抗大金。不但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更有着一身武功,少年时辛弃疾就立志要重振中原,要为国家洗刷屈辱,这才让他走上了一条真正的江湖之路。
一一六一年,随着完颜亮大军南下,南方的汉族人民对其政权感到不满,并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发动了叛乱,这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那年,辛弃疾二十一,怀揣着父命,纠集了二千余兵马,加入了耿京,二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年少时,辛弃疾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平时虽也是一副英雄气概,但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是一个多么英勇的汉子,只当他是一个读书人。一一六二年,金国内乱,前方战败,退兵,辛弃疾受令南下,与官府联系,等待夺回河北的机会,而辛弃疾在返回之后,得知自己的兄长耿京已经被张国安所杀,叛军四散而逃,暴怒中的辛弃疾立志要复仇。当天晚上,辛弃疾率领数十位同僚,在黑夜之中,神色不变地潜入敌人的营地,在千军万马之中,将张国安抓了起来,送到了南宋,这一年,辛弃疾只有二十二岁,但是他的勇武却是有目共睹。
也正因为如此,辛弃疾才会声名大噪,而宋朝政府为了培养人才,将辛弃疾提拔为江阴的签判。那年他二十五岁,比起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人来说,辛弃疾显得很年轻,初入南疆的辛弃疾并不知道那里的繁华,也不知道那里有多么的和平,在高宗的褒奖和孝宗的虚张声势下,他的心中充满了激情,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北伐大计,写了下来。只是朝廷对辛弃疾的评价并不高,相反,觉得他更适合治理地方。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在那一段时间里,辛弃疾被任命为安抚使,先后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任职,每到一地,他都会亲自出马,为当地的民众排忧解难,不久后因为提议北伐,而被革职。之后,就被重新使用,重复如此,周而复始。在此期间,辛弃疾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也领悟到了不少东西,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事实而放弃对北方的追求,1203年,韩侂胄发动了北方的战争,辛弃疾以六十四岁高龄,任然参军,成为了一方安抚使,想要为国家做出贡献,后来与宋宁宗会面,说出了金灭亡的预言,被送到了镇江安抚使,可是没过多久,他就被和谈的人抓住了把柄,被革职了。1207年的秋天,或许是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生活,或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辛弃疾终于在一声呐喊之后,选择了离去,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遗憾。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