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汉初的历史中,寻找中华文明从礼治到儒治的轨迹

耀哥说史 2023-05-20 18:11:35

1 . 尊卑秩序的礼治

中华文明发展到西周时期,已经是一个高级的礼乐文明了。礼乐文明的核心是“礼”,社会用“礼”和“乐”确定其各个阶层的尊卑秩序,人民在这个尊卑秩序中各守其份,安居乐业。

也就是《礼记》里所说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里说的就是别尊卑,定规矩,讲秩序,明是非。对于王朝内外发生的各种矛盾、纷争和“怨”,倾向于用“礼”解决,所以,西周社会是中华文明最初的礼治社会。

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宠爱妃,废太子,而太子母家联合外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王室首先破坏了自己制定的尊卑秩序的大礼。外族犬戎霸占了镐京和关中地区,继位的太子只好东迁洛邑,东周王室来路不正,地盘和实力缩小,其向心力和对诸侯的控制力减弱了,各诸侯国逐渐做大,不尊周室,互相攻伐。周王室制定的"礼乐",就不断受到挑战,不断被破坏。到了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基本就“乐崩礼坏”了。各个诸侯国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大都兵戈相向。战国时期,七国不断合纵连横,相互之间的战争争伐规模更大,更残酷。

2 . “以怨报怨”的法治

笔者在写《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部分时,发现南怀瑾老师评价春秋战国的历史是以怨报怨、冤冤相报的历史。各国的强兵雪耻无一不是对前因的报复,睚眦必报,兵戎相见,恶性循环,使得中华礼乐文明崩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南怀瑾老师是佛人高师,以佛家大慈悲心站在高处解读历史,历史上的战争都是“怨”,都是在“以怨报怨”。

当然,在我们世俗的历史中,战国后期,秦国用战争的方式灭六国,统一中国,是以战争战胜了战争,以“怨”的方式结束了“怨”,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华文明发展,是有大功的。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依靠的是法家的法治,用严刑峻法把秦国人民绑在灭六国的战车上,也用严刑峻法统治被占领的六国人民。

从“怨”和矛盾的角度说,秦帝国是在以己之“怨”报六国之“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灭六国后,本应该想方设法化解那些存在于六国人民心中的“怨”,化解帝国上上下下的矛盾。可是,帝国的统治者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用法家的严刑峻法抑制“怨”,这个“怨”也就没有被化掉,依然存在着,遇有时机,就会以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比如:作为韩国贵族后裔的张良为报复秦灭韩,在秦始皇东巡途中,刺杀秦始皇;陈胜吴广刘邦都是不堪忍受秦的峻法苛刑,在去服劳役的途中起义反秦;项梁项羽起事时,楚国人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仇恨“怨”声。所以,仅仅二十几年后,被秦强行抑制的“怨”就再度爆发,帝国也就被“天下苦秦久也”的人们以“以怨报怨”的方式推翻了。

以南怀瑾老师的观点读历史,秦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战争,是“以怨报怨”;刘邦当上皇帝后,与韩信等异姓王的斗争是“以怨报怨”;刘邦死后,吕后残害刘姓皇子,吕后死后,周勃等人杀诸吕,都是“以怨报怨”。

不能否认,“以怨报怨”是解决矛盾和对立的一种方式,在春秋战国、秦末汉初的乱世中,这种方式对于打击和消灭对手,保存和发展自己是有用和有效的。这种以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为基础的解决“怨”的方法行为,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有过贡献的,在汉武帝时期,它被上升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名为“霸道”,和儒学的“王道”一起守护着汉家江山。

3 . “以德报怨”的黄老之治

汉初,在周勃等人诛杀诸 吕,迎代王刘桓登帝位以后的一段时期,出现了大治的良好局面,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汉文帝面对汉初乱局,也就是面对当时社会上上下下存在的各种“怨”,对之以何呢?

对之以“无为”。

也就是摒弃了秦末汉初“以怨报怨”的处事方法,改之为不理不睬,不作不为,与民休息,相安无事。汉文帝“惩恶亡秦之政,伦议务在宽厚”。施行“约法省禁”的政策,以宽厚无为待天下,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说:“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

汉文帝治天下用的是“以德报怨”的老子的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的道家治术。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里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认为,世上的事都应该大化作小,多化作少,用“德”解决矛盾,化解“怨”。老子这里说的“德”是他一惯主张的,“自然而然”的“道”。老子提倡人民虚心实腹、不学圣人言,统治者不去打绕人民,无为而治。世上所有的人在“自然而然”的“大道”之中,以“报怨以德”的胸怀,处理世事。最后,相安无事,无仇无怨。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以,不能把“以德报怨”说成是用高尚的道德去原谅别人的“怨”,而是以平等的姿态放下“怨”,不再纠缠于“怨”。自然而然,平等相待才是“以德报怨”里的“德”。

比如,汉文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站在后世“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立场看,送汉室公主去北方草原苦寒之地嫁给匈奴大汗,是屈辱,是一种充斥着“怨”的无奈。但是,如果站在中华文明大历史的角度,则可以认为汉文帝的“和亲”是“以德报怨”。汉文明是农耕文明,文明程度远高于匈奴人的游牧文明,和亲到匈奴的汉室公主同时肩付着把先进文明传播给落后文明,用汉文化的“德”化解匈奴文化的“怨”的任务,这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民族融合的“大德”。汉武帝以后,不少匈奴部落内迁,匈奴人抛弃了落后文明,学会了汉人的生活方式,最后同化于汉文化中。匈奴人的这种文化改变应该始于汉文帝,汉室公主嫁到匈奴影响了匈奴人的文化。

汉文帝、景帝和窦太后执政时期,一直延用黄老思想治天下,对内与民休息,相安无事,对外和亲匈奴,以德化怨,使汉初民生凋敝的社会逐渐恢复了生机,呈现出安稳祥和的局面。

但是,无为而治,以德报怨也是一种消极的治世方式,它虽然能化解一部分社会矛盾和“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社会矛盾和“怨”只是被缓解,被推迟,但依然存在着,积累着。而且,在社会的发展中,即便化去了旧的矛盾和“怨”,也还会有新的产生。

所以,在窦太后去世,西汉王朝进入汉武帝时期后,社会里的各种新旧矛盾和“怨”,就已经累积的很严重了。汉武帝掌政初期,直接面对的就有三大问题,也就是三大“怨”:

一. 土地兼并严重,地方豪强势力庞大,社会上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二. 被封王的刘姓子孙在自己的小王国里,不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形成割剧势力,和皇权的矛盾日益激化;

三. 由于游牧文明生产力低下,遇有灾荒之时,北方匈奴会南下侵入汉朝农耕之地抢掠,汉武帝初期,这种入侵日益频繁,汉帝国和北方匈奴的这种冲突日益加重。

汉初文景时代采用的无为而治,以德报怨的治世方法已经解决不了这些矛盾和“怨”了,那么,汉武帝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呢?

4 . “以直报怨”的儒治

汉武帝掌政之初,天下骚动的险恶局面,已经不允许他继续无为而治,以德报怨了,加上他本人雄才大略的性格,于是他选择了主动出击,直面矛盾,解决矛盾,有所作为的方式。也就是面对当时汉家天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怨”,汉武帝采用了“以直报怨”的儒家治世的方式。

“以直报怨”是儒家对待“怨”以及治理社会的方式方法,语出《论语》。《论语宪问》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是指直面矛盾,直面“怨”,以真诚、正当、正气和宽厚的方式去解决矛盾,解决“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由于儒学认为皇权天授,君权至上,宣扬皇帝集权和天下“大一统”的思想观。而且,儒学经儒者董仲舒加工,提出了一整套教化人心,维护秩序的道德伦理规范,也提出了儒家应对社会矛盾,或者说“怨”的方式方法,就是“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不是法家严刑峻法的“以怨报怨”,也不是黄老无为而治的“以德报怨”,而是直面矛盾,直面“怨”,以真诚、正当、正气和宽厚的方式去解决矛盾,解决“怨”。“以直报怨”的这种“以礼为本,辅之以法”,相对公正公平解决问题的手段又被称之为“王道”,以区别于“以怨报怨”式的“霸道”。

汉武帝如何用“以直报怨”的方法解决他掌政初期社会存在的三大矛盾,也就是三大“怨”呢?

第一,对内:汉武帝一改对内无为而治的态度,强行迁徙部分地方豪强到茂陵原和其他地区。用征收算缗即财产税的方法,重农抑商,抑制商业豪强。汉武帝直面矛盾,以合理有效的“以直报怨”的方式方法解决武帝初期社会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保持王朝的相对公平稳定。

第二,对刘姓诸侯王:汉立国后,分封的刘姓子孙王国独立于汉朝的版图,不服从中央政府管理,离心倾向严重,成为王朝的威胁。文景时代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掌政不久,用一纸《推恩令》,把各个封王的长子继承权变为所有儿子平等的继承权,把大的封国肢解成小块的地方,削弱了诸侯王们的实力。汉武帝没有用“以怨报怨”的方法消灭诸侯国,而是用相对温和“推恩令”,兵不血刃地解决了诸侯王坐大的问题,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儒家的“以直报怨”。

第三,对外:主动出击,打击匈奴。汉初,北方匈奴经常性地南下汉地侵扰抢略,对汉帝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文景之时,文景两帝采取的是和亲政策,意图以平等亲戚的身份保持两地和平相处,以“以德报怨”的方式化解以前和匈奴之间的“怨”,并且帮助匈奴提高文明水平。

“以德报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汉朝和匈奴几十年大多数时期互市互利,相安无事。但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毕竟比汉帝国低,习惯于用武力抢略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遇有天灾,他们的生存环境艰难时,更是直接南下进入汉帝国抢略他们需要的物质和人口。到汉武帝时期,这种入侵和抢略变得更加频繁。

于是,汉武帝放弃了“以德报怨”式的和亲政策,直面矛盾,“以直报怨”,直接出兵进入北方草原和大漠打击匈奴。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把匈奴人逐到了漠北之外,解除了匈奴对汉帝国的威胁。

在对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并不是采用“以怨报怨”,斩尽杀绝的方式,对于投降,臣服于汉的匈奴人,用内迁安置的方法,给他们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

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以直报怨”的儒家王道思想来治理天下,但他并没有放弃“以怨报怨”式的法家霸道统治之术,也任用酷吏以严刑酷法的统治权术维护集权的统治秩序。汉武帝之孙汉宣帝总结说:“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反映了西汉统治者自汉武帝以来统治思想的特点就是外儒内法,王霸杂用。

5 . 中华文明的发展模式

秦末汉初的大历史,就是一部从乱世争霸,到休养生息,到有所作为的历史。就是从法家治乱,到道家休养生息,到儒家治世的历史。如果用“怨”字,就是从“以怨报怨”,到“以德报怨”,到“以直报怨”的历史。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发展模式几乎是王朝更替之间的发展规律,因为农耕文明的综合生产力较低,恢复和发展被乱世毁坏的社会生存水平缓慢,所以一般新王朝都会在初期采取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这个政策一方面使社会稳定发展,积蓄了王朝的力量,但另一方面就是使内外的社会矛盾积累,越来越严重。所以,在社会恢复和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王朝就会出现一位较为英明的君主,直面解决矛盾,使王朝平稳发展。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往往是使用以儒家为主的“王道”。就是“以直报怨”,以直、正、诚、宽、恕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再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以怨报怨。

事实上,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德报怨”不仅仅是道家的无为思想,它还是中华文明的一面旗帜,关键点是“以德化怨”。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曾经数次在汉民族的土地上建立政权,统治汉民族,但基本上到最后都归化于汉民族,实际是先进文明同化了落后文明,使各民族不同的文明共同化入中华文明之中,这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以德报怨”。

而“王道”和“霸道”的杂用,以儒为主,儒法道并用,以“德”、“礼”、“法”的秩序治天下,就成为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基本治理天下的政策方针,也使得中华文明一路前进而辉煌。

作者简介:

孟维:男,一九五七年出生,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发表有长篇小说《蓝的天空蓝的海》,专论《走进美学》系列,《中西方文化比较》系列,《重读“老子》系列,《中华文明的起源》系列,以及诗、散文等一百余万字。

0 阅读:8

耀哥说史

简介:读史以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