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年轻人缴费为家乡父母养老,为何引起骂声一片?

方觉时 2024-05-10 19:52:33

在如今,养老金缺口问题已经不算新闻了。在老龄化深化的现在,年轻人对于养老保险的缴费意愿却始终不温不火,该如何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家提出了“年轻人缴费为家乡父母养老”的建议,即年轻人养老保险交的多,那么父母退休后也领的多。以此通过年轻一代的经济支持,为老年父母提供更加稳定和充足的养老保障。

然而,这一建议并未如预期般得到年轻人的普遍响应,反而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质疑。为什么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却不被年轻人所认可呢?

在传统观念中,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内部的支持,即“养儿防老”。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许多年轻人为了求学、就业等原因离开家乡,无法长期陪伴在父母身边;另一方面,即使子女能够留在父母身边,也可能因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照顾和支持。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养老需求。

传统模式难以维系也就体现出健全国家养老体系的重要性,但养老金缺口又成为了一大难题。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在财新传媒举办的首届"中国养老产业论坛"上指出,养老金在现有制度下,提费增税空间有限。如果我们还希望增加筹资,必须要让参保人感觉'多缴的钱得到好处了,在目前的年轻劳动群体中,这种"缴"与"得"的联系尚未打通。

在朱恒鹏看来,当前职工养老保险能扩面的空间是大量年轻的灵活就业者,但这一人群现在参保率、尤其缴费率仍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交钱要看三十年以后领的钱,很难预期。

那解决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年轻人交钱、家乡祖父母领钱。

在专家看来这无疑会大大提升年轻人缴费的积极性。

但专家看似一举两得的建议却遭到了年轻人的大量吐槽,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他们正处于事业起步和家庭建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不仅要承担自己的生活开销,还要支付房贷、车贷等负债,以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提供足够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要求他们为家乡的父母缴纳养老费用,无疑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

再者,由于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年轻人对缴费养老的效果和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自己缴纳的费用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或者在父母需要时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保障。这种担忧和不信任使得他们对缴费养老的意愿降低。

更重要的是,一些年轻人认为,要求他们为家乡的父母缴纳养老费用可能存在公平问题。他们指出,一些人的父母拥有足够的养老金或储蓄,无需子女的经济支持;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家庭贫困或父母失业等原因而需要承担更重的养老负担。因此,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年轻人为父母缴纳养老费用可能并不公平。

就如网友所说,我有钱直接给父母不好吗,偏要绕一圈整的这么麻烦?

如何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或许是一个更应该思考得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制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稳定的保障。

再者可以尝试鼓励家庭养老与社区支持相结合,在推动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的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家庭养老与社区支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贴心的照顾和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奖励和支持。

“年轻人缴费为家乡父母养老”的建议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恐怕从网友的反映来看,专家的建议似乎并不接地气也不得人心。

0 阅读:0

方觉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