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这个词最早出于《管子·小匡》,是春秋时期齐国相管仲提出的,这个概念一直沿用于历代封建王朝。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一直是农业社会形态,农民占据国家绝对地位,封建王朝的税收、军备、人力等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民,按理说统治者应该将农民放在整个社会阶层的第一位,但是为什么还明目张胆的提倡“士农工商”呢?难道就不怕农民生气?
农民想不想当“士”?
在古代封建社会,农民一直是被压榨的对象。被谁压榨呢?地主阶级和官僚主义,他们从土地、税收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层层剥削,最终导致历代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农民是最能吃苦的,其实这样说有点片面,试问谁想吃苦,谁不想享受,但是没办法,不吃苦就要饿死,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真的到了吃尽天下苦,却依然要面临饿死的时候,才会揭竿而起,对封建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
但是农民想要入“士”,是需要一定的渠道的,没有渠道只能当农民,一辈子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先秦时期的管理选拔:战争时期通过军功制度;文官上,主要依靠世袭、推荐、保举等。要么祖上就是当官的,要么朝廷里有人能推荐,推荐人级别越高,被推荐的官职也就越高。
到了汉朝,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这个制度与秦朝的管理选拔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各郡县、乡村都有负责“官探”进行观察考核,一个人如果品行好能力大,就会被推荐为官。由于这种制度有很大的“内幕”,造成很多官员有很深的裙带关系,结党营私现象屡见不鲜。西汉的“窦家”、“霍家”,东汉的“何家”、“王家”等。
一直到曹魏时候,由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对管理选拔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以“州”、“郡”、“县”、“乡”等不同行政单位,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官吏选拔,而且这些“代表”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比我我们所熟悉的王祥“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故事,就是他们的孝道感动了乡里和考核官,最终他们都能入朝为“仕”。这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出“门阀士族”的社会特点。被诸葛亮骂死的司徒王朗,就是“世居东海之滨,举孝廉入仕”。
所以在隋唐以前,读书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遇上“伯乐”,书就等于白读。
科举制的出现
“九品中正制”一直沿用到隋朝初年,隋朝开始出现“科举制”,但是隋朝的科举制不同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只是把一些地方上推荐过来的“候选人”集中到中央进行集体考核,等于是之前“九品中正制”的改良版,但是其意义上已经有了科举的形态。
唐朝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并且规定读书人可以参加考试,“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已经被废除。大量的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获得入“士”的机会。唐太宗看着进进出出的学习,高兴的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一直到宋朝时,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统治者鼓励平民读书考试,并在各个地方设置相关的场所为考生提供方便,各种类型的学校和私塾开始盛行。
宋朝皇帝宋真宗还亲自写了一篇“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煤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琴向窗前读六经。
宋朝的汪洙更是说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照封建统治者的鼓励读书,每个人都想当“士”,地谁来种呢?统治者就不怕平民荒废种田去读书考试了,连地税都收不上吗?
这就要从古代的土地制度开始说起了。隋唐以前的管理选拔制度对普通农民而言基本是没用的,所以农民就一辈子老老实实的种地,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满脑子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但是科举制的出现给了普通农民做“士”的机会,成为“士”,才能成为“仕”。
隋朝到唐朝前期呢,主要是实行“均田制”,每家每户按人口分配土地,每户呢要按人口每年给国家缴纳一定量的粮食或者财物,或者可以去给国家当义工。唐朝中期呢,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两税法”,以“户税”和“地税”取代“租庸调”,按户收税,有多少地收多少税。所以那时候开始就有很多农民选择读书,因为收税不按照“人头”来了。但是到了唐朝后期“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量农民无地可耕。
宋朝统治者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想有多少地就有多少地。有多少地就按照多少地收税,没有地的就不收税,可以去从事工商业,做做小生意啥的,而且做生意也不收税,所以宋代工商业非常发达,经济非常繁荣。
明朝和清朝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统一分配土地,每家每户的土地丈量入册,按照土地的好坏分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所要缴纳的税费也不一样。清朝雍正时,取消人头税,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农民虽然有了考试当官的机会,但是依然要面对每年的“赋税”,如果把时间都花在读书上,就没有时间去种地,家里有地还好,家里其他人可以去种,但是如果没有地,或者土地卖给了地主,需要去当“佃农”,就等于没了经济来源,“范进中举”我们都知道,二十岁考试一直考到五十多岁,家里的老母和妻儿都饿的两眼发光,如果不是他老丈人接济,早就玩完了。但是他一旦考上了,等待他的就是荣华富贵,就像宋真宗说的,要美女有美女,要地有地,要车有车,要钱有钱。可以看出,在古代,农民家庭培养一个读书人需要冒多大的风险,为什么我们会经常看到古代人说的“穷酸书生”,就是因为读书没有了经济来源。
“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 ”
所以古代统治者宣传“士农工商”,把农民放在第二位,农民是不会生气的,相反,还会鼓励自己家孩子读书,将来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