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这种常见的坚果几乎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嚼着花生看电影,饭后嗑几颗花生,花生酱抹面包......花生的身影无处不在。
但你可能没想到,这样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竟然和癌症扯上了关系!有研究表明,花生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加速癌细胞的转移。这是真的吗?花生真的有害健康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花生背后的科学真相。
花生,这个“坚果界的营养大咖”!花生可不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小零食,它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营养大咖”,身藏多种养分,功效颇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花生的“营养密码”,看看这个小小的坚果,为什么能在营养界“称王称霸”。
首先花生是个蛋白质大户,你可能没想到,这么小一颗花生,蛋白质含量竟然高达20%~30%!这些蛋白质,可都是植物性的优质蛋白,尤其是对于素食主义者来说,简直是补充蛋白质的绝佳选择。
相比动物性蛋白,花生的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还不用担心胆固醇过高的问题。可以说花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蛋白质宝库”。
但花生的营养远不止于蛋白质,它还是个“健康脂肪”的提供者。花生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总脂肪酸的40%~50%。
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坏”胆固醇,预防心脏病,美国心脏协会even建议,用花生等坚果,来替代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对心脏健康大有益处,看来花生虽然脂肪含量高,但都是“好脂肪”,怎么吃都不怕!
花生的微量营养素同样惊人,花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镁、锌、铁、钙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B族维生素,如烟酸、硫胺素等,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矿物质如镁,则参与体内300多种生化反应,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总之花生就是一个微量营养素的“富矿”,每一口,都能为你的健康加分。
如此全面的营养让花生的健康益处也“多多益善”,多项研究表明,适量食用花生,可以降低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这主要归功于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等活性成分。例如花生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植物固醇,则可以阻断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起到降脂的作用。
有研究甚至发现,经常食用花生的人,体重增长反而更慢,这可能与花生产生的饱腹感有关,吃了花生,就不太想吃其他高热量的食物了。
当然再营养的食物也要适可而止,花生的热量可不低,每100克就有500~600大卡,如果不加节制地吃,很容易摄入过多的能量,导致肥胖,所以营养学家建议,每天吃一小把花生,大约30克左右,既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又不用担心热量过剩。
所以这可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营养大咖”,蛋白质、健康脂肪、微量营养素,应有尽有,堪称“坚果界”的翘楚,适量食用花生,对健康百利而无一害。
花生,是癌症转移的“帮凶”吗?前文我们谈到花生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健康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对健康大有裨益。
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却发现,花生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癌症的转移有关,这一发现,无疑给花生的“营养名片”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花生与癌症转移,究竟有何关联?
科学家们发现花生中含有一种叫做“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PNA)的物质,这种凝集素能够特异性地与癌细胞表面的Thomsen-Friedenreich (TF)抗原结合,而TF抗原,恰恰是癌细胞转移和invasion的重要标志物。
一项发表在《肿瘤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PNA能显著促进结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和侵袭。研究者们推测,PNA可能通过激活癌细胞的某些信号通路,如PI3K/Akt pathway,来促进癌细胞的运动和转移。
除了PNA花生中还含有一种“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类由黄曲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主要污染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可显著增加liver癌的风险,而花生恰恰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之一。
一项在中国广西开展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呈正相关,高暴露组的肝癌风险是低暴露组的3.5倍,这提示我们在食用花生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
尽管有上述发现,但花生与癌症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一些研究反而发现,花生具有抗癌活性。例如花生中含有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多酚类化合物,被认为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和抗癌物质。
体外实验显示,白藜芦醇可抑制多种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一项对大豆、花生、豆腐等食物的研究发现,摄入这些食物,与breast癌、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可见flower生的抗癌效果,同样不容忽视。
当花生遇上特殊人群,好事也可能变“坏事”花生这个营养价值颇高的坚果,几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零食”。但在享受花生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大快朵颐。对某些特殊人群而言,花生可能从“健康盟友”变成“健康隐患”,少吃或不吃反而是明智之举。
首当其冲的就是花生过敏人群。花生是最常见的食物致敏原之一,约有0.6%~1%的人对其过敏。这些人一旦食用花生,就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胃痉挛等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更麻烦的是花生过敏很难根治,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不能接触花生及其制品。所以对于有花生过敏史的人来说,再诱人的花生,也要坚决say “NO”。
其次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应少食花生。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植物蛋白,这固然是其营养价值的体现,但对胃肠功能不佳的人而言,却可能是一种负担。
高脂肪食物会延长胃排空时间,加重胃酸反流;而植物蛋白不易消化,可能引起胀气、腹痛等不适。因此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患者,应尽量avoid进食花生,以免加重病情。
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花生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有助于改善代谢,降低心血管risk。
但另一方面,花生的热量很高,每100克就有500~600大卡,食用过多极易引起肥胖,而肥胖恰恰是这些chronic疾病的“”祸根“”。所以,这类患者食用花生,一定要严格控制量,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癌症患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也应慎食花生。前文提到,花生中的某些成分,如花生凝集素、黄曲霉毒素等,可能引起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食用花生会直接导致癌症,但对于已经患癌的人而言,任何可能促进肿瘤形成的因素,都应尽量去除。
特别是一些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更应避免食用可能刺激肿瘤生长的食物,导致患者在制定饮食计划时,不妨与主治医生好好沟通,选择最安全、最有益的食物。
孕妇和儿童也是食用花生需要特别注意的人群。孕妇摄入过多花生,一方面可能胎儿生长发育,引起巨大儿、早产等;另一方面,孕妇花生过敏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过敏性疾病。
而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进食花生更是一大隐患。幼儿的咀嚼功和吞咽功能不完善,花生容易引起哽塞和窒息。有数据显示,花生是3岁以下儿童食物相关窒息的首要原因,因此为了baby的安全,在给孩子补充坚果时,花生最好还是“靠后站”。
花生虽好但对特殊人群而言,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过敏人群、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癌症患者、孕妇和儿童等,都应慎重考虑是否食用,以及食用多少。毕竟,再美味的食物,也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
结语花生这个集美味与营养于一身的“小零食”,在我们的餐桌上可谓占据了重要一席。它高蛋白、富矿物质、含多种有益健康的活性物质,堪称坚果中的“营养之王”。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花生并非完美无缺,它可能引发过敏,可能助长癌细胞转移,热量也不容小觑。
总之再好的食物,吃对了才能成为“良药”,吃错了也可能变“毒药”,花生虽好也需因人而食、因时而异,只有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遵循科学的饮食法则,适量搭配其他食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花生的营养价值,吃出健康,吃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