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还没被逼疯的人,都很懂得“甩锅”

迎蕾评情感 2024-01-04 14:43:01

如果有人说你坏话,贬低、打击你,你会不会也这样想:

“为什么要这么说我?”

“我满脑子都是这些坏话,根本睡不着。”

“我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差劲?”

“一定是我自己哪里不够好,不然干嘛说我呢?”

扎心的是,你想了一天,就相当于被骂了一天。

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蛋。

其实这是一种“内归因”式的思维陷阱。

自己被“叮”了,就认为一定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做法、表现有问题。

所以,哪怕最开始觉得这些坏话很不可理喻。

一个人思来想去久了,也会怀疑:

别人对我的印象这么糟糕,一定也有我的问题。

但渐渐地我发现:身边那些情绪相对稳定、生活很自洽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早就掌握了“甩锅”的能力。

这种能力,让TA们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和稳定感,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 “自我批判”,所以成长得特别快,精神状态也特别松弛。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如何拥有“甩锅”的能力。

面对一个不太好的结果、反馈和评价,或许,我们可以学着从另一个更积极的角度看待它。

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其实会得到“坏结果”。比如:

为年会精心准备了一套礼服,但恰巧和某同事撞衫了,被其他人阴阳怪气地调侃:

“撞衫谁胖谁尴尬,没人苗条还跟人家穿同样的衣服”;

做了很久攻略的旅行,你因为缺氧中途折返,一起旅行的朋友很不满:

“出来玩哪有这么娇气的,你再坚持一下不行吗?”

遇到这种事后,很多人习惯把坏结果归咎于自己,自信心和自尊心也随之拉低。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

结果不好,可能不是任何人的错。

有时,仅仅是因为当下所处环境的问题。

就像我的一位来访者,在体制内工作了很多年。

前两年从分部调回总部后,几乎天天失眠。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总会想:

“我今天说话有没有得罪谁?下午谁谁跟我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发生的某件事我有没有处理好?”

他因为失眠问题来做咨询,却一直在聊有多不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

“分部的人际关系很简单,总部却因为部门更多,人员非常复杂。我就像张白纸一样什么都不懂,每天都胆战心惊,就怕犯点什么错。”

咨询一段时间后,他突然告诉我:

“老师,我失眠治好了,前天我请了10天假回老家,现在睡得那叫一个香。”

我问他为什么睡得那么好?

他说,因为不用再琢磨单位里的那些破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我觉得自己好多了,希望以后也别经常失眠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9.3万人点赞的热梗:

看了那么多次医生,吃了那么多药,结果还是辞职对身体健康最有效。

但其实更重要的,是离开那个你不适应、不适合你的环境。

我学“自体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体会:

人只有在信任的环境下,才能与外界建立比较好的关系。

比如,孩子必须先信任父母,才能把大人的话听进心里;

员工必须先信任上司,才能愿意和同事、合作伙伴打交道;

妻子必须先信任丈夫,和公婆、亲戚相处才会比较融洽。

所以有时候,真的没必要苛责自己。

有些结果不如人意,其实是应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话:

“不要责怪花开不了,让花待在能开花的环境里也很重要。”

人想让自己“开花”,得学会审视自己成长的“土壤”。

把坏结果归因于环境,不是让我们去抱怨他人,而是要停止责怪自己。

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调整方式。

前段时间我工作、家庭压力都大,情绪很不稳定,就加入了一个“夸夸群”。

在这个群里,无论讲了什么,很快会有人“吹捧”,让我忽视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更多的优点。

比如,我说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群友们夸我:

“侧面反映出你好奇心很强,乐于接受新事物。”

有人说他做事优柔寡断,群友们夸他:

“说明你心思很细腻,顾全大局。”

“夸夸”带来很多快乐,甚至让我忘了最开始是因为什么情绪不好。

于是我还加入了豆瓣的“夸夸组”,和16000多名网友一起在线求夸。

久而久之,我产生了一个体会:

无论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好是坏,心情是喜是悲,都会想要“被人夸两句”。

夸奖,有助于我们调整“自利性偏差”。

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习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优点,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

有的人习惯反过来,像我的来访者,总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将成功归因于别人。

这种和自利性偏差相反的认知,会带来很多内耗、愧疚和羞耻。

当然,自利性偏差也不完全是好的。

就像《黑暗荣耀》里的妍珍,把所有问题丢给别人,绝不怀疑自己有问题,虽然不内耗,但伤害了很多人,到头来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所以,我们需要调整自利性偏差,形成一种更积极的“甩锅”心态:

把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甩锅给环境。

比如,你在职场上混得没有另一个朋友好,可能是因为你进入这家公司的时机不对、公司经营不善、没有遇到一个赏识你的领导、负责销售的同事不给力......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职场得意呢?所以真的不用太怪自己啦!

说不定你有朋友那样的条件和环境,会做得更好。

书籍《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中提到一个观点:

人会创造积极的自我叙述,自利性偏差就是其中一种。

面对一个不好的结果,如果全归因于自己,会导致自我PUA、内疚、自卑、抑郁、消极等等;

如果将不好的结果归因于环境,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就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一个人从自卑变自信的基石。

这种调整方式有一个作用:自我赋能。

结果不好已经够让人沮丧了,如果再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内在力量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枯竭。

而调整自利性偏差,就能避免内耗,提高自尊与行动力,使我们更有动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等到内在力量充足了,再来反思自己的问题,整体上,便能让自己越来越好。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

有时候我们不必太计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坏结果。

而是先用一种自我赋能的方式,让自己有力量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问题得到解决,自信和活力也得到保全。

想要做到合理的“甩锅”,我们需要:

a.不去抱怨他人,停止责怪自己。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的归因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内归因,归因于自身;

一种是外归因,归因于外界。

这被称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内归因,是很多人自我PUA的源头。

比如,结果不好,归咎于自己不够好。

这时,我们需要多做合理的外归因:

不过度抱怨他人,但心里知道事情发展成这样,外界也有一定的责任;

不过度指责环境,但心里知道如果换一个地方,可能不会发生这种事;

不过度要求外界,但心里知道如果再有同样的事,自己一定会处理得更好。

冷静的外归因,真的能减少很多心理包袱。

b.学会“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是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提出的理论。

它是指:处在糟糕、痛苦的状态中时,能够安抚、关心、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就像日剧《非正常死亡》里,女主角背负着沉重的过去,但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她都喜欢对自己说:

“有功夫绝望的话,还不如去吃点好吃的呢。”

不管现状有多糟糕,都积极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应对方式,能够保护我们远离自我批评、自我否定。

c.积极“体验自我”

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是指由此时此刻的体验和经历构成的一种自我。

这种自我比较强大,让我们有能力活在当下、活出自己。

比如,没有生长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那就努力创造一个。

换一份更有动力的工作;搬出糟糕的原生家庭;工作之余做一些提升幸福感的事;和互相喜欢、信任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不恐惧过去,也不焦虑未来,只需要把握现在的一切。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能体验到更多“小确幸”,进而有动力创造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

人拥有了合理“甩锅”的能力,生活态度会焕然一新。

我们时常用一个词来形容会合理“甩锅”的人:潇洒自如。

比起追究问题到底在哪里,更重视如何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生活态度,如同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别去在乎那些纠缠自扰的念头,其实就去掉了生活中90%的烦恼。

剩下10%的烦恼,则用行动力和积累慢慢解决。

这样一来,生活就化繁为简,我们也拥有了比对错更重要的东西:幸福。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此刻心理APP入驻咨询师。真实姓名:李心洁。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0 阅读:0

迎蕾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