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在危机中即位后不仅清除王氏势力还在各方面推行改革

史海撷英 2024-04-21 19:28:39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及奴婢问题日益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再加上内部继承人问题,皇权衰落,外戚专权,已经严重威胁西汉政权的统治。

土地兼并和奴婢问题严重

汉武帝时期贵族、官僚和豪强富贾势力开始发展起来,土地兼并问题在汉武帝之时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当时董仲舒已经觉察到土地兼并的危害,从而提出了“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政策,但由于当时的土地兼还远远威胁不到汉武帝的统治,因此汉武帝未能够加以重视,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汉武帝之后,贵族、官僚和豪强富贾的发展,使得土地兼并更严重,出现了贵族“田宅无限,与民争利”,官僚“多规良田,役使贫民”,豪强富贾兼并农人的局面。

土地兼并的结果,“不仅使许多农民丧失了土地,使阶级矛盾向着尖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大量的土地兼并,使得原有的自耕农丧失土地,无力养家,为了生存不得不自卖为奴婢,因而奴婢问题也凸显了。到了元成时期,土地兼并更严重,如元帝时期的张禹就“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多买田至四百顷”,又如成帝时,红阳侯王立不仅兼并耕地还“占垦草田数百顷”。以致出现了“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的严重局面,严重威胁了西汉政权的统治。

自然灾害不断与外戚专权

西汉后期,自然灾害不断,元帝即位之时,“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琊郡人相食”。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岁比不登,仓廪空虚,百姓饥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加上土地兼并,出现了“以饥谨、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的现象,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动荡不堪,威胁了西汉的统治。

统治阶层,皇权势衰,外戚专权,内部外戚与外朝官僚斗争不断,西汉社会出现了“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成帝即位,因其母为王家之人,开始倚重外家,如“以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而后王凤辅政十一年,王家由此而兴,出现了“家凡九侯,五大司马”的现象,可见外戚专权甚为严重。

刘欣

综上可见,西汉后期已是危机累累,各种社会问题不断且日益突出,汉哀帝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下登基称帝,面对岌岌可危的汉室统治,汉哀帝开始进行各项改革,希望中兴汉室。

汉哀帝乃“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汉哀帝原本不是元帝嫡脉,但汉成帝刘骜十分宠爱赵氏姐妹,竟然为了保证赵氏姐妹的至尊地位,自己的几名婴儿都在成帝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杀掉,以至于汉成帝无嗣。在此背景之下, 哀帝祖母傅太后贿赂赵氏姐妹及称帝舅王根,“昭仪及根见上亡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汉成帝也非常赞赏刘欣,随后立刘欣为皇太子。绥和二年(前7年)成帝猝然驾崩,刘欣随之得以即帝位。

清除王氏势力

正如吕思勉所指出的 “哀帝即位之初欲有所作为 ,然因欲正人而不能正己,卒为外戚嬖幸阻挠败坏”。 一即位就开始为清除王氏势力而做准备。“上少在国,见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悒悒。”汉哀帝看到了外戚专权的危害 ,因而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消除王氏家族的势力。 在他看来,外戚傅氏、丁氏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力量,因而一即位就开始扶持两家, 大肆分封加爵,“成帝大行尚在前殿,而傅太后封傅妃父晏为孔乡侯,与帝舅阳安侯丁明同日俱封”。王氏也没有束手待毙,用王莽请辞试探哀帝,于是“太后诏莽就第,避帝外家。 莽上疏乞骸骨”,王氏此举即赢得舆论盛誉,大赞王莽之贤,如《汉书》所载:“莽故大司马,辞位辟丁、傅,众庶称以为贤”,哀帝陷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王莽‍

若准王莽辞职,就会显得自己不秉承先帝意志且心胸狭窄;若不准允,则会显得自己软弱无奈。因而面对王氏的挑衅、试探,结果“谦让未皇,孤独特立,莫可据杖”的哀帝决定暂时避免与王氏决裂。于是他恳求太后、王莽收回成命,“皇帝闻太后诏,甚悲。大司马即不起,皇帝即不敢听政”借以稳定大局。此次交锋,王氏占据优势。但很快哀帝“就藉遵循先帝倡导的‘以孝治天下’的传统,通过为祖母、父母加尊号、尊谥的方式向王氏发难”。刚开始王莽等据理据争,使得汉哀帝免董宏为庶人。但在颇有智谋的傅太后的坚持下,最终“太皇太后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此次交锋,双方可谓平分秋色,但哀帝深知王氏专擅朝政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不可一蹴而就。

此后,随着皇位渐渐稳固,哀帝对王氏的态度逐渐强硬。随后哀帝下令群臣议论为共皇立庙京师之事,遭到孔光、师丹等人反对,哀帝很反感。数日之后,当因傅太后宴会中的席位问题与王莽发生激烈冲突时,哀帝竟然果断解除了王莽的职务。但是大臣们很同情王莽,因而哀帝为缓解舆论压力,给予了莽某些政治、经济上的优遇,但使之远离政务。同时,在汉哀帝的支持下,司隶解光收集王根等人贪赃枉法、在成帝丧期内公然聘取女乐、置酒歌舞等罪状。哀帝“遣就国。免况为庶人,归故郡。根及况父商所荐举为官者,皆罢”,清除了王氏在朝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哀帝显示出了一定的统治才能。

汉哀帝的一些改制措施

汉哀帝生活在西汉后期,这一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外戚专权,社会动荡不堪,汉哀帝为挽救西汉危局,首先解决了外戚王氏的专权,暂时清除了王氏的势力,巩固了皇位。哀帝推行了罢乐府,提倡三年丧礼,正定陶王、王太后、王后名号,重新制定皇帝宗庙礼制等改革。

刘欣

汉哀帝暂时清除了王氏的势力,但为挽救西汉,为进一步巩固皇权,同时解决西汉后期的种种危机,开始实施一些改革措施。首先罢乐府。西汉后期,乐府演奏的乐舞大多为萎靡之音,不仅有伤风化,而且由于权贵、富贾僭越礼乐,出现了“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过度,至与人主争女乐”的现象。不利于皇权的维护,因而本身不好音乐的哀帝为重新确立君臣尊卑的次序,就下令“郑声淫而乱乐,圣王所放,其罢乐府”。罢乐府是历史的必然,是振兴汉室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振兴汉室就必须解决萎靡腐败的社会风气其次,而罢乐府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哀帝罢乐府的事件,实际上折射了西汉从强盛到衰微的一个过程。”

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哀帝接受孔光、何武建议:“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诸名田畜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收到了“田宅奴婢贾为减贱”的效果。另外,哀帝对宗庙制度也进行了改革,采纳刘歆的六世“亲庙”制建议,即由始祖庙、六世“亲庙”组成“七庙”,而且有功德的皇帝宗庙可以“祖”、“宗”尊号,其数量不限。刘歆的六世“亲庙”制的真正目的或许在于扶植刘氏宗室,以抗衡外戚,因而得到了哀帝的重视与支持,并开始据此改革皇帝宗庙礼制。虽然哀帝是希望效法武帝、宣帝中兴汉室。如郭善兵先生所说:“雷厉风行地推行以废除元成弊政,抑制王氏为主要内容的礼乐、政治、经济、学术诸多改革,以振颓起弊,强化皇权,挽救汉朝的国运,以图成为名留青史的中兴之君。”但是他扶植的傅、丁外戚毫无建树、声望,而倍受宠幸、重用的董贤等人也是平庸之辈。因此,实行的若干改革措施再遇到抵制之时,往往因缺乏决心而因人废法,更令人惋惜的是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在位仅6年的哀帝驾崩。支持改革的董贤等人却资望浅薄,素无谋略,面对元后、王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的宫廷政变,以致董贤等竟仓皇无措,束手待毙,于是权力转瞬易手,直接导致哀帝为挽救汉朝统治而付出的种种努力都付诸东流。

2 阅读:22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