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汉2个师击溃桂军9个师,陈赓却急电:快撤,不留一兵一卒

历史大家先生 2023-12-08 16:49:00

“周希汉,停止追击,立即撤回来!不要在西岸留一兵一卒!”

陈赓紧紧捏住话筒,语气急促地对电话那头的周希汉说道。

司令部的众人都疑惑不解地看着他。明明周希汉的13军刚刚还击穿了桂军防线,把敌人9个师撵得到处跑。

这时候陈赓不下令乘胜追击,却这么急切地命令13军撤退?

“司令员,为什么要撤退呀?”一名指挥官问道。

陈赓便将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大家听完后都惊出一身冷汗。

还好陈赓司令员反应快,要是真的让周希汉带兵追上去了,后果不堪设想!

陈赓究竟为什么要命令周希汉撤退呢?

“请君入瓮”的破解之法

1949年5月的一天下午,二野第4兵团第13军正在赣江边作战,他们的对手是白崇禧的桂军。

正因为面对的敌人是白崇禧,陈赓才会让周希汉在轻松取胜后赶紧撤退。

提到白崇禧,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的外号——“小诸葛”。俗话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

白崇禧那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也确实当得起这个外号。他的智谋——或者说狡猾——也是出了名的。

在当年的抗日战争中,白崇禧曾指挥过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歼灭日军15000人。这场昆仑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之一。

当然,白崇禧还打过其他许多胜仗。即使是我军高层,经过研究后也认为,在所有中国军阀中,白崇禧是实力最强的一个,危险性也最高。

在渡江战役期间的这场战斗中,白崇禧的桂军出动了足足9个师,而周希汉这边只有2个师。

两边兵力差距明显,正常情况下,桂军也许不能取胜,但也不会被我军2个师歼灭。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双方开打没多久,周希汉就向陈赓汇报了战果:桂军被我军打得丢盔弃甲,还在不停向后溃退呢!

这似乎是个好消息,但陈赓一听就觉得不对劲。

他不是不信任周希汉,实在是白崇禧这个人太狡猾了,心眼儿多得数不清。

9个师打2个师,还被打得抱头鼠窜,“小诸葛”白崇禧真能把仗打成这样?

“现在13军正在地形较狭窄的渡口边,易守难攻。”

陈赓对司令部众人分析道:“我认为,白崇禧是故意让部队后撤,想把13军从渡口处引出来。13军一旦离开渡口,白崇禧就会派兵切断他们的退路,然后调集大部队围歼13军。”

不得不说,陈赓还是很了解白崇禧的。他所说的,正是白崇禧的真实意图。桂军并非真的被击溃,而是在引13军追上去。

白崇禧对自己这一计策很是满意。作为国军中最会打仗的大将之一,他想出的战略几乎次次成功,每回都能为他带来巨大战果。

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渡江战役中,自己这一手“请君入瓮”,竟然会被陈赓一眼看穿。

眼看13军迅速后撤,从西岸直接撤回了东岸,白崇禧也只好命令部队从赣江西岸撤离。

陈赓之所以能够看出白崇禧的阴谋,还是因为他仔细研究过白崇禧的各种战例,对白的指挥风格可谓了如指掌。

“小诸葛”的征战之路

1924年,白崇禧和李宗仁、黄绍竑率“定桂讨贼军”击败沈鸿英、陆荣廷,一统广西时,同样使出了引敌军自动往口袋里钻的计策,大败沈鸿英。

当时,陆荣廷的军队主力已经被歼,只能宣布下野。沈鸿英便接管了他剩余的部队,总体兵力超出“定桂讨贼军”一倍以上。

沈鸿英以为胜券在握,兵分三路对李、黄、白发起猛攻。白崇禧把一个营的兵力放在武宣,和攻来的敌军一个师展开激战。

白崇禧率兵坚守两个昼夜后,李宗仁的援兵赶到,两股部队里应外合,成功击溃敌军。

紧接着,白崇禧又攻占了柳州这一重镇,随即用出“围三阙一”的战法,攻克桂林。

被兵力远少于自己的白崇禧击败,沈鸿英不禁感叹后生可畏——白崇禧这时候才31岁,沈鸿英已经54岁了。

“白崇禧,真可谓小诸葛啊!”沈鸿英说。这之后,白崇禧“小诸葛”的名号就传开了。

1931年之后,日军在我国东北的土地上肆意妄为,还对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虎视眈眈。

面对步步紧逼的外敌,蒋委员长却还在那“攘外必先安内”,令国内的爱国人士愤怒不已。

白崇禧也对老蒋这种不抵抗做派很是不满。1936年6月,他和李宗仁、陈济棠联合起来,组建了“抗日救国军”,并通电全国,向老蒋施压,要求对日宣战。

白崇禧这时就开始为将来的抗战做准备了。为了使广西有一个更加稳固的后方,他提议将广西首府由邕州(今南宁)迁往桂林。

桂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山体上遍布天然的岩洞,这些都是可以在战时用作防空洞的。而且桂林离海岸比较远,不容易受到日军的海陆夹击。

白崇禧的这一提议很快被通过,桂林成为了广西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在1937年8月的淞沪会战中,白崇禧也在尽心尽力地抗日,只可惜老蒋不肯听他的。

中日军队打得最激烈的时候,白崇禧也在亲身深入一线督战,与前线的官兵讲师交流,以做到知己知彼。

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白崇禧得出结论:淞沪地区是狭长的三角形地带,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就算把再多部队投送到这里,也只会成为装备精良的日军的活靶子。

白崇禧前去会见老蒋,提议将部队从淞沪撤出。

面对综合实力更强的日军,中国军队应该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再做打算,绝不能和对方死拼。

可老蒋是一点都听不进去,还说:“谁敢撤退,军法从事!”

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上苦苦支撑三个月,最后日军调来10万援军从杭州湾登陆,将这些早已疲惫不堪的将士彻底击垮。

白崇禧尽了最大努力去收拢溃军,但这场淞沪会战,已经输了。

不难看出,白崇禧确实有着强大的指挥才能,是桂军乃至国军的一员强将。但面对陈赓和毛主席,“小诸葛”也难以找到获胜的机会。

穷途末路

1949年11月,桂军在我军的猛烈攻势下,已经无力支撑。

得知白崇禧要带桂军往广东逃窜,毛主席立即向前线发报,表示我军一定要抢先占领敌军后方。

主席说,白崇禧现在没有多少兵力,但他人十分机灵,除非走投无路,否则一定不会与我军决战。

所以,我们要在桂军逃窜时可能经过的地点,如柳州、南宁甚至昆明等地事先设下埋伏,做好一直追击他们的准备。

这一策略的规模之大、设置之绝妙,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随后,四野和二野集中优势兵力,兵分两路同时突袭云贵和两广,将桂军的退路彻底切断。

在陈赓的指挥下,我军将国军逃军团团围住,只用了数日,就将敌军主力全部歼灭,并成功解放广东。

在桂军被死死压制住、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的时候,白崇禧还在想方设法把败兵接走。他决定带败兵坐船去涠洲岛,然后撤到海南,正好他的“老伙计”陈济棠现在就在海南。

白崇禧花费几百根金条的巨款,找陈济棠“租”了几艘船派去广西,想说把剩下的桂军都接走。

可他在涠洲岛的码头左等右等,从白天等到黑夜,又从黑夜等到第二天黑夜,码头上还是静悄悄的。

这时候,桂军正遭到解放军铜墙铁壁般的围攻。

12月4日,南宁解放;12月6日,钦州的桂军不到一天就被歼上万人——这里是桂军最后的大本营;12月7日,桂军残部被全歼,钦州解放。

至此,桂军除了往南逃去越南的2万人以外,其余部队被解放军全部消灭。

“小诸葛”的结局

涠洲岛上,一个男人孤独地站在码头上。

连续两天,白崇禧一个兵都没接到。他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军队,就这样覆灭了。白崇禧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白崇禧为什么想把桂军接走?因为他要是没有军队的话,也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今后到哪都是受制于人。

但他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现在广西已经被解放军解放,能听从他调遣的桂军也已经没了。最后,白崇禧只能独自一人前往台湾,余生都活在老蒋的阴影之下。

尾声

抗日战争时期的白崇禧和桂军,无疑为驱逐侵略者、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桂军作战意志顽强,敢于与日军拼刺,奋勇抵御外敌,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虽然桂军后来还是站在了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他们的这份功劳是抹不掉的。

但白崇禧错就错在,他站在了国民党反动派那一边,而远离了人民。

身为“小诸葛”,白崇禧为了扩大势力谋算一生,最终却落得那样一个结局,只能说令人感叹。

6 阅读:3229

历史大家先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