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感动中国”刷屏了,评论区却炸了锅。有人说,如今的“感动中国”越来越像一场“感动秀”,那些获奖者的故事,更像是高高在上的成功学范本,让人感动不起来。
想想也是,张雨霏,奥运冠军,为国争光,确实值得敬佩。但“感动中国”,总让人期待一些更平凡、更接地气的故事吧?
牛犇老爷子,德艺双馨,一辈子奉献给了演艺事业,同样值得尊敬。但这种“感动”,更像是对一个行业标杆的致敬,而不是来自普通人内心深处的触动。
“感动中国”走到今天,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评选标准越来越高,获奖者越来越“高大上”,却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曾经,我们从平凡中寻找感动翻看往届“感动中国”人物,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故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白方礼,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靠蹬三轮车,一点一点攒钱,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捐款累计超过60万元。
试想一下,一个老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只为能让更多孩子有书读,这种坚持和善良,难道不比任何奖牌都更“感动中国”吗?
还有胡雷,身患残疾,却用微薄的收入资助了无数贫困学生,他用行动证明,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可以把爱传递给更多人。
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光辉,看到了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动。他们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射出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那时候的“感动中国”,评选的不是成就,而是精神,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闪耀的人性光辉。
真实的感动,来自共鸣与温暖感动是什么?
感动不是对伟大成就的顶礼膜拜,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温暖。
一个身患绝症的母亲,为了给孩子留下最后的陪伴,强忍病痛,坚持记录下生活的点滴;
一个普通的社区志愿者,数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身边的人;
一个消防战士,在熊熊烈火中,舍生忘死,拯救trapped的群众……
这些故事,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触碰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因为真实,所以感动。
因为共鸣,所以温暖。
网友的呼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感动”?今年的“感动中国”评选结果一公布,网友们纷纷吐槽,有人直言“感动不起来”,更有人建议,“感动中国”应该改名为“名人堂”。
网友“@风轻云淡”说:“感动中国,感动不了老百姓,能让老百姓感动的,却进入不了评委的法眼。”
网友“@一米阳光”说:“真正的感动,应该来自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还有网友列举了那些更能体现“感动中国”精神的人物和事迹:
暴雨中,一位司机驾驶皮卡车,冲入洪水中救起被困的母亲;
地震发生后,一名武警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废墟救人,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含辛茹苦,最终因过度劳累而去世……
这些故事,也许没有奥运冠军的光环,没有明星的光鲜亮丽,却展现了人性中最伟大的一面,这才是真正的“感动中国”。
网友们的呼声,其实也是对“感动中国”的一种期许,希望这个活动能回归初心,关注那些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
“感动中国”: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感动中国”举办的初衷,是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道德模范,让更多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美好。
然而,当评选标准越来越倾向于那些“高大上”的成就,当获奖者越来越远离普通人的生活,“感动中国”还能否真正感动中国?
感动,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共鸣,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触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感动”?
我们需要的是那些来自生活的故事,那些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事迹,那些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的力量。
回归初心,让“感动”回归生活“感动中国”需要回归初心,把目光重新投向那些来自平凡世界的英雄。
评选标准应该更加多元化,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关注那些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
评选过程应该更加公开透明,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感动中国”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事。
更重要的是,“感动中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评选活动,更应该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价值观的引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个善良、勇敢、有担当的人。
点亮希望,让感动照亮未来“感动中国”的故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颁奖典礼上,更应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媒体应该加大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用真实感人的故事,引导社会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
学校应该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纳入教育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榜样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感动中国”故事的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传递爱心,传递温暖,传递希望,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结语:“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感动中国”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感动,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公布:牛犇、张雨罪等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