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娴是我的一个邻居,昨天在电梯里碰到她的时候,顺便聊了几句。她说发现放学后和孩子的对话真的很重要,以前她总喜欢问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人欺负你了?”“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呢?”
几次三番,搞得孩子都不太愿意去上学了,每天早上母女俩都要经历一番拉锯战,最后孩子才不情不愿地进幼儿园。
后来她看了好多育儿书籍,意识到父母的说话方式和内容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于是开始转变说话模式,试着和孩子说些比较积极正向又有引导意义的话: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没?今天老师跟你讲了什么新知识?
没想到就是这小小的改变,让孩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段时间下来,女儿越来越愿意和她分享学校里发生的故事,两个人无话不谈。有时候女儿在学校里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回到家,小娴的一句话,几乎就治愈了孩子的心情。
听完小娴的讲述,我深以为然。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父母所说的话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在积极语言的熏陶下,会变得越来越乐观向上。如果经常用消极语言和孩子对话,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心情和生活、学习的热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就拿我们这次要聊的话题来说吧。放学后和孩子说的什么话,聊的什么话题,都会影响孩子对学校、对同伴、对自己的感受。
放学后和孩子说第一句话不要说这些1.你作业写完吗?快去写!
如果问孩子放学后,你会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相信大多数家长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催写作业了。”
但是这句话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反感的,觉得家长只关心他的学习和作业,并不关心他。
好比我们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到家,希望听到的是家人的温暖问候和微笑,而不是询问你工作上的事。
2.在幼儿园/学校有没有人欺负你?
父母特别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社交和生活状况,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保护,以确保孩子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成长,父母会不自觉地对孩子说出这句话。
殊不知这样的提问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觉得幼儿园/学校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可能会开始怀疑幼儿园/学校和老师是否能够保护他们免受欺负。
此外,大多情况下,小孩子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相信孩子们也能够很好地解决。但如果父母一直担心和焦虑,不断询问孩子这句话,会让孩子对于正常的社交产生负面的影响,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欺负的目标,从而对幼儿园/学校生活产生排斥和恐惧。
3.老师今天有没有批评你?
家长问孩子这个问题,很大可能是想要孩子在学校有好的表现,不希望孩子被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孩子之前时常有被老师批评的经历,并找过家长,家长对此而感到特别不舒服,同时也形成一种固有思维,总是认为自家孩子“不乖”,如果孩子哪天不被老师批评了,会觉得不习惯,于是以此问题来确认。
但是,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偶尔犯点小错误,挨老师批评并不是多大的事,后续改正过来就好。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说出这句话,会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劲,不然为什么爸爸妈妈这么不信任自己。
4.你看人家多优秀,你呢?
有些家长会不自觉地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作比较,想以此来激励孩子。但是这种贬低式的话语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沮丧,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太高,自己永远无法达到。
此外,它还可能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父母更关心别人的孩子而不是自己。
放学后,第一句话不妨和孩子这样说放学后,家长不妨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去和孩子聊天,同时也要学会提问,多问开放式的问题,尽量具体化、细节化,让孩子能够更多地描述地更完整、更具体。
比如可以问:
今天你和朋友们玩了什么游戏?
你们今天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你今天在幼儿园/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你最喜欢和班里哪个同学一起玩,为什么?
……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更要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尽量多关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孩子的距离,自然而然地,孩子也就更愿意和父母分享他在学校的喜怒哀乐。
写在最后:放学后,家长和孩子说的第一句话特别重要。就像我们大人下班后不想听到别人的抱怨一样,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整天了,也希望听到家长们的理解和鼓励,而不是催促、担忧、指责和批评。要做到这点,家长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多用正面、积极、鼓励式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分享欲,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