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医生好护士】6月、7月候选人网上评议开始啦!四川8人入围,快为他们扎起!

四川健康 2024-07-24 20:11:04

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6月和7月月度人物网上评议环节正式启动。

2024年6月和7月,四川共有8位候选人接受留言评议!

欢迎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一起为他们留言评议!活动将持续到2024年7月31日。

候选人事迹简介

6月

做名副其实的“大医”

刘一诚,2007年9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委、四川省老年重症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委会常委。先后获得四川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岐黄菁英人才、内江市“最美医生”等荣誉。

立足岗位,善于思考

在新型冠状病毒横行肆虐之际,刘一诚在管理好科室常规业务工作下,一边带领科室人员培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一边加入了医院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同事一起投入到内江市新冠确诊病人的中医治疗工作中。

刘一诚通过研究和阅读温病条辨、瘟疫论、伤寒论等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经典著作,认真学习国家、各省市发布的中医药干预和治疗的建议、处方,并于每天上午前往定点救治医院病房查看病历,通过“望、闻、问、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在专题研讨会上汇报病人情况,提出治疗方案,通过与专家组的讨论确定病人中医治疗方案及理法方药,并根据临床效果不断优化治疗方案,随后还会马不停蹄地将医院熬制的中药汤剂送至定点救治医院让患者服用。

学无止境,救死扶伤

此次疫情期间,很多时候刘一诚刚刚下班回家准备吃晚饭,手机铃声便响起,“医院出现疑似病例,需要专家组会诊”,这时的他端起饭碗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事态紧急,他立即赶往医院,通过询问病史、查体、等待检查结果,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才完成病人的会诊及转运工作,回到家短暂休息过后,早上又准时出现在医院,亲自把中药汤剂送往定点救治确诊病人医院。

刘一诚几乎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常常刚端着饭碗,或者刚刚躺下,一个电话立刻赶到医院,但他从未有过怨言,他说:“我是一名医生,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为了更好地与病人沟通,时时关注病人的情况,刘一诚主动加上了所有病人的微信,成为他们的医生朋友。每天,他不管多忙,都会耐心地回答着病人的疑问。他说:“目前多数病人仍对自己之后的病情发展、是否传染家人等存有较多顾虑和担忧,心理还是很紧张。作为一名医生,也需要每日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思想负担、树立信心,这利于他们的健康恢复。”他的耐心、爱心、责任心深深地烙在病人心里;这,就是医者之心,仁者之心。

战疫抗疫,主动作为

除了负责内江地区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治疗工作以外,刘一诚还积极参与了医院组织的关于新冠病毒中医药早期干预预防的多次专题研讨会议,参考国家及各省市发布的疫情防控中医药干预预防方案,根据内江地区实际情况及地域特点,针对内江地区普通人群、高危人群以及无症状的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提出了中药预防和中医非药物预防方案,受到市委领导、相关部门领导表扬,并在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指挥办公室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予以采纳。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只有不断地学习,攀登医学高峰,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刘一诚如是说,也这样做。他不断地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习了解国内外新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并解决问题,在大力开展本科室科研的同时,还对医院申报的各项科研项目标书进行指导与点评,并积极倡导多学科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一定程度上辅助提升了全院临床科室的科研能力。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现负责主持的一项省部级课题及三项厅局级课题均已立项,并得到同行认同,未来各个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此次疫情期间,该同志联合院内专家短时间内便成功研制了防治新冠肺炎的改良中药配方—“扶正克感颗粒”院内制剂。

刘一诚认真总结临床经验,科学归纳临床医学理论,作为第二主编撰写出版了相关专业著作两本,并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一篇于2016年被SCI收录;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外各项专业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交流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经验和新理念、新技术。

攀枝花的一张医护“名片”

肖艳菊,女,中共党员,1972年8月生,现任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该同志兢兢业业,作风优良,先后当选攀枝花市、区党代会党代表,连续多年年度个人考核优秀,并获得“攀枝花市劳动模范”“四川省基层拔尖人才”“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医”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道风景

肖艳菊于1996年毕业分配到攀钢医院中医临床岗位,一直热爱着自己的中医事业,在中医岗位上已经奋斗了近30年,杏林春暖,为了能用中医帮助更多的患者,发挥基层优势,2009年从三甲综合医院调到东区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宣传“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治病同时更让患者懂得怎么去预防和保健。现在每天早上,肖艳菊医师的工作室门外,都会有区内、市内、市外慕名而来就诊的人群,排起长长的队伍,成为大渡口中心一道别样的风景,很多患者和社区居民都知道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个年轻的老中医“肖医生”,“肖中医”已成为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张漂亮的名片。

与患同行

“把病人视为亲人,每一次诊疗过程,还不忘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安慰。”这是退休教师郭女士写给东区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医生肖艳菊的喜爱和感激。在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类似这样的感谢肖艳菊医师的事件还有很多,在患者们的心中,肖艳菊不仅仅是一名医术精湛的中医师,更是一位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她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东方红社区居民曾奶奶身体较差,经常生病找肖艳菊医师就诊,她说:“我们一家都喜欢肖医生,她总是为我们着想,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社区能有这样好医德的医生,我们十分安心”。多年来,因为她的守护,辖区很多老年患者减少了住院的次数,减少了疾病对他们的困扰。

在中医馆大厅的一面墙上,镌刻着肖艳菊最喜爱的张仲景的“大医精诚......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她一直践行着这座右铭:随着一个个患者的病容而来病解而归,肖艳菊医师的名气越来越响,不少异地患者也专程前去就诊,每当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八十多岁的老人、不便耽误学业的学生和远道而来求医挂不到号的患者,她都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尤其是外地来的患者,肖艳菊说,他们远道而来看一次病不容易,需要花时间问清楚病情才能给出正确的诊断和处方,因此她经常加班到错过餐点,连食堂的工作人员都熟知了肖医生的工作情况,并善意为其亮绿灯:“肖医生,你来嘛,我们给你留着!”

她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发挥劳动模范带头引领作用,拓展中医适宜技术,从医多年,年均接诊患者近万余人。2020年5月,她带领创建了市级“肖艳菊劳模创新工作室”,她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她带领团队创新拓展,陆续推出近1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针对体质通过扶阳散寒、活血通络提高免疫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各种适宜技术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宣扬国粹

肖艳菊医生的敬业和服务,不仅让中国患者满意,甚至让外国友人称赞,让中医药服务走向了国外。有位从大陆移民美国的患者,身体不舒服,在当地预约看病很麻烦,朋友推荐了肖艳菊医生,她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加了肖艳菊医生的微信,肖艳菊医生详细了解了她的情况,给她提出生活调理的建议,按照肖艳菊医生的医嘱,她调整了饮食,很快就好转了,一来二去,她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现在还保持紧密地联系。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她说:“看到患者恢复良好特别有成就感”,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职业操守,春去秋来,年年如一日,她始终坚持用真诚和微笑服务每一名患者,她用自身的大爱,去治愈患者的痛,时刻不忘从医初心,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用热血筑起生命防线

袁丽,德阳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曾获得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奖励,以及德阳市卫生健康系统“抗疫先锋”等荣誉称号。

无偿献血的“开拓者”

袁丽在血站工作30年,经历了有偿献血、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三个阶段,为推动德阳市无偿献血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德阳市血液事业进入了无偿献血新阶段。作为推动工作的第一批参与者,她积极从事无偿献血宣传和普及工作,帮助解决农村地区陈旧观念对无偿献血的阻碍。到2009年,无偿献血理念在德阳全市得到普及,她又回到了血液工作一线,经历了不少“惊险刺激”的采血工作。四年来,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采血车会轮流到区(市、县)采血,她每天早上七点出发,走遍了德阳市的每个角落,走到了最远的乡镇和大山最深处。2013年,德阳市区献血屋建成后,她成为献血屋负责人,推动了献血工作进一步发展。

血液质量的“守护者”

2015年年底,袁丽担任德阳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分管德阳市采供血业务工作。

血液质量决定着生命的质量,带着这个信念,袁丽带队开展血液方面的研究,与业务科室密切配合、反复研讨,精心编写了《四川德阳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6w、HPA-15及HPA-32bw~35bw多态性研究》《新鲜机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与分析》。

通常来讲,血小板用于大量失血,是血液病患者最大的需求。“2015年,我市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只有50多个治疗量,根本满足不了临床需求。”袁丽认为,血小板采集的难点在于招募到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提供必备的设施设备和舒适的献血环境,为此她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血站引进了总价60多万的血小板采集设备,改善了献血环境,加大了针对性地宣传。德阳全市的单采血小板采集量逐年提升,2023年达到了2400个治疗量。

危难时刻的“先锋者”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德阳市中心血站迅速成立了新冠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作为采供血工作的分管领导,袁丽心中知晓,接下来是一场硬仗,应该快速做好血液采集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果然,不久后,德阳市便收到了来自湖北省的求助信息。受新冠疫情影响,湖北省部分市(州)血液采集困难,当地血液库存告急,难以满足临床救治需求。为全力支持湖北省疫情防控期间临床用血保障工作,德阳市先后提供了20.6万毫升的血液支援。

30年来,袁丽一直坚守在医疗救治用血的工作岗位上。作为德阳市无偿献血事业的亲历者,她见证了无偿献血事业从起步到普及的历程,用自己的热血践行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为德阳市医疗救治用血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要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是张宇从医20余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肝胆外科毕业后,张宇先后师从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文天夫教授、严律南教授,以及前国际肝移植协会主席John Fung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院士等人,受各位医学大咖的影响,张宇不断精进医术,为治愈更多疾病不懈努力。

做大部分人没做过的手术

微创手术技术是肝胆外科发展的一大方向。2009年,张宇开始探索开展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经过不懈努力,取得多项技术创新,在多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发表。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誉为微创外科时代胰腺外科医生心中的“珠穆朗玛峰”。数年前,张宇即敏锐地意识到应掌握好该技术,可以给更多患者带来巨大获益。2015年,他率先在省内开展腹腔镜机器人杂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医院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

以移植为代表的巨创手术是肝胆外科发展的另一大方向,尤其是肝脏外科的巅峰级手术——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这一技术难度极高,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几家医院可成熟开展。该手术具有无需其他供体、术后不需要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费用低等优点,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泡性肝包虫病因极易侵蚀破坏肝内管道结构,进行自体移植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一名晚期泡性肝包虫病患者合并重度黄疸、水肿及凝血障碍,病变已侵犯心包,严重侵蚀大部分肝脏及肝内外重要管道,未受累肝脏也呈严重淤血肿大状态,已失去常规手术切除指征。患者曾到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就诊,均认为无法手术治疗。患者来到张宇的医院后,经过近1月的前期治疗,张宇为其实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历经5个多小时的仔细分离、切除病变部分、剩余肝脏修补和管道成型,最后被移植回患者体内。最终,经过近16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取得了成功。

创造性开展更多先进术式

张宇不断创新,将“计算机三维重建虚拟融合技术” “荧光显像技术”“ALPPS分期肝切除技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等多项最新肝脏外科技术与“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联合运用,使患者得到更多受益。

38岁的向某患“肝泡性包虫病”多年,8个肝段中仅剩一个肝段尚存在正常结构,曾就诊多家大型医院均认为无法根治切除。因患者残存肝体积不够,张宇大胆决定采用ALPPS手术,刺激残余正常肝增生,待残肝增生足够后,再采用自体肝移植技术行二期根治切除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根治性切除了所有病灶。ALPPS技术与自体肝移植技术均为肝胆外科超高难度技术;而将ALPPS技术联合自体肝移植,国际上当时尚未见报道。

2019年,张宇又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基础上,创造性开展了“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技术”,挽救了29岁的浙江小伙季某,国际上目前尚未见辅助自体肝移植相关报道。这是在“自体肝移植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大胆创新,手术方式非常复杂而富有创造力。难能可贵的是,此技术在强调精准外科技术的同时,因为又强调了巨创手术中的损伤控制理念,使患者在接受巨创手术后也能快速康复。

2020年,张宇团队又在国际上报道了肝静脉支架植入联合二期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治疗合并严重布加综合征的晚期泡性肝包虫病,打破了以往合并布加综合征的病人不能行自体肝移植手术的禁忌证。

带领更多人创造生命奇迹

作为一个医者,张宇说,“我希望所有的病都能被治好,所有的奇迹都是平凡事例。”为此,他付出了巨大心力,并且一直在努力。

2020年6月13日,受山西省医科大学附属临汾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邀请,张宇携麻醉手术中心团队远赴山西,指导完成山西省自体肝移植手术。团队根据以往配合经验,从术前手术物资器械准备到手术技术、术中配合,患者体温管控、体位管理、给予了全程指导。手术进行了现场直播,临汾医院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观摩学习。

张宇还指导完成了川西北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复杂肝包虫病手术,并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及专家共识。他长期致力于包虫病关键外科技术的创新推广、防治网络体系的建设及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了高水平的包虫病防治医疗队伍。张宇每年赴高原高寒地区,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以人为本,努力把每一台手术做精做细,争取创造更多生命奇迹,是他从医路上毕生追求的目标。

7月

以心为灯守“护”生命之光

董桂英,女,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片区科护士长、内二病区护士长、主任护师。33年来,她始终坚守在临床护理岗位上,以心为灯,以爱为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护理工作的真谛,默默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之光。董桂英先后荣获“2015年四川省先进工作者”“2016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用心用情坚守临床一线

1991年7月,董桂英从泸州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来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科室里,董桂英总是主动了解病人病情、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特别是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她都身先士卒,从不怕苦、怕累。几年前,科室收治了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他病情危重,家属多次流露出放弃治疗的想法。在酷热的夏日里,患者突然呕吐出2000多毫升鲜血,散发出阵阵恶臭。此时董桂英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细致地为他擦拭污物,迅速更换床单。

在董桂英的带领下,科室护理团队紧密协作,为病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治疗与护理,病人最终康复出院。出院时,病人满怀感激之情,为董桂英送上锦旗和表扬信,含泪说道:“谢谢你,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董桂英以无比的细致和深切的关怀,时刻关注着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冲锋在前书写生命华章

在漫长的护理职业生涯中,董桂英见证了无数病人康复后的喜悦与幸福,也目睹了生命脆弱与无常带来的无尽痛苦,这些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宝贵与护理工作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董桂英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大考大战”中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始终冲锋在前。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如其来,正在医院上班的董桂英毫不畏惧,立即按照医院统一安排组织科内护士转运病患、搬运物资,从五楼到一楼,她来回跑了几十次。面对余震不断的威胁,她不顾疲劳,连续三天三夜坚守在医院临时安置点,组织协调护理工作。当时,就连年轻护士都无不佩服和感叹:“这个董护士长真是铁打的!”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她当即主动向医院领导报告,申请到灾区前线支援抗震救灾工作。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董桂英带领科室护士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支援武汉,2月13日,她随四川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出征,15日进驻武汉协和肿瘤中心,担任第10小组组长,带领9位队员负责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临床护理工作。

努力钻研 敢于破旧立新

作为一名护士长,董桂英不仅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在科室管理上下足了功夫。她细心入微,对科室的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确保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她深知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的每一个科室,她都与科主任、医疗团队、病患及家属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交流,协助科室实现高效协调运转。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团队不断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殊荣。董桂英在护理工作中敢于破旧立新,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敢想敢干作风成为团队的一面旗帜。2018年,董桂英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成功完成了四川省科技厅的科研项目,带领团队拍摄了一套针对呼吸系统慢性病的呼吸运动操,并取得了国家知识版权。在她的带领下,科室护理团队共获得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她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了8项专利,为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桂英常说,作为一名护士,我深刻感悟到这份职业所承载的崇高使命和无限价值,我将继续秉承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初心理念,努力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优质护理服务。

守护患者心脏健康

欧阳辉,男,四川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欧阳辉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近30年,在治疗婴幼儿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成人瓣膜疾病、冠脉疾病、大血管夹层动脉瘤等方面经验丰富。

创建完善的心脏外科

2019年,欧阳辉带领团队成立医院心脏外科。科室从无到有,要素齐全,组建了由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监护、心脏超声、中医、肺康复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成熟团队,常规开展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和大动脉瘤外科手术,成功完成院内首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截至目前,科室完成心脏手术600余例。科室接诊人群涵盖了5月龄~85岁的患者,危重患者占比达80%,四级手术率、CMI值(病种组合指数)居院内第一,时间消耗指数及费用消耗指数在市级医院中处于领先位置。近期,他带领团队创新开展了针对高龄患者的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开展先心病义诊活动

2019年以来,欧阳辉带领团队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偏远地区,开展先心病儿童义诊活动近十余次,和医院医务部、心功能科等,携带便携式心超机,走乡入校,为10余万名18岁以下儿童进行筛查,为120余名患儿提供手术治疗。这些工作获当地政府、家长及社会爱心人士的高度认可。他还组织社会爱心资金,为先心病患儿减免费用达200余万元。回访中,术后儿童恢复到同龄人的正常身体水平。

探索中西医结合应用

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心脏外科工作,欧阳辉组织科室聘请中医医生加入团队,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中西医双体系诊治患者。术前,中医医生开展评估,从疾病的中医经络、脉理层次辨证,与西医医生探讨患者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中药调理,对照西医的心血管疾病解剖和病理分析,调整患者到相对稳定状态。术后,中医医生及时为患者开具中药汤剂,从血气调节等方面提供辅助,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经过心脏外科医生、监护医生、麻醉医生、心超医生、体外循环灌注医师、肺康复师等的齐心努力,心外科手术风险降低,患者康复所需的时间缩短,很多老人术后均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二十四载坚守呵护家乡百姓健康

谭丁华,四川省什邡市南泉镇卫生院中医科科长、中医副主任医师,曾获2021—2022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什邡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师、什邡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家医有约医患情深

2002年,25岁的谭丁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看着村里老百姓看病很不方便,他毅然决定扎根农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弥补了南泉镇团结村卫生室的空白。当时他怀着满腔热血,一心想用中医药把老百姓的病治好。日复一日,他背着药箱脚踏泥土,扎根基层,走村入户为村民看病,哪家有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始终为乡亲们传递着简单而又温暖的关怀。24年一晃而过,谭丁华在给村民治病的过程中,凭着对中医的热爱,不断学习钻研、总结,用中医药解决各种临床问题,扎根故土24载共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

作为南泉镇团结村的一名家庭医生,村里乡亲们有什么健康方面的疑问,直接拨通谭丁华的电话或者一个微信,谭丁华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下班后,他总是会再次到乡亲家中,把把脉,聊聊天,了解了解情况。团结村乡亲们的身体状况,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谭老师,我的药快吃完了,你今天空不空,能不能再帮我配点药快递过来哇?谢谢了。”这是什邡市师古镇思源村汤阿姨给谭老师打来第82个电话,类似的对话内容已持续有5年之久。目前,汤阿姨一家都远在浙江工作,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间断。

这份情谊始于5年前的一次签约,那时汤阿姨因腰部疼痛来到谭丁华老师的诊疗室,对于汤阿姨的病情,谭丁华家庭医生团队给出了综合性治疗方案,并建议签约家庭医生。“我有不少签约病人在外地打工,一年半载都回不来,所以只要他们药吃完了,都会给我发微信,托我把开好的药品快递过去。”谭丁华说道,“只要他们需要我们,我觉得做什么都不麻烦。”从外地回什的汤阿姨,更是专程为谭医生团队送去了锦旗。5年来,谭丁华用温暖、热心、真诚和坚持,成功“圈粉”无数。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年累计服务多达900余户家庭。

融合中西康复先锋

作为南泉镇残疾人康复示范站站长,谭丁华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有机融合,来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他带领科室人员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将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残疾人患者的康复效果,南泉镇的邓大姐就是其中一位。患病初期,邓大姐只能靠轮椅行动,身边离不开人。“市里的大医院治疗效果不错。但康复是个长久过程,总要回家休养。”出院后,一家人格外焦虑。得知邓大姐的难处,谭丁华开始每天入户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经过5个多月精心的诊治,邓大姐终于能够站立了。

“镇子不大,但持证的残疾人有1100多名,其中约1/3无法自行外出就医。”这些乡亲的康复情况最让他挂心。自建立残疾人康复示范站以来,谭丁华投身其中,把大半精力用在入户服务上。“以康复机构为阵地,家庭医生继续深入,打通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谭丁华介绍,全市康复机构建立“一人一策”残疾人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家庭医生根据需求上门,如今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康复治疗。“现在院里的家庭医生团队扩充到6支,几乎全院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

创新精方科研引领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南泉镇卫生院实行镇村一体化,谭丁华作为乡村优秀人才被吸纳到卫生院中医科工作,他带领着科室人员开始研究观察同种疾病在不同辨证情况下使用固定处方的临床差异,再调整用药,达到同种疾病用同一方,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他刻苦钻研,锤炼出精湛医术,倾尽心力为患者解除疾病,每年接诊患者达上万人,用中医精方治愈广大患者,得到了患者的广泛信赖。

不负患者所托,铸就医者使命

张国楠,男,回族,1985年参加工作,四川省肿瘤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导师。张国楠坚持每天六点五十分到达医院,准时查看病房,关心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疑难杂症会诊,节假日也不例外。从医39年以来,张国楠和他的团队一起挽救了无数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

以维护女性健康为己任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也常常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痛苦,而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复发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更是将患者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熊女士是张国楠经治的众多患者之一,她的治疗过程艰难,惊险不断。2014年,熊女士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这一消息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当时腹水已经非常严重了,肚子像怀了8个月胎儿那么大。”在医院见到张国楠时,熊女士泪水止不住地流。张国楠坚定地说:“放心,我们肯定尽全力为您诊治。”短短的一句话,让熊女士在至暗时刻看到了希望,也让她在多年求医路上拥有信心。从2014年确诊到2018年结束治疗,经过4次复发、35次化疗、37次放疗、2次大手术后,熊女士恢复了健康,并重返家庭与工作岗位。现在的她正在和普通人一样享受退休生活与家庭温馨时光。她说,是张医生的专业、真诚以及家庭的温暖,支撑着她配合治疗。

卵巢癌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验丰富的张国楠归纳总结出:决策是方向,手术是基石,化疗是关键,PARP抑制剂是希望,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护航,全程管理是保障。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获益更多。

追求真理推进学科发展

医学进步如深海夜航,善学者尽其理。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张国楠致力于以“临床发现问题”为导向,进而再深耕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再进行推广,最后制定出全面规范的中国专家共识。

张国楠于2012年5月发表了以关注子宫分碎术对早期子宫肉瘤预后影响为主题的文章,率先在国内对分碎术的不良后果发出了警示。但随后几年,临床仍可见因无保护性分碎术而严重影响预后的子宫肉瘤或腹腔内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患者。因此,2020年张国楠牵头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并由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作为指导专家,以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的组织名义发布了我国首部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专家共识文件,并以学术会议讲授、交流和培训班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该项目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腹腔镜下子宫(肿瘤)分碎术实施的规范化,有效避免了一种技术的使用不当或者滥用。他带领团队将无瘤技术在腹腔镜下子宫(肿瘤)分碎术中的规范操作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并广泛推广,荣获了2022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张国楠和他的团队在追求进步方面从不停歇:2012年,在国际上提出TLR4/MyD88信号通路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带领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晚期卵巢癌“卷地毯”式肿瘤细胞减灭手术、提高卵巢癌手术的切净率;2013年,牵头成立省内首个妇科肿瘤MDT(多学科协作)团队,并与耶鲁大学医学院妇瘤专家开启远程国际合作与交流;201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宫颈癌的嗜神经侵袭影响患者预后,并提出了宫颈癌保留神经手术的适应证。

不遗余力传道授业解惑

张国楠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提倡医教并重,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做到言传身教,提倡以“临床发现问题”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注重以临床为核心,贴近患者、了解患者痛苦并学会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患者带来获益,悉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妇科肿瘤专业人才。

2001年,张国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修时发现,在美国很少遇到严重到仅靠肉眼就能诊断的宫颈癌病例,后来才知道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宫颈癌早期筛查做得好。而在当时的中国,大部分宫颈癌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经是晚期了,宫颈上的肿瘤,大夫肉眼几乎就能诊断。张国楠意识到,要减少宫颈癌,早期筛查很重要,而他作为妇科肿瘤医生有责任与义务去做这件事。

多年来,张国楠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地推广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工作,为基层百姓谋福利,他的足迹遍布西部大多数地方,为当地女性带去希望。他与社会组织合作,在四川困难地区建立了宫颈癌筛查点,进行宫颈癌筛查工作,为300多名妇女提供帮助,筛查出近10例宫颈癌癌前病变。他还当选了2023年、2024年的“连心工程——女性健康关爱与妇科肿瘤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首批专家组成员,还被聘为四川省宫颈癌防治宣传大使,为加快推进宫颈癌消除进程,进一步保护和促进广大女性健康出一份力。

综合:健康中国、中国文明网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