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批”角色就一定受欢迎吗?并不是,他们演得,依旧让我很出戏

杨琦国说 2024-06-05 20:14:57

一、疯批角色引发的风潮与震撼

大家都被《小敏家》中徐正那狂野放肆的"疯批"形象给惊艳到了。演员范世錡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发狂般的眼神、放浪形骸的言行舞步,简直就是疯癫本身的化身。

观众们看了,无不为之拍案叫绝。

其实,这种"疯批风潮"并非新鲜事物。回顾近年的热播剧集,我们会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圣母型女主角,现如今已渐渐失去了吸引力,难以俘获当代观众的芳心。

反倒是那些展现明显性格缺陷、偶尔爆发狂躁的角色,意外获得了更多的喜爱与追捧。

这或许折射出了当下观众内心的某种渴求。过去的主角形象往往过于完美、缺乏个性,虽然正直善良,却也难免显得有些单薄乏味。

而那些性格飞扬、行为放肆的"疯批"们,却因其不完美、不圆满的缺陷,更富有张力,更接近真实的人性,自然而然就会吸引观众的眼球。

除此之外,疯批角色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撕心裂肺的悲惨际遇。就像《斛珠夫人》中的帝旭,在失去心爱妻子后整个人就变得孤僻乖张;又或者《温客行》的主人公温客行,年少便遭家破人亡的创伤,纵使最终堕落成了杀人疯子,然而知晓他惨痛的过往,观众们亦会扼腕长叹,甚至原谅他的所作所为。

所以,这些性情乖张、行为狂躁的疯批角色之所以会备受追捧,不外是因为他们展现出了更真挚的人性,更贴近生活的不完美,唤起了观众对真性情、不做作的欣赏和共鸣。

二、疯批角色蛰伏的吸引力

观众们为什么会如此迷恋那些疯疯癫癫的"疯批"角色?或许是因为这类角色让人看到了人性中最原始、最真挚的一面。

长久以来,我们在电视剧里见惯了太多过于完美、缺乏个性的主角形象。他们固然正直善良,却也常显得过于圣母,缺少些许人性的弱点与缺陷,让人难以产生共鸣。

相比之下,疯批角色往往因为悲惨的际遇、创伤的经历或者残酷的现实环境,从而在性格上产生了明显的缺失与偏执。

他们时而疯狂,时而偏执,但正是这种不完美、不圆满,才让他们更富有张力,更贴近真实的人性模样。

比如在《斛珠夫人》中,帝旭这个角色就是典型的疯批形象。在失去心爱妻子后,他整个人变得孤僻乖张,对待缇兰时而疯狂,时而癫狂。

虽然他的所作所为常常令人匪夷所思,但倘若了解到他悲惨的过往,观众们自然会被这种真挚的情感与个性所吸引,甚至会选择原谅和同情他。

再者,《温客行》一剧中的主人公温客行也是如此。年少遭遇家破人亡的惨痛创伤,最终导致他堕落成了杀人不眨眼的疯子。

然而剧中对他悲惨经历的刻画,却让观众无不扼腕长叹,甚至开始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是可以原谅的。

任谁在那么小的年纪经历过那样的变故,都会走上同样的路。观众们被这种不做作的真挚所打动,开始理解和怜悯起这个可怜的"疯子"来。

所以,疯批角色之所以会俘获观众的芳心,除了他们出人意料的个性张力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这种真诚、不矫作的人性展现,让人看到了平凡人内心最质朴的一面。

这或许正是他们的吸引力所在。

三、疯批们的疯癫殇途

然而,单凭角色本身出彩的设定是远远不够的,演员的演技才是决定一个疯批角色是否会引发共鸣的关键所在。

就拿今年的几部热门剧集来说吧。在古装剧《司藤》中,白英这个疯批角色开初虽然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演员李依晓明显出戏的演技和突兀夸张的神态表情,终究使这个角色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

每当她作为白英出场时,那放肆放浪的大笑声总是让人联想到她在《独孤天下》中曼陀后期的神经质状态,显得相当做作和浮夸,令人无法真正被她的"疯癫"所打动。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古装剧《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中。剧中卓文远后期发疯的戏码,原本是一个塑造疯批形象的绝佳机会,却因为剧组粗制滥造、缺乏用心,加上演员平庸的演技,最终使这一环节严重失色,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

更令人扼腕的,是现代剧《谁是凶手》中的真凶胡山泉。这个形象看似疯癫狰狞,本该给人带来一种猝不及防的惊悚感,但遗憾的是,剧组在结尾处过于操之过急、收尾匆忙,再加上对角色的塑造不够精细圆熟,最终只让观众觉得他的"疯"显得相当不自然和做作。

尤其是在最后一幕,当他以一种夸张的神情对沈雨说出"我是沈海洋"这番话时,让人完全无法信服和代入他的疯狂,反而觉得出戏不已。

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可惜的遗憾。

四、寻根溯源疯批崛起之因

看到这些失败的案例,我不禁反思起这股"疯批风潮"的根源所在。或许是因为近年来,太多电视剧都在剧情中刻意嵌入了这种鲜明的疯批角色,试图追求一种新鲜感、另类的观感,但最终却显得相当生涩和突兀。

事实上,疯批角色之所以能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除了他们带给人的出人意料的张力感受之外,更多的是出于演员出色的演绎功力。

一个成功的疯癫形象,必须要内在和外在并重、细节入微,才能让观众深信不疑、代入其中。

否则的话,再出色的角色设定,也将只是一个纸上谈兵、苍白无力的空谈而已。就像白英、卓文远、胡山泉这些例子,虽然他们都被赋予了"疯批"的身份,但由于演员的失手和剧组的粗糙制作,最终只让人觉得做作、不自然,难以引起共鸣。

相比之下,像《小敏家》中的徐正、《斛珠夫人》中的帝旭、《温客行》的主人公等,都是近年来出色的疯批演绎。

范世錡将徐正这个狂放不羁的角色掌控得细腻入微,时而放肆嚣张,时而又流露出一丝脆弱的人性,正是这种细腻的情感张力,让徐正的疯癫形象如此生动抢眼。

张晋对帝旭的刻画也是相当到位,将这个疯疯癫癫、偏执谵狂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腻描绘出他在痛失爱妻后各种狂躁和偏执的内在,让人不禁为之掬下同情的泪水。

陈晓对温客行的层层递进、入木三分的表演,同样是疯批形象的佳作。他生动展现了温客行从孤儿到杀人疯子的蜕变过程,那沉郁内敛的一面和爆发的疯狂,无不感染着每一个观众。

五、未能引起共鸣的疯批们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白英、卓文远、胡山泉这些疯批角色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演员演技不佳、制作拙劣等硬伤,使得这些原本应该疯癫狂放的形象,却显得相当做作、矫揉造作,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以白英一角为例,虽然她的行为确实很"疯批",但是演员李依晓出戏的演技和突兀夸张的神态表情,常常让人联想到她在《独孤天下》中曼陀后期的神经质状态,显得做作浮夸,根本无法被她的"疯癫"所打动。

每当她作为白英出场时,那放肆放浪的大笑声就让人完全出戏,无法真正进入到她的内心世界,体会她的疯狂和偏执。

再看卓文远这个角色,其实在后期发疯的环节,原本是一个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绝佳机会。可遗憾的是,由于剧组制作粗糙潦草、缺乏对角色的用心雕琢,加上演员平庸的演技,最终导致这一狂放瞬间严重失色,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

卓文远的所作所为虽然"疯批",但情感并未到位,他的阴狠、偏执、疯狂等都只是浮于表面,难以令人信服。整个过程,更像是在按部就班地"演戏",而非入木三分的自然演绎,因而大大削弱了观感。

更令人扼腕的,是《谁是凶手》中的真凶胡山泉。身怀狰狞面目的他,理应给人带来惊悚感,但由于剧组太过操之过急、收尾匆忙的做法,以及对他这个角色的塑造不够精细圆熟,最终只让人觉得他的"疯"显得很不自然,很做作。

尤其是最后一幕,当他以一种夸张的神情对沈雨说出"我是沈海洋"时,观众们完全无法信服和代入他的疯狂,反而觉得出戏不已,让人扼腕叹息这块璞玉未经打磨。

六、思路开放话疯批的未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疯批角色之所以能够广受追捧,除了角色本身出人意料的张力设定之外,更多的是出于演员出色的演绎能力。

一个成功的疯癫形象,无论是内在的疯狂,还是外在的形体神态,都必须到位、环环相扣,才能让观众深信不疑、全身心代入其中。

否则的话,这类角色便很容易给人一种做作、浮夸的感觉,让人完全出戏,无法产生共情和代入感。这或许也正是为什么像白英、卓文远、胡山泉这些被标榜为"疯批"的角色,在我看来却显得相当无趣和出戏的原因所在。

他们或许拥有疯癫的外表,但内在的疯狂缺乏渲染和酝酿,令人难以信服;或许行为举止很是"疯批",但由于演员演技生硬、角色缺乏立体雕琢,反而流于表面化、做作化。

所以,对于未来的疯批角色而言,无论是演员还是制作班底,都必须用心钻研、精雕细琢,才能把这种特殊的角色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

只有做到了内在和外在的完美统一,疯癫形象才能让观众真正买单,从而达到高潮迭起、叹为观止的效果。

否则,再怎么依靠"疯批"这个标签来博眼球,也终将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噱头,难以留下久远的回响和影响力。

我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出色的疯批形象问世,继续震撼和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0 阅读:27

杨琦国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