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布谷妈妈 2024-09-26 20:34:49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奶奶在我小时候讲过一句话,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小来同窝鸟,大来各自飞。”

我那时候懵懵懂懂理解其中的意思,大概就是,小时候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长大后,就各奔东西感情疏远了。

我那时候并不认同这句话,我想,跟我这么亲密的姐姐,即便以后长大,也会像小时候一样无话不谈、互相依靠,永远都是最亲的人。

后来长大,各自成家,两个人隔着天南地北,忙着生活和工作,一个月打不了几次电话。再想起奶奶这句话时,觉得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我和姐姐的重心,从当初的家转移到各自的生活,并且,以后年纪越大,就越难回到小时候“一个家”的生活,确实不再是“同窝鸟”了。

很多人会问,那长大以后,到底是夫妻亲,还是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亲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心理学上的解释,心理学家给的答案,很一致。

一:小时候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婴儿为了避免遭受外界的危险,以及避免饿死,出生不久后,他就会发展出对妈妈(或主要照顾者)强烈的依恋。

除此之外,他还对社交有着强烈的偏好。比如他喜欢妈妈对他笑、跟他说话、逗他玩。

但如果,家里有个哥哥姐姐,他会更开心。因为孩子与孩子交流,会让他们觉得不孤单、有共同语言。

所以,他除了会依恋妈妈及其他长辈,还会强烈依恋自家兄弟姐妹。

心理学家海尼克和伊尔泽,曾对3所寄宿幼儿园进行观察和记录。

他们发现,大部分孩子住到学校后,都大哭、要妈妈、抗议、拒绝老师靠近。

但有4个和兄弟姐妹一起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明显哭闹得没那么厉害。

每当想家了,他们就会跑去找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聊天,团结一致,并且不允许别的小朋友加入:“这是我姐姐,不是你姐姐。”

我侄女刚上幼儿园时,也经常跑去大班找她哥哥,并且午睡要和哥哥一起,一分开就大哭大闹。

后来老师没办法,就在哥哥旁边加个小凳子安置侄女,直到过了一个月,才把侄女送回小班去。

海尼克总结说:“当离开家、离开妈妈去到外面时,缓和孩子焦虑、不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有一个熟悉的兄弟姐妹或伙伴在场。”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在家打得再天昏地暗,但只要一出门,他们就会是最亲密的兄弟姐妹——谁欺负我姐们就是欺负我。

小时候“同窝鸟”,就算吵吵闹闹,但他们仍然会血脉相连,把兄弟姐妹和自己看成一个团体,打再多架,也知道对方是自己的亲人。

那长大后呢?

二:长大后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有5个层级的需要。

第一层是生理需要,也就是需要水、食物、空气等,先得活下去再说。

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除了活下去,我们还需要安全地活着,不会今天与豺狼斗勇,明天与虎豹斗智。

当我们能确保安全地活着后,那么,第三层需要,就是归属感和爱——在有爱的家庭里成长,在温馨的家庭里找到归属。

而孩子小时候,爱和归属来自于原生家庭。所以,最亲密的人,莫过于父母和兄弟姐妹。

但长大后,孩子更多的,是要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组建自己的家庭。他对父母、兄弟姐妹的依赖感变弱,而对伴侣依赖感增强。

《依恋》一书提到,我们与一个人的社交互动体验越多,就对这个人的依恋越强。

这里的“社交互动”,并不是工作中我们与同事交接、打交道,而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持续的关爱、接纳和包容。

当我们成家后,这种互动最多的,便由父母、兄弟姐妹,转为了伴侣和子女。

并且,在一起生活得越久,彼此的距离就越近,依恋越强烈。

虽然兄弟姐妹间的亲缘仍然在,但不得不说,我们日常在心理上依恋最多的,还是陪在身边最久的那一个。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寻求与他人的依恋,不然,我们在内心深处,就会感到深深的孤独。

小时候,我们依恋父母、依恋兄弟姐妹,长大后,我们依恋恋人、伴侣和子女。

不过,即便长大,依恋对象转移,但并不代表,我们和兄弟姐妹间就会关系疏远。他们依然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

你认为长大后,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0 阅读:45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