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晕而风月晕而雨?农谚里的气象还准不?

云端漫步的猫 2024-05-14 01:42:25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好,我是主播张丽敏来自葫芦岛市气象局,今天跟大家聊聊农谚与气象。

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的是清明一到,大地渐暖,雨量增多,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由于我国气候的多样性,这一谚语并不适合我们东北露地大田作物。对于东北的玉米、大豆、花生来说,播种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玉米的最低热量要求是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最好是稳定通过10℃;而大豆和花生比玉米需要的热量更多一些,5厘米地温至少稳定通过12℃,最好是15℃,对于某些高油酸花生来说5厘米地温的适宜指标可能要达到18℃。

这时对应的节气已经到了谷雨和立夏,所以不同区域的农事活动应该根据各自区域实际气候条件科学应对。

再有“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讲的是水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降水是陆地水资源的来源,可以看作是水资源的上限值,但降水并不是水资源。降水量只有经过地面及地表层贮存后,才能变成能够连续供水的水资源。

还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这句农谚源自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这是清代第一部北京风俗志书,原句是“ 五月喜旱,六月喜雨”。

原理是农历的五月北京地区的大田作物正值苗期,这时候出现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根系深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类似于我们人类增强免疫力;农历的六月,作物进入到蓄水关键期,此时多降水对一年的丰收是大大的利好。同理“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也是跟作物的需水规律相对应的。

以玉米为例,春旱可以有应对措施,例如补种、毁种、更换早熟品种等,但是如果出现秋旱,已经到了作物灌浆期,直接影响籽粒重,对产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0 阅读:7

云端漫步的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