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因李承乾谋反案中有人是魏征举荐且其有沽名之嫌而悔婚

史海撷英 2024-03-09 16:25:54

贞观十六年(642年)九月,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同时依旧领宰相职,但魏征却以病推辞了,但李世民还是手书诏令:“汉之太子,四皓为助,我之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

当时的魏征已经63岁,身体渐渐不好了,各种小毛病找上身,就在这件事之前,魏征刚生了一场大病,在家养了很长时间。

李世民多日不见魏征,耳边清净了不少,但也着实想念魏征了,还特意手书诏令探问魏征的病情,并表示:“不见数日,朕过多矣。今欲自往,恐益为劳。若有闻见,可封状进来。”魏征自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还真就有上书进谏,对太宗近来临朝时“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辟”的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当时李世民想到魏征的宅院里没有厅堂,就下令将准备建小殿的材料送到魏征的家中,命人用五天的时间给魏征家中建造了厅堂。还特意赐给魏征送去质地很平常、色彩比较单调的屏风和褥子,以及几案、手杖等,不得不说李世民很细心,他送去的东西一应按照魏征崇尚节俭的习惯,连魏征都说不出拒绝的话。“征宅先无正寝,太宗欲为小殿,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成,遣中使赍素褥布被而赐之,遂其所尚也。”魏征高兴地收下了,上书感谢的时候,李世民表示:“处卿至此,盖为黎元与国家,岂为一人,何事过谢!”

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魏征的看重,而魏征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为国为民鞠躬尽此,就像李世民对侍臣说的那样:“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李世民

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和他胸怀宽广、勇于纳谏脱不开关系。

魏征尽管一开始是李建成的东宫属官,没少帮着李建成对付李世民,但等李世民获得最后的胜利坐上那个位置之后,还是将魏征请回了朝廷,让魏征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说,魏征遇到了最好的时代,遇到了最好的君主。

但魏征比李世民大了近二十岁,当李世民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最好年纪的时候,魏征已经老了,尽管他这次生病渐渐好转,但身体并没有跟着好起来,反而越来越差。

时间很快就到了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的病情加重,已经到了需要天天卧病在床的地步,李世民不时派人前去询问魏征的病情,宫中的药物也源源不断送入魏征的家中。后来,李世民更是直接让中郎将李安俨住到魏征的家中,时刻关注魏征的病情,一旦有什么动静就立刻上报。“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

从李安俨的报告中,李世民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即属于魏征的时间并不多了,李世民亲自去探望魏征,特意屏退左右,两人谈了很久,李世民才离开,这是这对君臣最后一次畅谈,等到后来李世民再去看魏征就是告别的时候了。“后复与太子臻至征第,征加朝服,拖带。帝悲懑,拊之流涕,问所欲。对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征不能谢。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徵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幨帷,无涂车、刍灵。帝登苑西楼,望哭尽哀。晋王奉诏致祭。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家封户九百。”

衡山郡公主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也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小的一个孩子,自出生就备受宠爱,但她两岁的时候,长孙皇后病崩,小公主失去了母亲,也因此,李世民更加宠爱这个女儿。

新城公主

即便当时有名山大川不得作为封号的规定,但李世民还是封这个最小的女儿为衡山郡公主,更是刚被册封为衡山郡公主就有了实食封,而一般公主都是在出嫁的时候才有实食封,更不用说后来衡山郡公主的实食封还有增加,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公主的宠爱。

魏征的去世对于李世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后来李世民还在上朝的时候对臣子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魏征去世一个月之后,李世民让阎立本在凌烟阁绘24个功臣画像,其中就有魏征,李世民想念魏征的时候,就登上凌烟阁观看他的画像,还赋诗悼念魏征:“劲筱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

或许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怀念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以至于一些人生了嫉妒之心,难免就有了诋毁魏征的声音。

恰好魏征病逝后,大唐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事情败露后,李世民发现有很多人牵扯其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和已经外放的杜正伦都牵扯其中。其中侯君集被杀,杜正伦被外放到更远的地方,而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魏征都曾向李世民推荐过。

当初魏征向李世民举荐杜正伦,说他的才能“古今难匹”,于是李世民开始重用杜正伦,而魏征举荐侯君集的时候,说侯君集有宰相之能,可做仆射,并且说:“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专知。”

魏征

这本是魏征为国家计才举荐了人才,但在魏征死后,因着太子李承乾一事,有人就认为魏征有阿党之嫌,李世民听了也不免怀疑,“尝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及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征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征阿党。征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也毁了为魏征写的碑文。

衡山郡公主的婚事就这样停了,此后好几年的时间里,李世民都没再给她定下婚事,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春天,李世民为衡山公主商定了婚事,准备将她嫁去长孙皇后的家族。

为衡山公主定下婚事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开始生病,后来他可能是预感到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开始紧急筹备衡山公主的婚礼。

但遗憾的是,皇家公主的婚礼过程很是复杂,李世民紧赶慢赶也没能在生前完成女儿婚礼的筹备工作,衡山公主的婚礼就此耽误了下来。

一直到永徽三年(652年),三年守孝期满,衡山公主(此时已经是新城长公主)才终于嫁去了长孙家,可能新城公主的婚事从开始就注定了很艰难,等她终于出嫁,也过了几年的幸福生活,但也仅仅幸福了七年。

新城公主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家因为长孙无忌遭难,男丁纷纷被流放,新城公主的丈夫也没有逃过一劫,被流放到了巂州并很快被地方官所杀,新城公主因为是李治亲妹妹的原因被留在了京城。

但新城公主并不感激这个哥哥,实际上她对李治是有恨的,恨李治毁了她的生活,但她不能将之发泄出来,只能折磨自己,堂堂皇家公主不再梳妆打扮,整日只是消极混日子,这个时候,李治又看不下去了,就决定给妹妹再定一门婚事,将她嫁给了韦正矩。

或许是为了补偿新城公主,李治不断提拔韦正矩,在短时间内就让韦正矩连升八级,也是希望韦正矩能够好好对待新城公主。但或许是新城公主一直无法从上段婚姻中走出来,也或许是新城公主和韦正矩之间本就互相看不上眼,总之这段婚姻并不和谐,甚至还有韦正矩对公主无礼的言论流传出来。

李治

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很快就病薨了,年仅30岁,李治无法接受,让人调查公主的死因,韦正矩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李治在盛怒之下直接将韦正矩杀了,以此为可能遭遇“家暴”的妹妹报仇,并以皇后之礼为妹妹下葬。“新城公主,晋阳母弟也。下嫁长孙诠,诠以罪徙巂州。更嫁韦正矩,为奉冕大夫,遇主不以礼。俄而主暴薨,高宗诏三司杂治,正矩不能辩,伏诛。以皇后礼葬昭陵旁。”

其实新城公主真的称得上受尽宠爱,不管是父亲李世民还是哥哥李治,对她都是极尽宠爱,但她的婚姻却是不顺的,先许魏征之子魏叔玉,后来李世民悔婚,等到李世民给她再次定下婚事,却因为李世民的病崩而不得不将婚礼延迟三年。好不同意办了婚礼,过了几年幸福生活,丈夫又因为长孙无忌之事被牵连,流放被杀,而第二段婚姻却又遭到了丈夫的无礼对待,以至于这个皇家公主年仅三十岁就香消玉殒了。

0 阅读:18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