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祭祀坑”是不可忍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7-01 03:40:16

三星堆“祭祀坑”?士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曾言:“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说,季孙身为人臣却设天子“八佾”舞乐队,这等僭越之事,是谁都不能容忍的事吧!)同样,我们也必须质疑三星堆的“祭祀坑”说法。

历史中无“祭祀坑”的记录

翻阅所有历史文献,我们找不到关于“祭祀坑”的任何记录。考古学的目的是考稽并还原古代历史,而非“发明创造”。对于“祭祀坑”这一概念,若没有历史依据,我们该如何认同?

燎祭:古代唯一的火烧祭祀方式

古代的火烧祭祀方式仅有“燎祭”。燎祭是将玉帛、牺牲等祭品放在柴堆上焚烧,以祭天神。祭品焚烧后,烟气上升直达天庭,天神和祖先得以受用。因此,燎祭之物应为能烧尽的东西。

祭祀地点与遗址实例

燎祭通常在郊外登高坛进行;若在宗庙、神庙,则在殿外的“烧土坑”进行。二里头遗址的二号宫殿基址平面图中,即有两个“烧土坑”样本,展示了宗庙外的燎祭遗址。至今在大庙祭拜时,祭品也多在庙外烧化。

三星堆“祭祀坑”的问题

三星堆“坑”中残留着大量烧不化的金属器和人像等。这些物品显然不符合燎祭的特征,因为燎祭后的地面基本不应留有剩余。若这些坑真为“祭祀坑”,那么天上的神灵当年究竟收到了什么?他们能接受这些无法焚烧的物品吗?

反思与展望

三星堆“祭祀坑”的说法存在诸多疑点和不合逻辑之处。我们应当在考古研究中谨慎对待这种未经验证的假设,避免乱说乱安。这不仅关乎考古学的严谨性,更关乎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总结

在考古学中,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必须基于历史文献和考古证据,理性地还原历史真相,而非凭空臆测。三星堆“祭祀坑”的质疑提醒我们,考古学的使命在于揭示和传承真实的历史,而非制造新的迷雾。

2 阅读:190
猜你喜欢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