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9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下场究竟如何?你可能永远想不到的结果

闻学天史 2024-02-07 17:18:06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六岁的溥仪宣读《清帝逊位诏书》,意味着大清王朝就此正式宣告灭亡,标志着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彻底结束。

当时清朝为了更好的控制军队,在全国范围特设了位高权重、具有影响力、节制一方的总督,一共有9位,即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两江总督(张勋)、直隶总督(张镇芳)、闽浙总督(松寿)、两广总督(张鸣岐)、湖广总督(瑞澄)、 四川总督(赵尔丰)、陕甘总督(升允)、云贵总督(李经羲)。

清朝灭亡后,清朝末代位高权重的九位总督,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呢?

01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总督设立时间比较晚,各地方并没有设立长官独立管理。

后来,清政府为了对东三省地区的加强管理和统治。在1907年正式设立东三省总督,并在黑龙江、吉林、奉天设立巡抚,当时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是徐世昌。东三省总督乃疆臣之驱,因地理位置离京较近,所以总督当中威望最高。

1911年,赵尔巽正式任东三省总督。他从政经历非常丰富,在此之前历任过盛京将军、湖南巡抚、四川总督、户部尚书等职。

赵尔巽在位期间,革命运动层出不穷,武昌起义后,赵尔巽成立保安会,用武力镇压,坚决反对共和制度,阻止革命,并且大肆抓捕和杀害革命党人,手段极为残忍,因此百姓反对的声音越加严重,最后东三省被降为大清黄龙旗。之后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后,赵尔巽也被撤职。

袁世凯执权期间,袁世凯为了拉拢赵尔巽,便请他去当顾问,起初他拒绝了。最后被袁世凯请去编修《清史稿》,但他称病就是为了讲条件,让其为曾任职四川总督的弟弟赵尔丰“平反昭雪”,才答应编修职务。

当然,赵尔巽的工作只编修《清史稿》,为此倾注了他一生心血,不过,书还没编修完,1927年他因病去世,终年83岁。好在他去世前完成了一个草稿,《清史稿》在1928年发行。

02  直隶总督张镇芳

1902,袁世凯任直隶总督职务兼南洋大臣,而张镇芳和袁世凯的关系密切,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兄嫂的弟弟,所以在袁世凯的提携和帮衬下,他的官职和地位也是与日俱增。

1907年,袁世凯权力过大,清廷削夺他的兵权,分调到军机处,于是张镇芳接袁世凯的直隶总督职务,成为了最后一任直隶总督。

1912年,清朝倒台后,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后,张镇芳坚决反对共和,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坚定拥护者,袁世凯提携他任命为河南都督。

1914年,张镇芳便被袁世凯撤职。袁世凯去世后,又跟着张勋积极支持溥仪复辟,大肆封管授爵,但仅仅十几天就兵败,被抓判无期徒刑,后面花钱打点,坐三个月牢就被释放。

至此开始,张镇芳便开始投身于商界,彻底远离军政,历任银行、盐业董事长等。1933年病死于天津,终年70岁。

03   两江总督张勋

两江总督是末代搞复辟的张勋。张勋是行武出身,是靠战功一步步提拔,后来被晋升为江南提督。

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廷任命张勋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他奉令镇守南京,对抗革命党人。

清朝灭亡后,张勋也够拼命,为了表忠心,张勋及全部手下都留着发辫,被人称为“辫帅”,所统领的军队被称“辫子军”。后来,握兵权的张勋拥立袁世凯称帝,但仍有意维护清廷。

1917年,总理段祺瑞与大总统的黎元洪之间爆发了“府院之争”,张勋借机进京,和康有为拥护溥仪复辟,史称“丁巳复辟”。

他的“辫子军”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才仅仅持续12天的“张勋复辟”事件,以闹剧收场。之后溥仪再度退位,于是张勋先逃荷兰大使馆,又接着逃回了天津,然后在天津安定下来。

此后逐渐远离政界,开始投资于商界,钱庄、工厂、电影公司、商店等企业,并就此成为有名的富商。张勋于1923年逝世,终年69岁。

04  两广总督张鸣岐

两广总督张鸣岐是花钱行贿才当上的,成为清朝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当时黄花岗起义时被张鸣岐残酷镇压,导致起义以失败告终,成了革命党人和百姓口中的“刽子手”。

辛亥革命之后,他自知罪孽深重,怕招来报复,带着自己搜刮来的钱财逃到日本。

后来又回国,但做出了很多不齿之事,先是当袁世凯顾问,后又拥护袁世凯称帝,于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替日本人卖命,“七七事变”,又公开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历任汉奸要职,甚至为日本人祈祷,成为了人人喊打的汉奸。

1945年,张鸣岐在人民声讨的声音中死去,可以说末代总督中,是最无耻的一个。

05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1907年被任闽浙总督,深得朝廷的信任与器重,他曾先后历任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兵部尚书、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工部尚书等职。

1911年武昌起义后,彭寿松等革命党人联合发动起义时,很多人劝松寿投降,但松寿拒不投降,于是率八旗兵负隅顽抗,结果旗兵不给力,激战了一晚上,眼看大势已去,最后松寿吞金自杀殉国了,就此成为唯一为大清王朝殉死的总督。

06   湖广总督瑞澄

这个末代总督被人戏称为大清朝覆亡的“掘墓人”,他就是瑞澄,于1910年被调到武昌任湖广总督。

1911年,当时搞“四川保路运动”,清廷命瑞澄把新军调往四川镇压,导致湖北防卫空虚,爆发了武昌起义,当时起义并没成功,反而被官兵从现场搜到了革命党人名册单,之后移交给瑞澄。

瑞澄按名单抓捕首要32人,名单上剩下的人员既没有公开,也没有销毁。这一下,导致所属部下军心惶惶不安,为了自保,革命党人决定铤而走险,最终发动了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瑞澄选择跑路,坐船逃到了上海,于是清军兵败如山倒,瑞澄怕清廷治罪于他,又逃去了日本。

在后来,瑞澄又选择回国。1915年,瑞澄死于上海,终年52岁。

07   陕甘总督升允

升允,末代总督当中,对大清王朝最忠心的一位,时任陕西巡抚、陕甘总督、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等职。

1909年,因反立宪,升允被清廷革职。武昌起义后,升允复职,重启用,然后率军进攻西安,为复辟大清王朝忙于奔波,妄想替清政府争取东山再起的地盘。

后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溥仪正式宣布退位,清朝倒台,此后升允又积极运作复辟,不过无力回天,最终还是以失败结局收场。

1931年病逝,溥仪赐谥号为“文忠”,终年73岁。

08   四川总督赵尔丰

1911年4月,赵尔丰正式接替哥哥赵尔巽四川总督职务,成为末代总督,颇有才干,曾率兵平定了土司叛乱,成功收复了西藏。

1911年8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赵尔丰率兵镇压,杀害了不少请愿民众,人称赵屠夫,而这一事件成为了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导火索,同时是引发武昌起义的重要因素,因此赵尔丰被革职。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四川脱离清廷,成立军政府,此时整个四川动荡不安。后来尹昌衡任命四川总督,下令逮捕赵尔丰,赵尔丰被公开审理,受到立即处决,赵尔丰这个结局很凄凉。

09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安徽人,1909年出任云贵总督,在任云贵总督期间,给予讲武堂很大的支持,军中有不少军官都是他的讲武堂出来的,加上他在任期间对蔡锷有过扶持,因此在辛亥革命期间,得以蔡锷充分保护,礼送他和家人出了云南。之后袁世凯执政期间,得到重用,于是和赵尔巽一起跟随袁世凯。

1917年,段祺瑞总理职务被罢免后,黎元洪任命李经羲出任总理职务。当时张勋借调和之名,率领“辫子军”进京,拥立溥仪复辟,因此李经羲总理职务在手还没捂热,仅仅当一个星期总理便遭到了罢免。之后李经羲选择了归隐,彻底离开了军政,以写诗撰文维持生活。于1925年在上海病逝,终年65岁。

结语

这九位末代的总督,可谓结局都不同,有的得以善终,有的看透人事、不问世事的淡然,有的殉死,有的当汉奸,也有的被处决,也有随波逐流,晚节不保的懦弱,大清制的这些人才,终究逃不过改朝换代的命运转折,令人无限唏嘘!

21 阅读:13462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