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立宪:大清帝国最后的自救机会,却透支仅剩的公信力

易云聊历史 2023-07-19 18:30:05

一腔热血千行泪,慷慨淋漓为我言。大好头颅拼一掷,太空追攫国民魂。——《赵声·赠吴樾》

庚子国难后,清廷痛定思痛开始了一场规模颇大的改革运动,即清末新政。这一阶段,清廷主动拥抱西方,重用懂洋务的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在直隶和地方开始推行新政。在政府的支持下,大量近代工业拔地而起、各地还编练数量众多战斗力强悍的新军,大清国的财政收入耶显著增强,实事求是的讲,这场新政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但是,凡事怕比较,特别是有参照系的那种。1905年,号称世界级强国与大英帝国多次扳手腕不落下风的沙俄帝国,在中国东北惨败与新兴的日本(日俄战争)。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直接促成了沙俄的“1905年革命”,加速了沙俄帝国的崩溃。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立宪热”。

当时得舆论普遍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

而这场就在大清国国土上发生的战争,而且清廷还被迫屈辱地宣布“中立”,这场战争对当时得知识界和各大群体阶层中触动很大,一阵呼吁大清立宪的呼声响彻华夏大地。与此同时,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在海外鼓励动员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在此背景下,清廷开始研究立宪工作。1905年7月,慈禧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立宪工作。

慈禧太后召见大臣时表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泯灭。候调查结果后,如果无妨碍,则必决意实行。”同月,诏命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诏英,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五大臣回国后总结了立宪三大好处“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

于是,在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即“预备立宪”。根据计划安排,清廷诏谕各地方督抚成了咨议局,吸收地方的人才,共同为国家出谋划策,也为将来正式立宪储备好人才。一时间,大清国的有识之士、各省的士绅备受鼓舞,全国范围内都掀起来讨论立宪的风潮,民众对大清国重新抱起了希望。而在海外坚持武装革命孙中山的同盟会,一度被视之“乱臣贼子”,同盟会进入了长时期的低谷,大清国似乎找到了“老树发新枝”的出路。

1908年11月,执掌晚清政坛的慈禧太后和大清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光绪皇帝(在位34年)于2天内相继病逝,根据慈禧临终遗命,年仅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实际权力则掌握在摄政王载沣手里。大清国上层统治阶级的巨大变动迅速波及到了底层的立宪运动。由于载沣没有慈禧的手腕,无法驾驭晚清错综复杂的变局,在舆论的倒逼下,载沣只得加快预备立宪的进程。至1911年5月,载沣裁撤了大清国最重要的权力核心部门军机处,仿照日本正式成了责任内阁,并公布了责任内阁的名单,其中汉族官僚4人,蒙古旗人1人,满洲贵族8人,其中满清皇族又占5人。名单一经公布,引得舆论哗然,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

至此,预备立宪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并透支了大清国仅剩的公信力,再也没人在相信大清国会做出任何改变了,当时开始流行这样一句话“若行假立宪,必来真革命”。曾经拥护立宪,试图和平改革的立宪派纷纷转投同盟会阵营,武装推翻清政府成为此后的共识。就在预备立宪破产的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敲响了大清国的丧钟,而后天下响应,至1912年2月12日,大清国覆灭。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清国的连太平天国运动都挺过来了,却在风调雨顺的1911年走向了终点,上天也给了它最后的自救机会(预备立宪),可惜肉食者鄙,满清的既得利益集团眼中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哪里还管王朝的兴衰荣辱,如此王朝,灭亡也是活该。

0 阅读:6

易云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