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历史:纹身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江湖之下 2024-08-04 01:00:27

翻开这本《刑罚的历史》,一种压抑的沉重扑面而来,各色各样的刑罚层出不穷:割鼻子、跺脚、火烧烹煮,绞杖凌迟,刺配流放劳役等等,无不是残酷的。

然而,你再仔细看看会发现,我们认为的鲜血淋漓,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根本就不是事。

你能想象,如今满大街的纹身其实是以前的人们引以为耻的吗?你能想象没有鼻子曾经是美的吗?你能想象曾经自己阉割自己是官府屡禁不止的吗?你能想象把头发铺散开遮住自己的面部曾经也是流行的吗?

想必,有点难!笔者刚开始看到这些的时候都震惊了!

就好像,唐朝以胖为美,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一样是不敢想象的。

其实这一种审美的差异是环境造成的!若是在我们出生之后不断有人告诉我们,胖女孩是最美的,最受人喜欢的,并且在之后的环境当中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胖是不美的。而且周围所有人都很胖,只有那么几个很瘦的,而瘦的是被人嫌弃为丑的。那么,现在的很多卖减肥套餐的健身房什么的可能就要失业了,当然,如果没有需要,市场上也不会流行这些东西。

胖瘦这种美丑文化其实对人本身是没有什么伤害的,甚至想起来还有那么一些滑稽。

但是,如果你知道古人为何以没有鼻子为美,为什么流行头发遮脸,又为什么刺青流行起来以及为什么冒着死亡的危险古人也要自己阉割自己你就不会感到一点点轻松了。

从墨刑到纹身艺术的发展,是必然还是无奈?

我们现在流行的纹身,是从以前的一种刑罚演变而来的,这种刑罚叫墨刑。

所谓墨刑就是在人的身上刺字,主要是刺在脸上。

这玩意可不像如今的纹身这般,让人看着就觉得酷毙了。那时候,这是罪恶的象征,也是耻辱的象征,是要跟随自己一辈子的。甚至有些人看到那个刺青就要绕道而走,生怕与其产生瓜葛。

被刺过的人甚至不能自己把那墨迹去掉,你要是去掉了,抓回去,再给你上一次刑,甚至还要加上其它更重的刑。比如秦朝的时候,被上过墨刑的人,还要去修长城,叫“黥为城旦”,这个黥就是给人脸上刺字的。

这是让人披着标记免费做苦力,跑都没地方跑,跑到哪都有人把你抓回去!

当然,脸上刺青虽然耻辱,但确实是刑罚当中最轻的了,后来,到了北宋后期,刺配之人太多了,有些人就对刺字不以为然了,一些军人、有武力的人就自己在脸上身上刺字明志。

甚至到了后来,有女子在节日的时候,裸露着纹满花纹的大腿上街载歌载舞的。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在身上纹各种花鸟山水了,甚至还专门成立了纹身爱好者团体,俗称“锦体社”

这时候开始,刺字作为一种刑罚的意义其实并不大了。

这种刺青文化流行的背后有多少血泪,今人可能无法体会了,也许听起来还有点好笑。不就是脸上刺个子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就好像,秦朝的时候,人们对被割鼻子嗷嗷大叫的人说:“不就是割个鼻子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你出门看看,有几个人是有鼻子的?”

为何曾经没有鼻子,会让人觉得美?

没有鼻子的人应该会很难看吧?

但根据传说,秦始皇曾经把六国的军士和百姓俘虏了全部都割去了鼻子,一时之间,没鼻子的比有鼻子的人还多,以至于人们觉得没鼻子才正常,有鼻子反而觉得丑了。若是如此可真是灾难了。

但还有两件跟割鼻子有关的记载就更加让人啼笑皆非了。

一开始的时候,中原地区被割去鼻子的人是要被人挤兑的,而且他们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很丑,没脸再生活在人群中。这些人,有官府废物利用的,就把他们收集起来,让他们去边疆服劳役什么的。

还有一些人干脆就逃离中原去蛮夷之地生活。

这些人基本都是既被割了鼻子,又被刺了字在脸上的,他们跑到蛮夷之地,那里的人难免也会好奇地问他们:“你们怎么都没有鼻子?而且脸上这花花的是什么?”

这些人肯定不能说实话呀,他们就骗他们说:“这是我们中原的人的文化,大家都喜欢把鼻子割掉并且在脸上刺青。”

接着,搞笑又可悲的场面就出现了。

这些蛮夷的人,虽然蛮,但是很单纯,他们非常仰慕中原文化,也没啥怀疑,就有很多人纷纷效仿,把自己的鼻子割掉,并且在脸上刺上花纹。这种一般人看着很残忍的事儿,竟然就真的在蛮夷地区形成了固定的风俗。

与割鼻子为美相关的还有一个,把头发铺在脸上,竟然也曾成为一种流行风俗,是当时的时尚。

古代把头发铺在脸上为何是一种时尚?

头发披在脸上,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我们常常在恐怖片里面,看到扮鬼之人就是将头发披在脸上的。如今要是晚上走在马路上,有个披头散发的人从面前经过,估计都会被吓个半死吧?

但《刑罚的历史》里面却引用了一段史实。有一个民族曾经以披头散发作为风俗。

这风俗还是跟割鼻子有关系。这个故事其实有一些烂漫,但是,烂漫的背后,还是有些残忍。

有一个羌族人叫爰剑,被秦人追杀,路上碰到一个女孩,这女孩救了他,还把他藏在了山洞里面,救了他一命。爰剑很感激这个女孩,就以身相许,娶了她做老婆,然后就带着女子回到他们自己的部落里面。

爰剑曾经在秦国做过奴隶,会一些种田和畜牧技术,就教给他的族人,他们一族也慢慢壮大起来。爰剑应该就是后来的部落首领了,他的妻子自然就是首领夫人,很受人尊敬。

但是女孩曾经也是被割了鼻子的,而且深以为耻,所以常常把头发披在脸上,挡住自己的鼻子。

为了对这首领夫人表示尊敬,羌族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把头发打散,披在脸上,成为了一种风俗。

比起,割鼻子披头散发,还有一件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

曾经,自宫竟然是严禁不止的。

为何自宫一度没法禁止?

想象一下,一个人要是连生育能力都没有了,是什么样的感受?汉朝的司马迁,因为被汉武帝施行了腐刑,他是“肠一日而九回”,就是痛苦得觉得肚子里的肠子在绞痛,还不是一次就行了,是每天无数次。可想而知,没了命根子的人是多么痛苦。

古人注重血脉传承,是万万不能断了命根子的。

所以,断命根子,也就是宫刑对于古人来讲是仅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但是呢,明清时期,自宫却很是盛行。自宫是啥意思?就是自己割掉自己的命根子,那得有多狠心呐!

明成祖朱棣就曾经下令,要是有人敢自宫,就以不孝论罪。军人自宫,他的上司要跟着受罚。民间有人自宫,他们的乡长、镇长、村长都要受罚。但这诏令似乎没有起多大作用,自宫的人还是很多。

还有皇帝下令:“谁要是敢自宫,就发配充军,隐瞒不报的一样的惩罚。”

最后还是不能禁止百姓自宫,所以有个皇帝就下诏令:“谁敢自宫,就让他死,然后再把他的家人发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做苦役。”

然而自宫的人还是很多。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割自己的小弟弟呢?难道不想传宗接代吗?

当然不是,人只有一种情况下会割自己的命根子,那就是生不如死的时候。说明割了命根子还可以有活下去的希望。

我们经常看古代的宫廷剧,想必都知道,古代的宫廷之中是有很多太监的。而最大的太监通常权势滔天,富贵不可限量。于是很多人为了富贵,争相自宫想要入宫当太监。

这是因为古代宫廷大量运用宦官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后来皇帝又要打击自宫呢?那时因为自宫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宫里用得到的数量多好几倍。

自宫的人数太多是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的,首先,就不利于人口增长。古代社会人口本来就少。但是,比起惩罚,生活难以为继的人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是要赌一赌的,这也是为什么自宫这么残忍的自残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刑罚的演变过程的一点思考

其实从刺青的流行、割鼻子成风俗、披头散发成时尚、自宫屡禁不止这些事件来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种特点不是积极的,而是十分的消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破罐子破摔。

但造成这个破罐子破摔的原因却是因为,周围环境导致。

周围人都没有鼻子,所以,有鼻子的人是丑的;周围人都披头散发,所以不披头散发就是不时髦的;反正有那么多人为了生计割命根子,割个命根子又怎么了?反正,脸上已经被刺花了,多刺一点又怎样?

这说明什么?

一、一种刑罚如果太广泛实施的话,其实根本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就好比,对于一个割掉鼻子多的比有鼻子的人多的地方,割鼻子对于一个人其实就算不得是重型了。

常常在生死边沿走的人,见惯了生死,并不是会更怕死,可能根本就不怕死了。这种人死刑对他们已经没有威慑力。

春秋战国时期,用生命报答人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因为误会了孟尝君,一刀就把自己结果了。

信陵君的门客侯生为了替他赎罪,面向他在的方向自尽了。

田横自己为了报答刘邦的恩情,自己自尽了。田横的手下五百多人听说他自尽了也全都自尽了。

这些人为什么能够那么轻易就结束自己的生命?

说明,死在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这么大面积的自杀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对死这种现象麻木的,死是常常发生在每个人眼前的事情。

士为知己者死听着很感人,其实是对生命的漠视。

二、真正有威慑力的刑罚不在于本身的轻重,而在于它在人心中的轻重

今人不一样,即使是手上被小刀割个口子也要死要活的。这不是不好,而是更加尊重生命了。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人更怕死了。为什么怕死?因为死亡在现在人的眼里是很恐怖的事儿,是代表着一个生命的消亡。人们虽然说见惯生死,但真的见惯生死吗?现在的人其实是很少看到死亡的。死亡其实是很神秘的事儿,因为神秘所以恐怖。

所以刑罚不可以广泛使用,刑罚必定是要起着杀鸡儆猴的作用,也就是他的威慑力要大,他的实施面要小。一种刑罚恐不恐怖是要宣传出来的。要让所有人觉得死刑是很恐怖的刑罚,还要让人觉得犯罪受刑是很令人羞耻的事情。

就像从前,只是脸上刺字,就让人觉得在人群中生活不下去,这就说明那时候的舆论做得好,轻刑也是很有威慑力的。

但是后来脸上刺字的人多了,才让这种刑罚变成了一种文化,也就是说,刺字再也不会让人觉得羞耻了,反而满足了一些人的刺激感,纹身也就流行起来了。

故而刑罚的威力不在于本身的轻重,而在于人心中的轻重。

0 阅读:0

江湖之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