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句话说出我理解的“中华文化”

嘉荣谈国际 2023-09-19 00:46:00

以下是本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仅代表我一个人的想法。

中华文化是一个在不停变化的文化概念,或者用更积极的说法,就是在不断进化的一个文化概念。由于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进化演变的文化概念,所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不同的时期,内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今天的中华文化和五千年前、一千年前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是差异极大的文化概念。

如果必须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文化”,那就是坚定地“把根留住”。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中华文化主动吸取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促进自己的发展。但在中华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就变成坚定守住自己的文化传承,尽可能地排除外来文化的影响了。这种保持文化纯洁性的执着,已经达到了不分好坏,统统都要排除在外,最经典的一个做法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因为如此,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虽然被许多外来文化影响着,但始终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

中华文化的土壤是“三皇五帝”以及相关的那一大堆神话故事了。毕竟有什么样的土壤,才能长出来什么样子的庄稼,所以这些神话故事就是一切的开始。

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周朝了,因此周朝就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了。中华文化的“根儿”,实际上就是记录下来的那些周朝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后面在中华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就是从周朝的这些制度上结出的果实。

在独尊儒家之前,中华文化是什么想法都有,也就是诸子百家都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一部分。此时的中华文化就是乱糟糟,但欣欣向荣的样子。

但到了汉朝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的内容就变成了绝大部分都是儒家的东西了。从大汉朝一直到大清朝,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只有儒家的理论被视为正统,此时中国社会直接就是一个儒家的社会,任何不符和儒家理论,或者说不能为儒家所用的思想,就都被视为是邪门歪道,被逐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了。那些对儒家思想有利的东西,都会被儒家改造成有利于儒家的样子,然后融在了儒家思想体系其中。

在这个时期,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儒、释、道的三教合一,也就是经过本土化改造的佛教思想和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道教思想,被儒家改造、接纳和吸收了。用外来的佛教哲学思想和本土发展的道教哲学思想作为工具,解释了儒家的这些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最后产生了儒家的哲学思想,这就是从宋朝开始兴起的“理学”。后面明朝的王明阳什么的,全是走的这个“理学”路子,借用佛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创造儒家的哲学体系。在儒家思想推到了“理学”的时候,儒家思想就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从此,中华文化就完全大成了,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了。

中华文化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就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近代西方科学思想和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了。此时,就是一个可以称为是“掺沙子”的过程。也就是往已经完全成熟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里掺杂西方科学思想和西方人文思想。而这个对中华文化进行渗透的过程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一百多年了,但仍在继续进行中。

0 阅读:8

嘉荣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