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三部曲: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第一部拍得最好?

田大哥说 2024-03-22 01:26:36
电影《大决战》三部曲拍摄于9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牵头,中央军委为后盾,联合国家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历时3年拍摄的一部战争史诗巨制,艺术而真实地再现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气势如虹,波澜壮阔。

转眼30多年过去了,这部影片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堪称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艺术巅峰,空前绝后。它的每一帧画面都极具美感,每个人物的塑造都富有细腻的情感,饱满生动。《大决战》的诞生,将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难以逾越。

该片三部曲分别由杨光远(辽沈战役)、蔡继渭(淮海战役)、韦廉(平津战役)三位导演分工执导。尽管三部曲出自不同的导演之手,但是在总导演李俊的统筹和协调下,影片的风格一脉相承,首尾呼应,故事的衔接和人物的转换自然流畅,相得益彰。

既然《大决战》三部曲的创作是在多位导演的共同协作下完成的鸿篇巨制,在影片质量上应该不分伯仲,可为什么仍然有很多观众认为第一部最好看呢?

如果说这三部曲哪一部最好看,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根本无法辨别其影片艺术的差异。感觉每一部对心灵都会产生一次撞击,无可挑剔,因为它凝聚了中国电影工匠的最高水准,很难找到疏漏和破绽。那么,难道第二部和第三部有什么瑕疵吗?或者说艺术上有什么不严谨的地方吗?

作为一部战争史诗作品,拍摄时间跨度之长、投入人力物力之多,是一项浩瀚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俗话说:百密而一疏。影片中出现些许瑕疵也在所难免,并不影响整体的艺术性和观影效果。广大观众认为第一部最好看,其原因也不在影片的质量上,小编不才,经过梳理,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希望与大家讨论。

1.“林彪”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林彪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辽沈战役的总指挥,军迷们公认的“军神”,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却在上世纪70年代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成为了“反党集团”的首脑。

所以,在影片《大决战》拍摄之前,从未有过林彪的艺术形象在银幕上正面出现过。

而《辽沈战役》打破了这一禁区。

在创作者们请示中央领导之后,国家领导人态度明确,把这段历史给出了客观的评价: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林彪的艺术形象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大银幕上,确实吸引了亿万观众,既新鲜又好奇,大家争相看看这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

饰演林彪的马绍信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是一位颇有演绎功底的优秀演员。接到这个角色之后,经过不懈努力,将林彪的统帅风范和沉着冷静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受到观众的一致赞扬。

在《辽沈战役》中,林彪的戏份很多,这也是为了更加符合史实。通过这部影片,使很多观众重新认识了这位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帅。

《淮海战役》则在主角的定位上出现明显失误,过分突出总前委,本末倒置,违背了毛主席的那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是立了头功的。所以第二部在这一点上被观众诟病。

2.先入为主,使影片获得高分

《大决战》三部曲最早公映的是《辽沈战役》,于1991年开始在全国各影院放映,同时,也是向建党70周年的献礼之作。

影片公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片中形神兼备的历史人物、恢宏壮观的战争场景瞬间将观众拉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热血激荡的战争年代。

虽然90年代以前曾成功拍摄了《南征北战》、《四渡赤水》、《巍巍昆仑》等经典战争影片,但从人物塑造和战争场景还原上都没有达到《大决战》的艺术高度。

首先,影片通过艺术的手法复活了很多伟人群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次,影片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辽沈战役”的整个过程,使观众看到了大兵团作战的震撼;第三,大人物的运筹帷幄与个人情感以及小人物的生动活泼和命运转折都被编导们巧妙梳理,有条不紊,层次分明,既有生活的真实也有历史的厚重。

在随后上映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影片同样延续了《辽沈战役》的叙事风格。但由于《辽沈战役》的先入为主,观众的第一印象挥之不去。

3.战争场景的渲染真实感人

纵览三大战役,编导们都会将战争场景的刻画和渲染作为重点。战争题材影片如果不能真实地展现战场的悲悯和惨烈,那就等于失败。而《辽沈战役》在这一点上做到了精雕细凿,恰如其分。

影片中,林彪在作战室对刘亚楼说: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仅仅几个字的台词,就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告知了观众。

在攻击锦州和防止廖耀湘兵团逃跑的塔山、黑山、大虎山、配水池战斗中,我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发挥了不怕牺牲的顽强作风,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殊死搏斗,最终以巨大的牺牲代价击退了敌人,保住了阵地。这些情节都在影片中鲜活复盘。

镜头下,尸横遍野,硝烟弥漫,鲜血和泥土在敌我双方士兵的脸上混淆在一起。横七竖八的枪支、刺刀或扔在地上,或插在身体里。战壕旁的铁蒺藜上挂着被炸碎的衣服布条和棉絮,甚至还有人体组织。

这样真实而震撼的画面让小编不由得想到了电影《血战台儿庄》里同样惨烈的场景。这两部影片的导演却是同一个人——杨光远。

除了真实,《辽沈战役》在描写攻城、巷战、阵地战等激烈的战斗场景上多次引用航拍的运镜手法,使画面感更立体、更有气势,也为观众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历史画卷。

三部曲中,除了《平津战役》战争戏较少之外,《淮海战役》由于规模大,战争戏应该更多才对。但是由于文戏增多,受时长限制,剪辑掉了部分战斗的戏份。而编导却增加了一些与剧情无关的镜头,比如某首长洗凉水澡,纯粹画蛇添足。

另外,《辽沈战役》在小人物的特写上,处理得真挚感人,丝丝入扣。

挖战壕的大嫂看到小战士的脸都冻了,心疼地将自己的红围巾为小战士围在了脖子上。羞涩的小战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也正是这条红围巾成了小战士牺牲的见证,在炮火中,红围巾随风飘荡;大战之后,炊事班长兴冲冲地挑着两桶猪肉炖粉条为前线的战士送饭。当看到整连整排的解放军战士都躺在血泊中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悲痛地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地说着“吃吧,猪肉炖粉条”,满脸的泪花顺着脸颊滴在黑土地上。

影片对这些细节的呈现,悲壮苍凉,极具感染力,谱写了人民战争的辉煌篇章。相对于第二部和第三部里对小人物的描写,《辽沈战役》表现得更加悲悯和贴切。

《大决战》三部曲在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每部之间都互相关联却又独立成章,各有千秋。就如《平津战役》中美国军事顾问团巴大维将军评价毛泽东主席指挥三大战役一样。他说:我在长江三峡看见,由于水流太急,轮船上不去,需要绞滩机把轮船拖上去。毛泽东用沈阳、徐州、华北三次会战结成一条锁链,一鼓作气把他的船拖上了滩,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三次会战连续下来,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在历史的长河里,三大战役是毛泽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而赢得的伟大胜利;而在艺术上,电影《大决战》的不朽传奇更是倾注了编导们无数的心血。依靠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不忘初心的历史责任感,创作出了一部彪炳史册的优秀电影作品,这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的荣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田战利)

0 阅读:33

田大哥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