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也要改革?有人担心“内地化”,其实是更好发挥“两制”优势

天下有言刘澜昌 2024-09-04 05:29:02

文︱刘澜昌

真想不到,香港也像内地改革开放之初,开始也在讨论要不要改革的问题。

其实,美国都说要改革,难道香港就不要改革?

香港也要改革,是新时代的历史必然,可是,当前的的确确不少人在“改革”面前,彷徨,疑惑,畏缩,胆怯。

香港也有人提起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那一句名言:不改革死路一条!

这句话的精神,其实也是适用于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区要发展,要进步,就一定要改革,当然不是要改成像内地一样,而是要改得“一国两制”更加完善,把不适应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下更快更好发展原有的支柱生产力以及需要新发展的优质生产力的各种障碍去掉。

不过,香港似乎不可能一下子也喊出这样的口号,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适应。

其实,我们国家开始改革,也是阻力很大,不然邓小平同志也不会如此发聋振聩。

也许,现在香港改革阻力,比当年内地改革的阻力不会少。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就是一句话,以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会后,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专门在北京召见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希望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入理解和领会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锐意改革,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香港由治及兴。”

这之后,虽然香港政府的高官轻易还不说出改革二字,但是社会上的许许多多有识之士已经非常敏感行动了起来,认认真真地开始思索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改革的课题。

很多人都明白,正是当前香港发展中遇到了困难,经济陷于低潮,不改革恐怕不能突破,香港市民还是成群结队到深圳消费,香港的GDP增长还是那样徘徊不前。

香港要走出低谷,恐怕就不只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修修补补,许几个愿派几颗糖,就可要突破的,而真的是要做一篇新时代大变局中的大文章。

笔者相信,形势逼人,改革不可能回避,早启动早得利。香港政府应该及早举起改革的大棋,主动作为,万不可做小脚女人。中央一直要求特区政府担起治理香港的主体责任,这也正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故此,香港的改革,不可能是民间的清谈,而必然也须有特区政府担起主体责任。

事实上,任何改革的发动未必是,一个社会的领导者,但是要真正实施则必须由这个社会的公权力领导,自上而下地推行。社会上的任何改革的要求、愿望、良方、对策,最后有可能实施,都必然是先汇总到高层;而高层,也必然站得高看得远,对于下面的看法建议,去伪存真,去芜取精,从树木到树林,定出适切可行具操作性的改革方案。而决策之后,还要实施,推进,检验,改善。一句话,香港政府不动,改革只是空话,即使中央再焦急恐怕也只能蹉跎。

搞清了谁是香港改革的领导者,接着的问题是改什么,如何改?对此,社会上已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则要注重的。第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要设置港式的“发展改革委员会”,否则无从下手。改革如此重大的问题,一定不是一般的街坊座谈可以得到真知的,基层市民的思维有局限性,一般只会着眼眼前的利益。即使是专家的座谈,也恐怕不能成事。

第二,起步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起步就让全香港各阶层都看到成效。毫无疑问,改革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遇到极大的挑战,顽固的阻碍,甚至是反抗。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楼价高租金贵严重窒碍香港的竞争力但是也都怕楼价跌。同时,香港改革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很多积重难返的问题可能需要好几届政府才能完成。故此,改革需要“初战必胜”,香港改革一起步就要尝到甜头,社会各界才好凝聚力量继续深化改革。如果也是老牛拉破车,很快改革动力便“三竭而衰”。

笔者认为,香港回归27年以来,随着国际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地发展一日千里,尤其在新质生产力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香港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笔者认为,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贫富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激化的趋势,笔者一直认为,香港许多政治问题是由

此派生。

第二,新的经济增长点迟迟未能出现,金融、航运和贸易三大传统优势,遇到来自内外方面,以及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包括各种创科产业还处于谋划启动阶段。尤其,因为邻居深圳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虹吸现象”,使到投资者三心二意,不知香港是否真有发展高技术大投资产业的可能。

第三,可能也是最值得特区政府重视的问题:“高薪低效”。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问题是需要通过改革去调适,但是真正动手必须有大智慧。内地改革一条最成功的经验是透过发展去解难。自然,香港公务员不可能“减薪”,笔者听首任特首董建华说过,那时他不应该冻薪减薪。那么,公务员必须高效才能服众。

最后,笔者建议,政府改革第一步,必须做顶层设计,成立港式发展改革委员会,恐怕势在必行。其次,改革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只能是“交椅洲”和“北都”一并考虑,加速推动。改革的首个成果,应该就是土地,政府增加土地储备就是增加财富,增加化解各种社会问题的钥匙。至于说,“交椅洲”上马回推低楼价,这是伪命题。

我们希望特区政府尽快有一千公顷土地到手,但是再快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事。至于工程资金,政府可以“大胆改革”,包给内外发展商做,利益均沾。香港的地产商也应该把此作为长远发展的机会,不要成为阻力。

说一千道一万,香港不填海,永远追不回新加坡。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0 阅读:34

天下有言刘澜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