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m工艺的下代酷睿只能跑到5.7GHz!只想要纯大核的再等一年

程序员咋不秃头 2024-09-09 00:06:00

Intel将在9月份正式发布面向低功耗笔记本的Lunar Lake,命名酷睿Ultra 200V系列,后续则是用于高性能桌面和笔记本的Arrow Lake,也属于酷睿Ultra 200系列。

根据最新情报,桌面版的Arrow Lake-S将会有B0、C0两个版本的芯片,继续分为125W、65W、35W三个级别。

其中,B0是高端核心,最多8P+16E 24核心24线程、4个Xe核显核心,用于酷睿Ultra 9/7全系列、酷睿Ultra 5 125W。

C0是低端核心,最多6P+8E 14核心14线程、4个Xe核心,用于酷睿Ultra 5 65/35W。

但诡异的是,酷睿Ultra 5 65W会有两种型号混用两种芯片。

酷睿Ultra 9系列自然是满血版,三款型号,125W、64W、35W各一款,前两者已知分别是酷睿Ultra 9 285K、275。

酷睿Ultra 7系列六款型号,三种功耗各两款,CPU部分都是8+12 20核心20线程,核显要么4个Xe核心,要么没有。

酷睿Ultra 5系列就像以前的酷睿i5系列一样乱如麻,目测十款左右的型号,CPU部分有6+8、6+4两种,核显部分有4核心、3核心、2核心、无四种版本,彼此组合在一起我实在不想一一说了。

VC尝试根据已知情报汇总了型号、规格表,他们自己都说很头疼,Intel确实应该调整一下了。

Arrow Lake的一大亮点就是会在核心模块上首次采用Intel 20A工艺,也就是2nm级别,首次引入全新的RibbonFET环绕晶体管、PowerVia背部供电,而升级版的18A发誓要反超台积电。

20A工艺怎么样呢?至少在Arrow Lake上首次使用,还差那么一点点意思。

经常曝料的推特博主OneRaichu发了一句类似谜题的话——For the top SKU, 57/4-47/6.

这里说的显然是Intel Arrow Lake的旗舰型号酷睿Ultra 9 285K,8+16 24核心24线程,基础功耗125W。

如果没猜错,57/4指的是大核最高睿频5.7GHz、全核频率5.4GHz,47/6指的则是小核最高睿频4.7GHz、全核频率4.6GHz。

作为对比,i9-14900K同样会8+16核心,大小核的最高频率分别为6.0GHz、4.4GHz。

小核频率进步了300MHz,大核频率则退步了300MHz。

至于会不会有高于酷睿Ultra 9 285K的型号,暂时看起来没有。

当然,这个表现相比14nm、10nm、4刚出来的时候还是强一些的,它们也都经过多代完善达到了很高的高度,相信后续的18A不会让我们失望。

有趣的是,再下一代的Panther Lake(PTL),也就是酷睿Ultra 300系列,突然曝出了更多消息,变化很大,甚至还有反复,有点让人看不懂。

Lunar Lake主打移动低功耗,Arrow Lake面向高性能移动和桌面,Panther Lake又变了,只用于移动端,但同时覆盖低功耗和高性能,包括U、H、P三个系列,继续大小核设计,大核架构升级Cougar Cove,小核架构延续Skymont。

至于下一代桌面,据说又没有新的,将在Arrow Lake的基础上升级一把,也就是Arrow Lake Refresh,类似于14代酷睿。

Panther Lake的三个不同版本据说配置如下——

Panther Lake-P:

4P+8E+4LP 16个CPU核心(应该16线程)、12个Xe3 GPU核心、基准功耗25W

Panther Lake-H:

4P+8E+4LP 16个CPU核心(应该16线程)、4个Xe3 GPU核心、基准功耗25W

Panther Lake-U:

4P+0E+4LP 8个CPU核心(应该8线程)、4个Xe3 GPU核心、基准功耗15W

看不懂之一:

在以往的产品线中,P系列定位低于H,如今却有着更高的核显规格,相同的功耗设定。

看不懂之二:

Meteor Lake首次加入了LPE超低功耗核心,可在轻负载时单独启用而关闭其他各种计算模块,从而大大节省功耗,非常好的设计。

但是,Lunar Lake把它去掉了,改成了“Power Island”(功耗岛)的概念。

但但是,Panther Lake居然又给加回来了,真是闹腾。

看不懂之三:

15W U系列是针对低功耗轻薄本的,也是非常适合用大小核的,这里反而只有大核而没有小核。

看不懂之四:

P、H系列只有4个大核真的够吗?13代酷睿的时候也有6个啊。

唯一能看懂也合理的,就是核显部分升级到第三代Xe架构,也就是Celestial。

另外,曝料还公布了Panther Lake的芯片布局设计,分为五块。

Die 4是包含CPU核心的计算模块,Die 5是包含GPU核显的图形模块,Die 1则是包含各种控制器和输入输出的平台控制器模块(PCD)。

两个角落里的Die 2、Die 3,都是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只是用来填补位置。

这个整体布局,倒是和Lunar Lake基本如出一辙,只是Lunar Lake集成了内存,Panther Lake似乎又没了。

Panther Lake预计在2025年底发布。

Lunar Lake

其实说来说去,这些都是大小核,很多玩家非常不喜欢这种设计,那可以等等Bartlett Lake。

其实,Bartlett Lake这个代号今年2月份就出现了,但身份一直成谜,只知道它还是LGA1700接口,支持DDR4/5内存,有的说是用于网络和边缘计算的,有的说也会下放消费市场,有的说是8+16混合架构,也有的说是最多12个纯大核。

现在,终于得到了有关Bartlett Lake-S(BTL-S)的更多细节,之前的说法也对,也不对。

首先,Bartlett Lake确实会出现在消费市场上,但命名不是酷睿Ultra系列,也不是酷睿i系列,而是酷睿系列,包括酷睿9、酷睿7、酷睿5酷睿3、酷睿五个子系列——就是这么乱。

其次,Bartlett Lake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原生的纯大核设计,包括12核心、10核心、8核心三种,分别对应酷睿9系列、酷睿7系列、酷睿5系列。

如果你不喜欢大小核混合架构,它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你得耐心等等,因为发布时间要等到2025年第三季度,也就是整整一年之后。

其二是源于Alder Lake 12代酷睿、Raptor Lake 13代酷睿的混合架构设计,包括酷睿7 8+16核心(B0)、酷睿5 6+8 14核心(B0)与6+4 10核心(C0)、酷睿3 4+0 4核心(H0)、酷睿 2+0 2核心(H0)。

说白了,它们基本就是此前产品换了个名字而已,其使命或许一是充分利用剩余芯片和产能,二是提供更多选择,更便宜、支持DDR4之类的。

这部分在2025年1月初就会发布,大概率会和Arrow Lake-S 65/35W主流版本同步登场。

0 阅读:222

程序员咋不秃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