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一些外来物种之所以令人闻风丧胆,是因为它们在没有天敌制衡的情况下,能迅速繁殖并对本地物种造成毁灭性打击。
近日,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亦趣自然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城市公园内发现了一只形似蚯蚓却头部尖尖的扁虫,在潮湿的苔藓上缓缓爬行。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并非是普通的蚯蚓,而是极具破坏力的外来物种——新几内亚扁虫。
经过仔细的照片和视频比对,保育中心确认,这正是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新几内亚扁虫。这也是四川地区首次观测到这种扁虫的身影。新几内亚扁虫原产于新几内亚岛,但已入侵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并在其中一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一次,是在太平洋的多个岛屿上,新几内亚扁虫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团灭”了当地的原生蜗牛种群,让岛屿的本土蜗牛种类彻底消失。
那么,新几内亚扁虫是如何进入四川的呢?目前推测,它可能是通过携带在进口苗木上的方式传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国贸易的增加,这种扁虫借助货物运输的便利,轻而易举地扩散到了世界各地。从太平洋的小岛到南美洲的雨林,从加勒比的海滩到欧洲的平原,新几内亚扁虫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破坏的足迹。
可以用新几内亚扁虫来控制非洲大蜗牛?
新几内亚扁虫是外来物种,非洲大蜗牛也是外来物种,有些区域的非洲大蜗牛也已泛滥,那是否可以采用新几内亚扁虫来控制非洲大蜗牛?可事实就是不行。
新几内亚扁虫以陆生蜗牛和蛞蝓等为主要食物来源,它们极为贪食,不断寻找新的猎物。在它们入侵的地区,原生的蜗牛种群常常遭到严重破坏,扁虫能迅速将蜗牛猎食殆尽。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新几内亚扁虫似乎对非洲大蜗牛不太感兴趣。
关于这一点,目前尚无确切的科学解释。一种可能的推测是,非洲大蜗牛与新几内亚扁虫在原产地并不共存,因此扁虫没有进化出捕食非洲大蜗牛的能力或偏好。另一种可能是,非洲大蜗牛的某些生理特征或防御机制使得它们对新几内亚扁虫具有抵抗力。
在四川这片生态环境多样的土地上,特别是拥有丰富湿地和森林资源的地区,新几内亚扁虫一旦得以蔓延,将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加上四川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如果蜗牛等物种遭到大规模捕食,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生态损害。因此,市民一旦发现疑似新几内亚扁虫的物种,应立即报告给政府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也应设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入侵物种。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