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有盛世修书的传统?写一本书,在古代很难吗?

妖火历史观 2023-02-19 19:37:38

客观来说,古代不同时期,修书的难度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大体上来说,越往前越难,越往后越容易。

虽然在今天看来,写本书似乎没什么难度。尤其是写网络小说之类的东西,基本上只要你有一台电脑,有一张身份证,随时可以在网上开干,几乎没有任何成本。当然,能不能赚钱,有没有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在现代,写书这件事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真正的难度,往往在于写什么,能不能卖得出去,有没有实际价值。

但是在古代不一样。

在古代的时候,写书这件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

在东汉之前,你要想写一本书,得需要先砍一大堆的竹子,制作竹简,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刻到竹简上,再把这些竹简用线串起来,这样才算是写完了一本书。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光是制作竹简,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按照现代专家们复原出来的竹简制作工艺,光是制作竹简,就已经需要三步,分别是选材、切片和杀青。

选材需要挑选合适年份的竹子。不是说所有的竹子,都适合制作竹简。真正能做竹简的竹子,从年份到质量,都是有相关要求的。所以古代很多文人,为了方便自己做竹简,往往会自己种一片竹林。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为了做竹简而去种一片竹林,似乎有点傻。但是在先秦时期,这已经是最方便的办法了。如果让你去野外一根一根的找,其实更费劲!还不如自己种竹子,这样还能持续利用。

选中了竹子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把竹子砍下来,然后去除掉竹子的竹节。这个过程,也需要大量的精力。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很多大城市往往会有专门做这个工作的店铺,可能还会省事一些。而在这之前,连这种店铺都没有的时候,那就只能由写书的人自己来做了。

除掉竹节之后,接下来才能切片,制作成单独的竹简。制作竹简其实也很麻烦,不但要把每一个竹简都制作成长短一致的竹片,而且还需要进行打磨,除掉上面的毛刺。这个过程,其实比之前种竹子还麻烦。

等到竹片制作完之后,接下来就是‘杀青’了。这里所谓的杀青,指的是竹简里面有水分,所以需要用火把这些水分都烤干。在烤干的过程当中,原本绿色的竹子会变黄,所以才叫杀青。另外,杀青之后,为了长久保存竹简,还得抹上专用的桐油,以此来让竹简保存的时间更长一点。

因为这个工艺深刻印在了中国文人的骨子里,大家用了上千年,所以后来,杀青才被当做是一个作品完成时的专用名词。

在古代,杀青,就意味着竹简终于算是制作完了!

以上所有的这些工序,放到今天,基本上就等同于我们打开电脑,登录自己的专用账号,准备开始写东西。在今天,这个工序我们可能只需要十秒钟。但是在古代,这可能需要你干几个月的时间!

而接下来的篆刻和修订,其实同样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今天我们敲敲键盘,写一百字可能只需要两分钟。但是在古代,篆刻一百个字,可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想要写一本几千字的竹简,那成本简直高得吓人了!完成这样一套书,难度估计和盖一套房子差不多了。而且,这还没算写书的人,搜集资料和学习的成本。

所以,在造纸术普及之前,文字和书籍,一直都是贵族的专利。普通的平民百姓,基本上不可能会触碰到书籍这种东西。就算能接触到,那也是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了。

从夏商时期,一直到西汉,大体上来说,竹简的制作成本,其实是在逐渐下降的。因为到了西汉时期,就开始出现专门制作和贩卖竹简的商铺了。当然,就算是这东西成了一个产业,竹简的制作成本,其实依然很高。

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搞定了造纸术。

这事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甚至比一个朝代的兴衰,还要重要。因为有了纸之后,中国人传递知识的成本,就大幅降低了,平民也可以开始接触知识,贵族和文人也更方便著书立说。

正是因为有了纸,所以后来我们才有那么多灿烂的文化。而那些没有纸,只能把文字写到羊皮上的文明,他们传播文化,成本就会高很多。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上,他们留下来的文化其实很少。

不过,造纸术虽然是在东汉被搞定的,但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依然还是用竹简比较多。除了当时纸张的价格也比较贵之外,最重要的是,当时纸张是一个新出现的东西,上下游的产业链还不完整,而且大家也不认这种东西。

所以,从蔡伦搞定造纸术,到纸张彻底普及,这个过程其实大概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直到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竹简才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请注意,在纸张普及之前,中国之前的几个朝代,其实都没有大规模修书的能力!虽然西汉中期的时候,司马迁老爷子写了一本几十万字的《史记》。但这和后世大规模的修书,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

想要修书,除了你要把这本书写出来之外,你还得有大规模复制的能力。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刻一本几十万字的《史记》。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如果想要复制成千上万套,大规模流传的话,这对整个西汉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开支。

所以,对于西汉的皇帝来说,与其花这个成本,去弄几千套书,还不如养几千个骑兵,去收拾一下北方的匈奴,这样意义还更大一点。另外,在西汉之前,其实也没有大规模官方修书的概念,当时大家也不觉得这事特别重要。

等到后来南北朝时期,造纸术普及之后,这个时候中原地区因为常年打仗,也不具备大规模修书的能力。有大规模修书的钱,还不如拿去搞一下国防建设。

所以,中国古代真正有能力大规模修书,其实就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而隋朝因为时间太短,也没来得及修太多书。所以,真正大规模修书的开始,其实就是唐朝。

准确来说,就是唐朝贞观年间。

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二十四史当中,有八本书都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完成的。这八本书,分别是《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之所以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都是在唐朝完成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除了唐朝国力比较强,常年稳定,给了这些文人稳定著书的时间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造纸术在这个时期,已经彻底普及了。

如果当时没有纸,只有竹简的话,想要完成这八本书,估计能把整个唐朝国库给搬空了,还未必够用。

而贞观年间的这次大规模修书,也为接下来的几个封建王朝,开了一个好头。因为李世民确实比较牛,他做过的事情,后世的那些明君也想做一下。所以,从这之后,大规模修书,就成了每一个朝代都想做的事情了。

但同时,因为大规模修书,是一件非常消耗财力的事情。所以,从这之后,往往只有国家处于巅峰时期的政权,才有能力去进行大规模的修书。至于王朝初期和王朝后期,就算当时的皇帝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

再之后,到了北宋年间,随着毕昇搞定了活字印刷的技术,大规模复制书籍的成本,就开始迅速下降了。不过,活字印刷的技术,对于编书这个过程没多大帮助。毕竟,最开始写书的人,还是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

所以,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期之前,这期间写书的成本,基本上就很难再往下降了。

那么,从唐朝到秦朝,这期间国家大规模修书,到底需要多少成本呢?

我们可以拿清朝的《四库全书》来举个例子。据后世史学家的推测,乾隆修《四库全书》,前后大概花了一百四十五两白银。而乾隆年间的清朝国家总税收,大概是五千万两白银。

如果对比今天的话,2022年中国总税收大概是十六万亿。而修一套《四库全书》,就至少需要花费五千亿以上!

这个成本,如果不是国泰民安,政权稳定的时代。换做那些战乱的时期,国家真的承担不起。就算能承担得起,为什么要把钱花在这上面呢?在战乱时期,到处都需要花钱,买武器装备,给军队发工资,都是海量的花销。这些花销,显然都得排在修书这件事前面。

那么,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整整上百万两银子,到底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实际上,如果我们自己算过《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价格其实还真不高。因为当时修书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所以乾隆为了修这套书,直接找了近四千人,抄书。平均下来,每天至少有六百个人在做抄书的工作。

这六百个人,每个人都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按照当时的政策,这帮人抄书五年之后,直接会被授予官职,最低也是一个县丞,相当于现代的副县长。

而这六百人抄书的时候,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大概是五两白银。六百人每个月就需要支出三千两!而《四库全书》前后光是抄书,就抄了十年!这就是三十六万两白银!

这还仅仅只是抄书而已,还没算找资料或者编撰的工作。负责找资料和编撰工作的人,他们的工资更高,而且官职也更大!这样算下来,修一套《四库全书》花费一百四十五万两白银,已经算是很省钱了。

而且,《四库全书》的修订,已经是清朝了。在乾隆年间,各种古代印刷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修书的成本和唐朝相比,可能已经下降了八成甚至更多。而如果和之前用竹简的时候相比,那就简直没有可比性了。

如果在西汉时期,要修一套上亿字的鸿篇巨著,那估计把整个西汉王朝卖了,也未必能搞定这么夸张的工程。

0 阅读:89

妖火历史观

简介:趣谈五千年中国文化,戏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