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晚,我推开窗户,清风拂来,虫儿唧唧……
夏夜真美好!我坐在窗前,随手翻开一本宋词,读到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再一次沉醉在美好的词境中。
走进诗词,分享美好!在此,我把辛弃疾的这首美妙之作分享给大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南宋爱国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一生以复国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屡受挫折,屡遭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被朝廷罢官闲居,壮志难酬。
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罢去了官职,回到上饶带湖的家中,过着闲居的生活将近15年。期间,他经常到黄沙岭一带游览。这一带景色优美、农田水利较好,辛弃疾曾写下不少有关这一带风景之作,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便是其中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黄沙道的夜景,意境清新优美,美得令人心醉,读来脍炙人口,让人一读就喜欢,是一首写夏夜美景的千古名作。
题目中,“黄沙道”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是当地的一条乡村道路。南宋时期,这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官道。从题目可知,这首词是作者经过黄沙岭道时所写下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开篇即是经典佳句,词美,景美,音律美,读来让人感受夏夜的独特美。
这是一个清朗的夜晚,栖息在枝头上的喜鹊被皎洁的月光惊醒了,飞离了枝头,空枝在夜空中摇曳。半夜,清风送来了阵阵蝉鸣声。
其中,“别枝惊鹊”四个字,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喜鹊惊飞的场景,又突显出月光分外明亮;“清风半夜”让人感受到夏夜的清幽,读来似乎有清风拂来,特别清新、舒爽,再与“鸣蝉”搭配,就更加衬托出夏夜的宁静。
这样的开篇虽然写的是平常之景,但在作者的妙笔下,把夏夜宁静美好的景色生动逼真地呈现纸上。那清风、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统统是意境唯美之景,组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夏夜的独特美,令人悠然神往。
如此惬意的夏夜!接下来,作者转写田野,写得太美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野里飘散着稻花清香,耳边传来一片蛙声。
这两句虽然只是从嗅觉和听觉上写景,但我们不但感受到夏夜田园美,还从美景中感受到丰收在望的幸福与喜悦,让人沉醉在稻香十里的美好中。
其中,“稻花香”不仅描绘了稻花盛开,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甜蜜。透过这三个字,我感受到满满的清新与幸福感,不禁联想到稻田丰收的美好景象。紧接着,“听取蛙声一片”,那声声蛙鸣,仿佛在歌唱着丰收。这样美妙的词句让人不得不对作者独到的创作力赞叹不绝。
读到此处,词的上片结束,转而进入了下片。在下片中,作者带给我们的又是另一番特别的夏夜之景。
前面写的是清朗的夏夜,而这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来了转折,境况随之有变:天已不再像刚才那么清朗了。稀疏的星光点缀着天边,点点细雨落在山前上。
这两句,词句工整,写了夏夜乡村阵雨要来的景色,读来特别有意境,有小雨落在肩上的清凉感,又有不慌不忙的闲适感。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不经意间,雨越下越大,作者急忙赶路,想要过了溪找个地方避雨。虽然他对这里很熟悉,但可能是因为天太黑,又或是心太急了,他一时没看见平时熟悉的小店。然而,在他转了个弯到小桥上时,忽然看到那熟悉的林边茅店……
末两句用词巧妙,写得特别有趣,还特别有故事情节,读来有一种喜出望外、峰回路转的感觉。作者经常到黄沙道一带游玩,对这里非常熟悉,但又忘了道途的远近。这是因为他沉浸在黄沙道中的夏景所致。我们由此可想而知,黄沙道的夏夜是多么的美啊!
辛弃疾的这首词语言清新自然,句句经典,景色优美,写尽了夏夜乡间美,既有自然风光美,又有乡土气息,富有满满的丰收幸福感,读来令人心醉。
每次读这首词,我都会想起童年的家乡,想起那时家乡的夏夜是多么的宁静惬意。有明月清风、繁星点点;有虫儿唧唧、稻花飘香,更有蛙声阵阵,就如这首词中所写的夏夜一样。读着这经典美妙的词句,童年的回忆满满在我心头,太令人沉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