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芯片一哥英特尔,为何沦落到要“卖身”了?

嘉慧浏览趣事 2024-10-25 20:47:06

曾经在芯片领域称霸的英特尔,如今为何屡屡传出被收购的风声?想必许多朋友对英特尔当下的困境知之甚少。回顾往昔,英特尔去年全年的盈利仅为 16 亿美金,还不及前两年的十分之一,而今年短短三个月竟亏损了16亿。尤为令人咋舌的是,为了掩盖业务亏损,英特尔在财报披露上玩弄手段,致使股东们怒不可遏,将其告上法庭。为节省开支,英特尔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出售房产,还宣称要裁减上万人,甚至连员工的话费补贴都大幅削减。

在过去的几年间,英特尔的市值从令人瞩目的 3000 亿美元急剧缩水至仅存 1000 亿。曾经被其踩在脚下的老对手 AMD,如今市值已然是英特尔的两倍有余。当年险些被英特尔收购的英伟达,现今市值高达 3 万亿美金,即将登顶世界之首。英特尔长期以来在技术创新上的缓慢进展,如今其市值竟与卖牙膏的高露洁趋同。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曾经的芯片巨头英特尔,是如何在几位“整活”CEO 的接连操作下,一步错步步错,陷入如今这般困境的。若不是这几位的一系列“精彩”举措,英特尔也不至于接连错失手机 GPU 和 AI 等关键发展机遇,被昔日的小弟们超越。

一、英特尔究竟怎么了?

即便您对电脑领域了解有限,想必也听闻过英特尔的名号,大多数人对它的广告音效也有所耳闻。这一独特音效乃是英特尔特意邀请一位奥地利作曲家精心创作而成。在个人电脑刚刚开始普及的时期,作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规模最大的电脑芯片企业,英特尔一路顺风顺水,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在那个时候,普通消费者大多只知晓电脑这一概念,对于 CPU 究竟为何物却知之甚少。于是,英特尔巧妙地在广告中融入了这一洗脑音效,广泛传播,颇有一种“大少爷驾到通通闪开”的中二感。不得不说,这一招效果显著。

2000 年,英特尔进行了一次品牌调研,结果令人惊叹,其知名度仅次于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位列全球第二。彼时的英特尔确实有足够的资本骄傲自满,在巅峰时期,全球超过七成的个人电脑所采用的都是英特尔的产品。成千上万的 CPU 伴随着那极具辨识度的魔性音效,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一时期,AMD 还只是英特尔的跟班小弟,而英伟达才刚刚上市,市值仅有可怜的 2.3 亿美元。这家成立近 60 年的企业,究竟为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竟沦落到传出被收购的境地?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芯片行业的背景情况。电脑芯片的性能取决于芯片设计和加工工艺两个方面。像英伟达、AMD 等企业只专注于芯片设计,将加工环节外包给台积电这类在制作工艺上更为成熟的企业,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其产品在设计和工艺上均处于最先进的水平。而英特尔则是为数不多既自主设计又自行加工芯片的公司,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也是其当年能够遥遥领先的关键因素。

然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自行制造芯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土地、建造工厂以及购买制造设备。而且近年来,英特尔的制作工艺逐渐落后于台积电,这对芯片的性能和成本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华尔街一直劝说英特尔,芯片加工业务若不投入巨额资金,难以做大做强,不如寻求代工合作。新上任的CEO基辛格同志只听到了前半句,深知不花钱难以成事,于是在 2021 年上任后,他大手一挥,启动了上千亿美元的项目,大力加码芯片加工业务,在多个国家投入近 2000 亿美金用于建厂,这一金额甚至超过了英特尔十年的利润总和。

难道基辛格疯了吗?这是怎样的家庭背景,竟敢如此肆意妄为?其实并非如此,他是看准了美国政府有意扶持国内的芯片加工产业,企图借助美国政府的力量豪赌一把,期望在风浪中获取巨大利益。长期以来,美国的芯片加工高度依赖中国台湾地区,然而当前局势变幻莫测,将如此重要的资产置于如此敏感的地区,美国人自然难以安心。

于是,美国频繁催促台积电尽快在美国建设芯片工厂,并承诺给予丰厚的好处。但台积电也不傻,对于美国的意图心知肚明,每次都只是敷衍应对。英特尔心里很清楚,若台积电不来,美国政府就只能扶持本土企业。2022 年,美国出台了芯片法案,规定只要英特尔、台积电等公司在美国建厂,美国政府将提供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英特尔,按照今年年初的说法,美国政府计划给予英特尔 200 亿的补贴和贷款。

因此,基辛格坚信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先把工厂建设起来,待过两年加工水平提升后,芯片性能必将超越 AMD 等竞争对手。而且当前芯片时常短缺,产能不足,英伟达的 GPU 更是一货难求。这都好办,待英特尔做大做强之后,让英伟达、AMD 都来找自己代工,届时再与美国政府合作,岂不是皆大欢喜?

基辛格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但他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无论是建厂、提升技术,还是赢得客户的信任,都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台积电在过去几年每年都投入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通过慢慢积累资源和技术,才逐步扩大规模。虽说英特尔原本有些基础,但想要在一两年内走完别人七八年的路,多少有些异想天开。结果从 2022 年至今年上半年,英特尔的代加工业务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亏损已超过 170 亿美元。据英特尔预估,要到 2030 年,其加工业务才有望实现收支平衡。

华尔街的资本们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每天都在见证历史的变革。或许到 2030 年,人类已被 AI 所统治,进入《黑客帝国》般的世界。这一遥远的愿景他们无法企及,纷纷选择撤离,转而投向英伟达的怀抱。不仅资本抛弃了英特尔,就连美国政府也对其状况感到怀疑。据最新消息,美国政府鉴于英特尔的财务状况不佳,担心给予的补贴和贷款打水漂,难以向选民交代,因此迟迟未向英特尔拨款。别问,问就是正在走流程,只是财务人员最近休假了。

英特尔如今可谓是四面楚歌,财务状况显然不容乐观。在过去的这两年,英特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举措,以试图缓解困境。他们先是出售了芯片技术制造商 ARM 的股份,接着又暂停了傲腾持久内存项目。就在不久前,甚至传出要卖掉一批房产,并且宣布裁员 15000 人。这一系列动作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如此大规模的裁员,是否会对芯片的研发以及其他业务的拓展造成不利影响?

果不其然,在宣布裁员的消息之后,英特尔的股价瞬间暴跌 20%。就连此前传出有意收购英特尔的高通,也表示只想收购芯片设计业务,至于芯片加工,还是让英特尔自己留着等盈利再说。这无疑是给了英特尔一记响亮的耳光。

二、英特尔的保守与偏执

说起英特尔如今的困境,若将其全部归咎于现任 CEO 基辛格,似乎有些冤枉。毕竟英特尔能走到今天这般田地,公司历史上还有三位比他还会搞事的 CEO 。

在创立早期,英特尔的领导者都是来自硅谷的技术大咖,像被誉为“硅谷之父”的诺伊斯,以及提出摩尔定律的摩尔。正因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特尔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发展趋势。

上世纪 90 年代,英特尔就极具前瞻性地意识到,在未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图形处理能力将会变得愈发重要。于是,他们早早地布局了移动芯片业务和 GPU 业务。然而,当时这两块业务的市场需求尚未充分显现,再加上技术尚不成熟,所以它们的光芒被 CPU 所掩盖,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在 2005 年,英特尔的风格突然发生了巨大转变,提拔了保罗·欧德宁出任 CEO,这是公司历史上首位学经济学而非技术出身的领导者。个中原因,从股价的变化中便可略知一二。

90 年代,英特尔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每年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短短时间内翻了 40 倍。然而,进入 2000 年之后,英特尔的业绩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股价也随之开始下跌。公司股东认为,英特尔的架构过于臃肿,业务繁杂,分散了精力,迫切需要有人对公司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对财务数据更为敏感的欧德宁走马上任。

这位新官上任后,果断砍掉了许多盈利能力不佳的业务,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 CPU 的研制上。正是凭借这一明智的改革举措,英特尔成功击败了众多 CPU 厂商,甚至一度将 AMD 逼入绝境。

不过,用 AMD 时任 CEO 鲁毅智的话来说,那些年英特尔把过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打压 AMD 上,却因此错失了许多重要的发展趋势。当时被英特尔放弃的业务中,就包括移动芯片业务和一个 GPU 项目。

如今,移动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手机已成为电脑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而英特尔暂停 GPU 业务的决策,也使其在当下如火如荼的 AI 浪潮中显得极为被动。虽然英特尔在 2018 年之后重新涉足 GPU 领域,但却未能掀起太大的波澜。如今,数据中心 GPU 的市场中,95%的份额被英伟达和 AMD 两家公司牢牢占据,英特尔反倒沦为了配角。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那个 GPU 项目的负责人正是帕特·基辛格,他因不满公司的决策而愤然离职。所以眼下英特尔这一轮激进的改革,可以看作是对当年过于保守策略的强力回击,仿佛在诉说着“上一世我在英特尔受尽委屈,这一世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欢迎大家收看这场大型科幻商战剧“重生之我回到英特尔当 CEO”。

但更离谱的还在后头,英特尔在放弃这些业务的同时,竟然还拒绝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项目。当时,有人找到欧德宁,表示自己有一个手机项目,希望英特尔能帮忙设计芯片。欧德宁经过一番计算,认为这个项目的利润空间狭小,前景不明朗,难以向董事会交出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这样,欧德宁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错误的决定。而这个找上门的人正是乔布斯,那个项目正是后来改变世界的 iPhone。后来,苹果无奈之下找了三星帮忙做芯片,三星也借此机会一飞冲天,超越英特尔,一度成为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英特尔在 2008 年又重新启动了手机芯片业务,他们心想既然要做,那就一定要和当时最顶尖的手机企业合作,干一票大的,于是他们选择了诺基亚。这就好比我们股民基民,国庆天天看着别人高喊牛市,心里痒痒的,终于忍不住在 10 月 8 号那天贷款梭哈进入股市,结果却亏得血本无归,还被人嘲笑。最终到 2016 年,英特尔彻底放弃了手机芯片业务。

2012 年,错失了移动浪潮的欧德宁黯然下台,他的接班人是科再奇。如果说欧德宁只是嗅觉不够灵敏,错失了一些机会,那么科再奇简直就是一个奇葩。在他上任之初,AMD 由于自身战略失误正处于低谷,若不是反垄断法的限制,可能早已被英特尔收购。眼看着优势在握,科再奇却在半场“开香槟”,高呼“AMD 不行了,我们可以专心应对移动化浪潮”。然而,结果却和现在的 iPhone 一样开始挤牙膏,每次发布芯片时的升级幅度都微乎其微。你若问他有没有升级,他只会说“有,就升了一点点,只能升一点点”。

不过,科再奇也并非一直无所作为。其实,十年前英特尔的芯片加工能力是强于台积电的,欧德宁对这块也相当重视,甚至投资了光刻机公司 ASML,并表示等你们最新款的 EUV 光刻机出来,我们一定立马用上,以保持优势。但科再奇上任后,却认为 EUV 光刻机不靠谱,英特尔应该坚持使用更成熟的旧产品。这一决策直接导致英特尔错失了技术迭代的最佳时机。

在他的任期内,英特尔在芯片加工领域逐渐掉队。巧合的是,当时正值 AMD 开始逆袭,准备发布新产品,而原有的代工方工艺无法满足需求,AMD 的 CEO 苏姿丰果断选择与台积电合作,成功实现了翻身。科再奇在任期间,非但没有彻底击败 AMD,反而因为自己的决策,给身处困境的老对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自 2018 年以来,英特尔在芯片加工领域的表现可谓是每况愈下,已被台积电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其在 CPU 市场的份额也不断被对手蚕食,形势可谓十分严峻。

就在这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时任英特尔 CEO 的科再奇却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这位脑袋里充满各种新奇想法的领导者,下半身也没闲着,居然在公司内部搞起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最终,他因这一桃色新闻狼狈下台。

随后,做财务出身的鲍勃·斯旺临危受命,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接替了 CEO 的位置。然而,他的任期却极其短暂,成为了英特尔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任 CEO。

值得一提的是,鲍勃·斯旺善于反思,一眼便洞察到了英特尔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他坦言:“我们对自身的能力过度自信,这极大地限制了思维的拓展,从而错失了技术转型的绝佳机会,如今不得不承受这一苦果。”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仅仅停留在反思的层面,并未付诸实际行动去改正。反而充分继承了前任们勇于折腾的“光荣传统”。

2017 年,尚处于初创阶段的 OpenAI 主动找上门来与英特尔商谈合作。OpenAI 表示:“只需 10 亿美金,我们就愿意给您 15%的股份。另外,我们在业务发展上对英伟达的依赖实在是太重了。倘若您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为我们提供芯片,我们还可以再出售 15%的股份给您。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鲍勃·斯旺听后却笑了,他心想:“画饼竟然画到我头上来了。你们指望再过个三五年,AI 就能做 PPT、剪片子,帮人写论文、写代码,甚至充当私人助理,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于是,他果断拒绝了 OpenAI 的合作提议。幸运的是,鲍勃·斯旺在 2021 年就下台了,他无需亲眼目睹 ChatGPT 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更不用看着英伟达靠着卖 GPU 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

就这样,在三代 CEO 的“不懈努力”下,英特尔一次又一次地与大好的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同时也成就了诸如三星、台积电、AMD、英伟达等一个又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我要是英伟达的黄仁勋,在英伟达每年举办的庆功会上,欧德宁、科再奇和鲍勃·斯旺不来,我恐怕都不敢动筷子。

那么,为什么英特尔的眼光会如此之差,接二连三地选中了这些爱折腾的 CEO 呢?其实,卸任后的欧德宁曾经透露,当年乔布斯找他合作的时候,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项目应当承接。然而,英特尔一贯更倾向于用数据说话。对于股东而言,他们的态度是:“我不要你觉得,你要证明这个东西能赚钱,能让我们彻底击败 AMD 才行。”

这可能不是欧德宁在为自己开脱。毕竟对于英特尔这艘已经航行了将近 60 年的巨轮来说,该往哪个方向行驶,早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轻易决定的了。

被曝光的诸多内幕还显示,英特尔不仅错失了 iPhone 这一巨大商机,在移动芯片、GPU 等新趋势的拓展上也是犹豫不决。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层内部有人过于保守,不愿意在未知的项目上冒险,害怕影响到现有的优势业务。

这种保守主义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让英特尔看似无懈可击,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但当时代翻开新的一页,需要大胆突破、破旧立新的时候,它却成为了刺向这家传奇企业心脏的一把致命利刃。

有着类似遭遇的企业可不只是英特尔。早在 1975 年,胶卷行业的霸主柯达,其工程师就已经成功发明了数码相机。但由于担心这一新技术会影响胶卷的销售业绩,柯达始终不愿意在这个领域大力投入和押宝。

直到 30 年后,胶卷相机被数码相机全面淘汰,柯达也只能无奈地宣告破产,彻底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这是一种典型的路径依赖现象。当人们习惯了通过熟悉的方式轻松获取丰厚的利润时,往往很难违背自身逐利的天性,去勇敢地博取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即使基辛格的改革如此激进,但支持他的声音却一直不少。因为那些真正热爱英特尔这家公司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如果继续选择保守的策略,留给英特尔的结局只会是慢性死亡。相反,只要能够挺过眼下最为艰难的时期,成功跑通新的商业模式,那么英特尔或许还有机会重回舞台的中央,甚至引领新的产业革命。

与其沉醉在昔日的辉煌成就中修修补补,在财务报表和股价的起伏中自我欺骗,英特尔更需要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心。

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这家曾经对人类信息革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公司而言,勇敢地尝试都将是比平淡地死去更为理想的结局。

0 阅读:30

嘉慧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