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向低龄渗透,“网络梗”越来越多涌入中小学生日常表达。学生们的话语间,不经意就蹦出了诸如“芭比Q了”一种幽默的自我调侃;“破防了”则是心灵护盾瞬间碎一地的生动表达;还有“我悟了”标志着思想的小船触礁后突然找到了灯塔;“盘他”成了行动派的口头禅,万物皆可盘。
图源 | 网络
但是,校园中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网络烂梗”的渗透现象,诸如“大冤种”“摆烂”等,以及“我giao”等略带戏谑意味的表达,还有“开席了”“报giao”“你个老六”和自嘲的“鼠我啊”等,甚至还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仅七岁孩童也常挂嘴边的“你这个老六”“鸡你太美”。甚至模仿短视频中的各种低俗动作。
图源 | 网络
面对这一现象,作为教育者需细腻洞察,既要理解网络文化在青少年社交中的角色,也要引导他们区分雅俗,确保语言的健康与文明。但是,如何在这片由网络构建的新语言森林中,引导学生既享受表达的乐趣,又能保持语言的纯正与文明?如何在幽默与自嘲之间,教会他们辨别是非,培养批判性思维?怎样在文化的快速迭代中,让学生既能紧跟时代步伐,又能成为有深度、有温度的思考者?
图源 | 网络
这不仅是对教育者的一场考验,更是对每位身处其中的“梗青年”自我成长的邀请函。但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应仅停留于简单的担忧或禁止,而应视其为一次教育的新挑战与机遇,智慧地引领学生在文化海洋中航行。
理解与接纳:文化的桥梁教师需理解网络梗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文化的一种表征,它们承载着学生的情绪、态度与社交需求。如同历史上任何新兴语言现象,网络梗的出现反映了青少年群体的创造力与社会变迁。接纳这一现实,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它能拉近师生距离,让教育更接地气。
图源 | 网络
引导与批判性思维教育者应利用网络梗作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学生乐此不疲于“我真的会谢”“栓Q”之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探讨为何这些表达流行,它们背后的情感与社会心理是什么,以及如何影响人际交往。这不仅增强了语言理解力,更培养了学生辨析事理,使他们能在信息洪流中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图源 | 网络
文明用语,尊重与健康导向同时,教师需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环境。针对“你个老六”“鸡你太美”这类可能带贬损或低俗的梗,教师应明确指出其负面影响,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培养正面交流。通过组织语言规范活动,比如“美好语言日”,引导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梗,既保持了幽默感又不失风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图源 | 网络
架接古今文化桥 创新融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架桥,创新融合。网络梗虽新,但并非孤立,它可与经典文学、历史、艺术相接壤,如“大聪明”梗可借古籍中反讽喻今,探讨智识人。教师可策划跨学科项目,引导学生探索网络梗背后的深层文化渊源,创新性地表达,既丰富了学识,又提升了素养。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