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000“牛马”咖啡师被逼疯,养肥身家72亿创始人,刺痛了谁?

薛定谔的小猹 2024-06-23 11:08:35

短短一天时间内,上海manner咖啡店就先后曝出两起门店店员和顾客起冲突的丑闻,引发全网口水大战!

先是有女店员因为被上海大妈催单不满,竟然直接拿咖啡泼了大妈一身,歇斯底里控诉自己快被“逼疯了”!

接着又有另一家门店的男店员,同样遭遇女顾客催单,甚至被拿手机怼脸拍照,还质问其“叫什么名字”后,彻底爆发,一边怒骂女顾客“没人要老女人”,一边冲出柜台抢夺手机,在遭到女顾客脚踹后又挥拳还击。

而在上个月,同样也是manner门店,就已经爆发过一起男顾客冲进柜台,对男店员大打出手。

为此网友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争议不小,站店员的认为,是顾客无理取闹,十几块买杯咖啡就当自己是大爷,店员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也不体谅一下,把人逼急了也是自找的。

而站顾客的则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店员的服务态度问题,就算再忙,也不是店员冲顾客发火,甚至冲动动手的理由,不想干可以别干!

但话说回来,短时间接连发生这种事情,一次还能说是偶然,接二连三爆发这样的冲突,还都是在同一品牌的咖啡店,只能说似乎又是必然、意料之中的事情!

看起来,本质把店员“逼疯”的不是顾客,而是资本的无底线压榨!

虽然眼见事态发酵,引发全网声讨之后,manner品牌官方也是连忙把账号清空、深夜致歉,还声称意识到了不足,要进一步改善运营、店员的工作环境、身心健康、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看起来还比较有诚意。

但这显然难以平息广大网友的不满之一情绪。在他们看来,官方早干嘛去了?出了事情才意识到自己的管理有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快速扩张,打着手冲咖啡的招牌,美曰其名称店员是“咖啡师伙伴”,实则就是把人当“牛马”,和机器一般尽可能榨取剩余价值。

manner咖啡成立于2015年,一直到2018年也才3家门店,而到如今却已经突破了1000家门店。

在上海这个全国最卷,一条街上能有几十家咖啡店的市场,短短几年时间,manner这样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其规模成长就如此迅速,显然是靠一套独特的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品牌的快速扩张,manner的老板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迅速冲进胡润财富排行榜。

为什么manner咖啡会快速异军突起呢?显然光靠营销炒作也是很难做到的,不得不承认,核心还是在于“物美价廉”!

在多数品牌都已经用全自动咖啡机的情况下,manner还坚持采用半自动咖啡机,很大程度需要咖啡师手动操作打粉、填粉等一步骤,质量上主打一个“手工精制”。

那么手工制作的应该比机器做的要贵吧?但偏偏manner的咖啡还特别便宜,一般一杯也就十来块的价格,顾客自己带杯子还能省5块,看上去比起星巴克等大品牌,简直太划算!

但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物美价廉,便宜、量大的背后,则是建立在对于咖啡师的无底线压榨、以及顾客非常糟糕的排队体验上!

有manner咖啡师爆料称,日销量至少几百杯的一家门店,通常也最多只派两个店员。而日营业额在3000-5000元以下的门店,公司更是精打细算尽可能压缩成本,通常只会派出一个人。

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要达到日营业额,按一杯咖啡15元左右算,一天算做两三百杯,还得手工做,就一个店员,做的时候还得兼顾点单、发外卖,理货、清洗等工作,高峰期基本忙得连吃饭上厕所时间都没,哪怕马不停蹄3分钟左右就能出一杯,一天也得起早贪黑干10-15个小时才能勉强完成。

当然了,说起来企业对外招聘要求,也没有违反劳动法,强迫店员加班加点。但考虑到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manner店员平均5000左右的工资,不加班加点怎么达成业绩,怕是基本工资都拿不到吧?说到最后也都是“自愿加班”。

而且还得考虑到咖啡店的工作强度,不像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哪怕说是996,实际一般总有吃饭、上厕所、午休,各种摸鱼休息的时间,但咖啡店不一样,哪怕门店没有排长龙的时候,外卖单呢?店里的理货、清洗等工作要不要做?就两个人,甚至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随着事态进一步扩大发酵,也有更多知情人士现身说法爆料,虽然出于严谨原则,这些爆料也并非都经过证实未必完全真实,也请大家谨慎吃瓜,但从中看出manner店员的工作超负荷压力!

想来也不会这么巧,正好manner招的店员里,爆脾气、躁狂症群体的比例就特别高吧?

创始人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是无数店员的血汗啊!而和店员起冲突的顾客不管是“无理取闹”,还是“无辜躺枪”,显然他们都成了压垮这几个店员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说资本逐利也是本性,但是这样一个品牌能快速扩张,显然也反映出了市场上的很多问题,最后又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现在回头看manner创始人的话,也是有些讽刺!似乎他当时创立这样一个品牌,还是颇具有“情怀”的,要追求“高标准、“品质”,“不想要机械化,不想要抹杀掉每一个咖啡师的个性”,然而最后所谓的“咖啡师伙伴”,却成了“牛马”,不得不让人感叹!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0 阅读:50

薛定谔的小猹

简介:社会迷惑行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