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豆瓣8.6分,为什么当初国内无人欣赏?

鹿楠 2020-10-22 22:47:01

大山中的老邮递员要退休了,没考上大学的儿子即将接班。山村邮递员是一个苦差事,来回一趟二百二十三里地,但儿子还是毅然决然将这个工作接下来,父亲为儿子画了路线图,告诉他每天要走八十里,儿子收拾收拾就出发了。

但是多年陪伴随着他们来的老邮递员,一路送信的黄狗老二,却死活不肯跟着儿子走。父亲没有办法,决定陪伴儿子走第一趟,一是帮助儿子熟悉熟悉路线,二是让老二也熟悉熟悉新主人。

两人在母亲的目送下出了村子踏上旅途。在路上,父子二人显得有些尴尬,父亲早些年跑外省时,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所以儿子和他有些生,平时连“爸”也很少叫。

天色迷蒙,两人一狗踏上山中的旅途,走了没多久,儿子便有些支撑不住了,父亲于是提议休息,两人便坐在青石上,几句言语中透露出有些生疏。

来到第一个村庄,儿子期望着会像电影里一样被乡民热烈欢迎,但迎接他们的只是一片冷清,他们来到了破旧的村委会,迎接他们的是秘书。秘书听说父亲退休了,颇有些为他惋惜,他说村外来的老师医生都当上了干部,只有父亲丝毫没有提升。父亲不仅送了一辈子信,还落下了脚病,儿子也为此愤愤不平。

他们准备启程下一站,可刚一出门就发现村民们围了上来,原来是秘书把父亲要退休的消息告诉了村民,大家都是赶来送他最后一程的,乡亲们一直送他们到村口。父亲没有回头,儿子则默默地跟着,听着父亲给自己在路上讲注意事项。

接下来是送邮的第二站,父亲带儿子来到了一个小村落,将一封信送到了一个盲人老太太五婆手里。五婆接过信小心地撕开,将信中的钱放进兜里,满怀期待地让父亲念信。可是那封信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原来这封信是父亲写给五婆的。

五婆有一个孙子,是她含辛茹苦用蛇羹喂养大的,但是自从考上了重点大学,孙子再也没有回来过。父亲心疼老太太,于是经常装成孙子给老人写信,然后念给老人听,连那笔钱也是父亲自己掏的。匆匆告别了五婆,父亲在路上叮嘱儿子以后定期给五婆写信送信。

暮色四合,两人来到一片田野,在这春夏之交的美景中忽然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侗族姑娘。看得出来姑娘对于老邮递员很熟悉,父亲对她介绍着儿子,三人说笑着进入送邮的第三站——一个侗族村子。村里因为有人办喜酒,此时正进行着盛大的侗族晚会,儿子与姑娘香榭进入人群,与村民载歌载舞,若有若无的情愫蔓延开。父亲含笑看着他们,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当年的爱情故事。

那是一个暴雨天,父亲遇见了一个崴伤脚的放牛女,也就是母亲,他冒着大雨将母亲背下山,两人因此相识,没过多久,父亲母亲便结婚了,但是没过多久,由于父亲一心扑在邮递工作上,母亲就渐渐被冷落了,父亲的内心其实对妻子和儿子充满亏欠。沉浸在回忆中的父亲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他看到儿子与侗族姑娘说笑打趣,一如父亲母亲当年的样子,父亲微微一笑转身离开。

从侗族村子里出来,二人继续赶路。很快就到达了一处小河边。小河水流窜急,而父亲为了节省时间,每次都是直接趟水而过,他的脚疾就是这样落下的。儿子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背起父亲,父亲在儿子的后背上涌起千种情绪,又回想起了当年自己背着小儿子逛庙会的往事。岁月不饶人,转眼间这个儿子已能背起父亲,在儿子后背上,父亲百感交集,一时流下眼泪。

到了对岸,怕被儿子发现,父亲赶紧转过头掩饰泪水。在岸上,两人点燃木材烤火取暖,父亲慢慢开始敞开心扉,与儿子聊着当年的往事。两人谈完话,儿子不经意的一句“爸,该走了”,让父亲百感交集,儿子多久没有叫一声爸了啊!父亲露出笑容。

路途还要继续,很快他们遇到了一处陡坡,正当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黄狗老二突然冲山坡上吠了几声,山坡顶就扔下了一条绳子,两人顺着绳子向上爬,原来是附近村子的车娃给他们放的绳。车娃说这是爷爷的嘱托,因为上次父亲就在这里摔下了山。从那以后,车娃总在这里等待着父亲,给他们放绳帮他们爬上来。父子俩对他表示感激,还没走多久,远远地车娃又叫住了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功课得了优,而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他开玩笑说,等梦想成真,一定采访父子俩。

爷俩继续启程,来到了一座长木桥,在上面歇脚。突然一阵风刮过,信被吹到了天上,还没等儿子反应过来,父亲已经扑上去保护信件,黄狗老二也跳到半空含住信件。邮递员保护信件,几乎已经是一种本能。儿子望着他们露出微笑,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父亲。

三天的行程已经结束,二人整理着信件,回到了家中。又一次邮递之旅即将开启,这一次,儿子将独自一人踏上人生的旅途。

《那山那人那狗》是霍建起导演的代表作,这部朴实清新而又真挚的电影,当年在国内的票房成绩并不理想,反而在日本狂揽八亿的票房。电影中对于乡村图景的诗意隽写、对于人性中纯净本真一面的刻画淋漓尽致。

表面上,这是一个亲情故事,父与子从隔阂到相互谅解,但实际上这是两代人的承接,是人生关系的对位互转,从父亲背儿子逛庙会到儿子背父亲趟水,这个人生过程不仅是岁月匆匆中的生老病死,更是代际关系的更迭与和解。

“邮递员“其实是个极富意味的意象,邮递员是乡村心灵与情感的纽带,开始儿子对父亲的不理解也掺杂着对于山村情感的怀疑,然而这风尘仆仆的一路,见识了无数乡民们质朴热切而又良善的灵魂,儿子终于体会到了其中的意味,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邮递员这一职业所承载的意义。

有的人说这部电影太过于理想化,清新秀丽的风光与淳朴良善的村民,并不完全符合真实的乡村。但其实,霍建起导演就是有意将阴暗的那一面剔除掉,造梦般地只展现真善美的一面。

电影的上映日期,正是一九九年。世纪之末,文化冲击、浪潮迭起,市场经济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物质至上的观念渐渐被推崇,金钱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唯一目标,而属于人类本真的关怀与情感,正在钢铁森林的城市里渐渐消失。

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霍建起拍出了《那山那人那狗》,用极度理想化的乡村图景,唤起人们对于昔日朴实的价值观的怀念。

就像电影里说的,山里人为什么不走出大山?因为脚只有在鞋子里才踏实。曾经的那些质朴的感情和关怀,正是人们心灵的依托和存在的根基,现代人渐渐迷失了这些东西,就如同离开了鞋子的脚一样,无法踏上,变得浮躁而空虚。

0 阅读:14

鹿楠

简介:看八卦,体会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