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前到处都是木制的电线杆,后来升级成钢筋混凝土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杂乱的电线杆纷纷变成了地下电缆。
每条地下电缆的路线都被精心设计过,不像露天电线杆似的杂乱无章,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拆除露天电线杆,铺设地下电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经济和消费能力都很不错,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露天电线杆。
我们抬头仰望,看到的是蓝天白云,然而日本居民看到的却是错综复杂的电线。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数据来看,日本所有城市市区主干道的无电线杆率仅有15%,同比之下,新加坡、柏林、纽约的无电线杆率超过80%。
露天电线杆有什么缺点?
第一点便是危险性,很多孩童没有安全意识,可能会攀爬甚至触摸、拉扯电线,又或者在电线多的地方放风筝。
第二点便是维护难,露天电线设备常年饱受风吹日晒,很多材料老化后需要及时更换,维修工人的安全性和作业难度都比较大。
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会铺设地下电缆,诧异之处在于,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却反其道而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露天电线杆已经融入日本唯美文化中日本街道文化特色离不开电线杆的点缀,如果没有电线杆,总感觉日本的街道缺了点什么,就像天空没有彩虹,虽然很蓝,可始终有点差强人意。
特别在动漫作品中尤为明显,电线杆成了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要说日本居民会不会觉得乱糟糟?
答案是“不会”。
因为人类的审美是不固定的,具备可塑性,当日本居民从小就被灌输“电线杆唯美”的思维后,他们长大后就会觉得有了电线杆的街道很美,就像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日本人崇拜相扑。
同理,张三觉得某位女生很漂亮,但李四却说很丑,总之,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2.日本电线杆具备多种功能日本在电线杆上安装了避雷针,雷雨天气时,周围的电线杆能保护房屋和其他设备的安全。
此外,日本还在电线杆上安装了摄像头、指示牌、交通标识,甚至还有广告牌,所以日本的电线杆,不再是单一的送电,而是具备多项功能的综合设备,一旦拆除电线杆,不仅电线需要重新铺设,其他的也得有很大改动。
3.日本地震频发日本这地方刚好在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剧烈,导致日本每年都要遭受大量地震侵袭,据日本网友表示,他们对地震海啸已经司空见惯了,从小就开始演练地震逃生,学校教,长辈也教。
一旦发生大地震,地下电缆发生断裂,日本城镇供电受损,除了夜晚陷入漆黑外,通信也会中断。
目前断点检测设备精度有限,无法及时且精准的找到电缆断点位置,排查需要时间,并且还要额外挖开地面,日本四面环海,东部地势低洼,地震引发的海啸冲击城镇,海水倒灌也会破坏地下电缆,灾后修复工作量和时间人工成本巨大,相比之下,我国的地质情况较为稳定,铺设地下电缆后续的麻烦事比日本少很多。
4.日本土地私有化,拆迁工作难以进行日本要改造电缆入地,必然需要牵扯大量土地,而日本早期承认土地私有,也就是说,日本无法凭借市政建设或其他名义来剥夺居民土地。
日本原先计划建造成田机场B跑道,由于7户人家未能完成协商,导致此项目无限期搁置。
也就是说,如果居民不同意拆迁,日本就难以全面实现电缆入地规划,插播一条冷知识,日本著名旅游景点富士山属于浅间神社,归私人所有,日本每年都要支付租金。
5.日本改造电缆费用太高除了土地私有制外,日本的电力也是民营企业,既然是民营,就会注重考虑盈利,就算全程没有钉子户,要实现电缆入地所需要承担的费用,恐怕是一笔天文数字。
日本为筹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计划在东京都中心城区实现“完全无电线杆化”,每年拨款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86亿元)。
结果你猜怎么着?
日本电缆入地工程每公里需要耗费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00万元),国家拨款的这点钱只够改造50公里,而仅仅是东京的公路里程就要高达2.4万公里,可想而知,日本全面改造电缆入地需要花费的资金无疑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