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中国人所称炎黄子孙的“黄”就是指黄帝。他原本是古代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不但整合了四分五裂的中原,为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追溯中华民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根源,几乎可以说都肇始于黄帝时期,故他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太平御览》中说︰“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各帝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于是即营垒以灭四帝。”意即黄帝原本不喜欢战争,可是由于当时各方诸侯相互攻击、战祸不断,且严重威胁到他们部落的安全,因此他不得已才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
黄帝早期位于西北一带,后来沿黄河进入中原,争雄称霸。他在征服其他部落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民族的大融合。他一生历经许多重大的战役,其中最大一场战役是当时蚩尤暴虐无道、生灵涂炭,天下共主炎帝无可奈何,只好求助于黄帝。黄帝于是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最后擒蚩尤而诛之。因他的赫赫战功,故取炎帝而代之,被诸侯们尊为天子。
黄帝在位期间,国势强盛、政治安定,并且有许多重要发明,例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传说当时蚩尤战败逃跑时起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后来靠“指南车”的指引,才获得最后的胜利;黄帝妻子名叫嫘祖,亲自教妇女养蚕、缫丝、织帛,从那时候起才有丝和帛可以制作衣服;黄帝时也有一名叫仓颉的史官,创造了中国的汉文字。
他在位时“百官正而不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预价。”孔子很景仰黄帝时期政治清明、路不拾遗的“大道行”,故倡导君主都应该以三皇五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作为施政的目标。
因为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几乎是全面的,不是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后代有许多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例如: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了;他能成命百物,是主雷雨之神;传说的五帝之中,他居中央上帝的位置….等等。总之,为感念他的伟大事绩,黄帝被后代子孙同时赋予了帝王和神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