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依旧神秘,轰20迟迟没有消息,未来国产隐轰可能长啥样?

老王的工匠铺聊武器 2024-09-07 01:33:43

最近网络上流传出了一张照片,说是我们的“吉林1号”卫星星座,拍摄到了美军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B-21“靓照”,说实话这个消息真实性未知,消息源疑似来自社交平台,只是我们的“吉林1号”卫星星座确实能做到这事,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的话题是:美国人已经亮出了新一代隐身轰炸机“突袭者”,那咱们那个千呼万唤之下,半张脸都没露出来的“水分子(H20)”,又是啥情况了呢?

我要是知道是啥情况还在跟大家伙唠,那往后每一年的年夜饭,国家应该是都要给俺承包了的。现在咱们可以确定的是,“轰-20”这个项目确实存在,并且有非常积极的进展,“快了,没啥瓶颈,值得骄傲,你们等着吧!”这是空军副司令员在新闻记者的镜头前面带笑容透露过的,时间就是今年的3月份。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大佬,也曾在一次公开演讲活动中锐评美军的B-21:“首飞时间都拖了3年,我觉得他比不过我们。”反正这些话大家可以细品出很多信息出来。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轰-20,是不是传闻中的“红色B-2”?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依旧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说它是,主要是因为B-2应用的技术确实较先进,实际表现也证明它的气动外形设计是最能够降低RCS面积的,结合隐身涂料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隐身效果,虽然内置弹舱容积小,做不到像B-52那样的载弹量,但是用来进行斩首行动、发射防区外武器是足够的,这些都能作为轰-20的重要设计参考。

说它不是,一方面是因为B-2代表的是冷战时代的航空技术巅峰,我们要造自己的隐身轰炸机自然要选择当下国内最顶尖的航空技术;第二个方面,就是中美两国在研制隐身轰炸机时的需求不同,B-2最初的研制目的,是要求能够在战争背景下,突破敌国本土防空网,深入敌国领空,对其本土纵深目标,发起包括核打击在内的所有形式的轰炸行动,但现在的我国显然没这方面的需求。

如果是对付周边的邻国,六爷够用了,而且还有火箭军呢,如果是对付亚太地区以外的国家,这就很麻烦,因为我国没有美军那样的进攻性海外基地,同时中国也没有像阿拉斯加这样的飞地,我们如果想对美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无论是走太平洋航线还是走北极航线,对于轰炸机来说都有极高的被击落概率,还是那句话,你可以说美帝坏,但你不能说美帝菜。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像B-2这样的隐身轰炸机,其在现代空战条件下,能够起到的作用,与它的研发制造成本相比,不成正比,要不说美军自己也舍不得用呢?如果是发射防区外弹药,那这个活B-52和B-1B也能干,出场费还低,无非就是隐身能力差点。现在生产B-21,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B-2太贵了,用在现代条件下的体系化空战中,收益比成本低不少,而且一旦碰上同样拥有隐身战机,以及反隐形能力的强劲对手,还有可能被打下来。

毕竟隐身战机并不是完全隐形,并且飞翼造型+翼身融合设计,无论怎么优化航电系统都是不适合进行空战的,一旦被空优战斗机盯上那就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打掉一架那可是会让美帝心疼好一阵的,现役总共就20架,生产线也没了,掉一架少一架。B-2现在对于美国空军的价值,除去优秀的隐身能力以及可以进行核威慑之外,其他方面更接近于一种“军事奇观”,对付中俄之外的国家,任务成本大于任务收益,对付中俄,那能不能成功执行任务还得两说,总之就是十分尴尬。

所以要说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认为我军的轰-20不会是“红色B-2”,它应该是一款基于我国现实战略需求而打造的全新隐身轰炸机,气动外形这方面,根据目前官方透露出来的一些画面,可以判断其“正面照”外形轮廓,可能会与B-2类似,但还无法判断其他方向的外形。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心心念念的轰-20可能并不是一款战略轰炸机,而有可能是一种歼击轰炸机,目前找不到任何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同样的,官方目前放出来的影像资料,只能证明其正面外形和驾驶舱部分,与B-2“相似”,但正如轰-6K与图-16的关系一样,外形相似并不代表两者可以划等号。

排除掉“红色B-2”这个选项,轰-20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仍旧需要用一句话来阐述:我们需要等待官方释放更进一步的消息,或者等待其正式亮相的一天。不过从当前的需求来看,未来轰-20的一些特点也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首先就是研发制造成本必须是能接受的,不能搞成B-2这种造价昂贵的“军事奇观”。B-2的昂贵,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时代的限制,B-2刚立项的时候,那还是1981年,基本与F-22的立项时间相同,那时候很多国家的空军主力机型还是三代机,甚至二代机,轰炸机可能都没有,因此B-2的立项在当年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科幻感拉满的划时代项目。

美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对B-2项目投入了大量资源,就看看研发团队吧,除了团队主体是来自诺斯罗普公司的,还有波音公司、通用电气航空、沃特飞机公司、麻省理工科研团队,以及,雷神公司的前身,休斯飞机公司,都参与进了这个项目中,这么看的话,B-2项目也是美国用“举国体制”才搞定的,而且里面用到了相当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在那个年代自然会导致成本飙升。

另外,虽然B-2的立项时间在80年代,但是其正式服役是1997年,毛熊已经作古6年了,他家“大儿子”大毛那时候还在休克呢,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美军此时的战略目标变了,大国对抗甚至准备大国战争,已经不再是主旋律,局部冲突、反恐战争逐渐成为主流,美军对于B-2这种专门针对大国军队设计的隐身战略轰炸机,需求量也随之下降,这也导致了B-2的成本被抬高。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空中作战,轰炸机更多是承担巡航导弹、反舰导弹以及其它防区外打击武器的发射平台,这种情况下,对我军轰炸机编队威胁最大的,是敌军的空中预警机和空优战斗机,如果进行的是海空联合作战,那么就得加上敌人的防空型驱逐舰和护卫舰。而针对隐身战机的一种有效探测方法,就是多个雷达波发射源,从不同角度、高度、距离、方向进行探测,更别提现在已经出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各种反隐形手段也层出不穷,大国之间想要用隐身战机拿下战役战术优势是很难的了。

单打独斗行不通,那就组团上,这就要求未来的新型轰炸机必须拥有更强的体系作战能力,B-21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强化了这点,如果不出意外,美国空军是打算让B-21的未来型号,具备与无人机协同、以及满足分布式作战需求的能力的,说人话就是,他们想要让B-21高度信息化,能够融入现有大体系的同时,也能利用自身能力搭建一个与无人机组成的小体系。

这个能力我们要不要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杨伟总师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意味着中国的轰-20会走出自己的特色技术路径,而现在人民空军正在攀登的技术高峰中,有一座就叫“人工智能”,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大多是“人工智障”或者“洗稿仙人”,但应用在军事领域的成熟人工智能技术,暂时还无法取代人类战斗员,但它的海量数据精确运算能力,可以完美融合未来更复杂的体系作战要求,甚至让轰-20本身成为一个指挥节点,控制多架拥有多用途属性的无人僚机,扩展自己的任务能力边界。

最起码的,这种方案可以解决隐身轰炸机内置弹舱容积不够大的问题,如果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防空网,那这群无人僚机也可释放虚假信号,搞一搞“电信诈骗”,引诱敌人的防空单位消耗弹药、阻塞火力通道,为轰炸机本体的致命一击创造条件。同时,轰-20的“小体系”,融入整个空军的“大体系”,也是为未来人民空军的战役战术,甚至是战略威慑能力,提供更多选择方案,因为我们可从没说过未来的新型轰炸机不会挂载核武器(笑)。

总之,我们现在只能推测,轰-20的气动外形可能依旧会选择飞翼布局+翼身融合设计,但内在会有别于B-2和B-21,主要在于航电以及数据链系统,作战形式上,也存在拓展轰炸机作战样式以及能力边界的可能性,会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更加体现“空中作战平台”这个特点。哦对了还得叠个甲,这些全都是我自己的“暴论”,讲的不好,还请大佬们猛烈批评,我受得起……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水分子”的亮相吧!

1 阅读:214
评论列表
  • 2024-09-07 17:17

    到底有吗?没有就别再忽悠人了,

  • 2024-09-07 23:06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即是隐形轰炸机,必须做到来无影、去无踪、真真假假、若有若无地全方位隐形,到战时一出手即王炸![吃瓜]

老王的工匠铺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