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笔下,高手如云,其中不乏那些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他们往往身怀绝技,却隐居于世外,不问世事,专注于佛法或道学的研修,其武功修为已臻化境,令人叹为观止。如《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便是此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扫地僧,身为佛门中人,其武功之深,已至炉火纯青之境。佛门武功,向来以护体效果著称,扫地僧所练的金刚不坏神功,更是其中的翘楚。据《鹿鼎记》所载,此功练到极处,体外可演化出护体真气,坚不可摧。故而,即便是萧峰那等掌力凶猛之辈,亦难以撼动扫地僧分毫。
然而,如此高手,为何会选择隐居少林寺,默默无闻?其背后,定有深意。扫地僧隐居少林,或许并非出于偶然,而是为了寻找某样对其性命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从藏经阁的一场经历中,可窥一斑。
一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中,藏经阁一幕,无疑是《天龙八部》中的经典桥段。萧峰、萧远山、慕容博、慕容复、鸠摩智五位武林高手的相聚,本已足够惊心动魄,而扫地僧的突然出现,更是将这场聚会推向了高潮。
扫地僧,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僧人,却拥有着超凡脱俗的武学修为和深邃的佛法造诣。他提出的“武学障”概念,无疑是对武学修为的一种全新解读。在他看来,少林武功若不能与佛法相辅相成,便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将走向歧途,后果不堪设想。
“武学障”,实则是对武学修为的一种警示。它告诉我们,武功虽强,但若无正确的心性引导,终将成为修行路上的绊脚石。扫地僧之所以始终隐居少林藏经阁,正是因为他深知这一点。他渴望在佛经中寻找破解“武学障”的心法,他隐居少林藏经阁,并非为了逃避世事,而是为了寻找破解“武学障”的法门,让自己的武学修为与佛法修为相辅相成。为何这么说呢?
原因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武学障"这一概念,犹如一道横亘在武学修为巅峰前的天堑,令人望而生畏。而扫地僧,这位藏经阁中的隐世高人,却以其超凡的智慧与修为,洞察了这一障碍的本质。试想,若非亲身经历过武学障的困扰,又如何能如此精准地指出其化解之道?
"武学障"的化解,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以深厚的佛法修为为基。正如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扫地僧深知,要想突破这一障碍,唯有苦读佛门经书,从佛法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而少林寺,作为佛门圣地,其藏经阁更是汇聚了千百年来少林高僧的心血结晶,达摩祖师亲手撰写的佛门心法更是无价之宝。此地,无疑是学习佛法的最佳所在,也是扫地僧寻求破解"武学障"法门的理想之地。
扫地僧选择隐居少林,并非偶然。他深知,只有在这片佛门净土上,他才能找到延续性命、突破武学障的钥匙。